胡錦矗 87歲續(xù)寫《大熊貓傳奇》
調(diào)查過程中的艱難困苦是一生最難忘的時光,那段歲月,他常常和隊員們吃泥水拌飯,露宿荒郊野外。胡錦?,F(xiàn)在身體依然硬朗,走路矯健,“這是我多年爬山鍛煉出來的?!?/p>
胡錦矗,西華師范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教授、原所長,世界著名的大熊貓研究專家,中國大熊貓研究第一人、國際公認的大熊貓生態(tài)生物學研究的奠基人和“中國大熊貓研究的第一把交椅”。他被譽為我國的“熊貓教父”、“熊貓教授”、研究“國寶”的“國寶”。繼《大熊貓的風采》、《熊貓史話》之后,“熊貓教授”胡錦矗再次提筆續(xù)寫“熊貓傳奇”。日前,87歲的胡錦矗教授完成《大熊貓傳奇》一書,該書用生動通俗的語言,介紹了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和眾多鮮為人知的生活奧秘。用胡錦矗的話來說“這本書高中以上學歷的人都能看懂”。
胡錦矗和大熊貓打了半輩子交道,而今雖從三尺講臺上退下來,但他每天準時到工作室上班,為學生解疑答惑,參加學術研討,編撰書稿。日前,由他主編的《大熊貓傳奇》一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續(xù)寫他與大熊貓的緣分。
“這是一本科普讀物,用最通俗的語言把關于大熊貓研究的專業(yè)術語解釋給大家聽,要大家來保護大熊貓,特別是野外大熊貓,不要去打擾它,不要破壞它的生活環(huán)境?!闭劶白约旱膶I(yè),早已過了古稀之年的胡教授思維清晰,“現(xiàn)在很多人想去野外看大熊貓,哪里看得到嘛。我們專業(yè)調(diào)查時都不一定能看到,要看就去動物園看,不要到大熊貓家里去,讓它在野外自由自在地生活。”說到人類活動對大熊貓的影響,和“國寶”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他有些生氣。“以前好些風景區(qū)都有野生大熊貓,現(xiàn)在人多了就把它們都攆走了。”
談到自己的專業(yè)領域,胡教授的話匣子完全打開了,主動對記者講起了大熊貓的趣事。近期有報道在人居住的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野生大熊貓,胡教授解釋說,這類大熊貓一般都是亞成體,即1.5歲左右的年輕大熊貓離開母體獨立生活,出門去當“流浪漢”,外遷過程中無意闖入了人類生活的地方。
日前,在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院辦公室,記者見到胡錦矗教授,他的座椅上套著一張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椅套,上面繡著一只俏皮的熊貓。編輯《大熊貓傳奇》是胡錦矗晚年生活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他獻給西華師范大學70周年校慶的賀禮。全書131頁,以生動、通俗、趣味十足的語言,從形態(tài)、生態(tài)、生理、行為、遺傳、進化及保護等方面,介紹了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和眾多鮮為人知的生活奧秘。
大熊貓為什么只有兩種顏色?對這個大家好奇的問題,胡錦矗在書中作出了解釋?!昂谏牟糠种饕植加谘?、耳和四肢,這些部位的血管是末端微血管,黑色的表皮有利于吸熱保濕,以適應山區(qū)寒冷、潮濕的氣候環(huán)境。”胡錦矗說,當大熊貓蜷曲身體時,背白、肢黑似一幅太極圖。
翻看《大熊貓傳奇》,記者發(fā)現(xiàn)書中配有大量插圖,其中不少插圖都是胡錦矗和考察團隊當年在野外研究大熊貓時所拍?!斑@些照片很珍貴,既是珍貴的歷史資料,也具有科學價值?!焙\矗說,照片、演化圖、圖表與文字配合,就是為了盡可能方便閱讀者,這本書高中以上學歷的人都可以看懂。胡錦矗告訴記者,他編寫《大熊貓傳奇》這本書花了1年的時間,書中用最通俗的語言把專業(yè)的學術研究解釋給大家聽,就是要大家一起來了解大熊貓,保護大熊貓。
去年4月29日,西華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四川省大熊貓生態(tài)與文化建設促進會共同主辦了“胡錦矗教授學術思想研討會”。為表彰胡錦矗在大熊貓保護事業(yè)方面的突出貢獻,四川省大熊貓生態(tài)與文化建設促進會向胡錦矗教授頒發(fā)了“大熊貓文化特殊貢獻獎”。
胡錦矗一生從事動物研究,與大熊貓的緣分始于1974年。這一年,胡錦矗受命進入四川臥龍,組建了30人左右的四川省珍稀動物資源調(diào)查隊(又稱“野調(diào)隊”),對四川所有的大熊貓棲息地進行摸底調(diào)查?!霸谂P龍研究期間,我曾用手電筒在夜間觀察一只叫‘珍珍’的大熊貓采食竹筍。它慢慢地行走,嘴吻低垂著,在竹子前移動,好像是用鼻子嗅聞覓食。這種行為與白天情況不同。大熊貓偶爾先咬一咬竹子,然后又丟掉,似乎在覓食路徑中品嘗,或稱之為取樣。在進食過程中,竹子味道和堅韌性都可能是選擇的指標……”翻開書頁,胡錦矗笑著說,他把40多年間的研究成果都寫進《大熊貓傳奇》,書中不僅記錄了熊貓“珍珍”,還記錄了大名鼎鼎的熊貓“盼盼”。
調(diào)查過程中的艱難困苦是胡錦矗一生最難忘的時光,那段歲月,他常常和隊員們吃泥水拌飯,露宿荒郊野外,談及往事,胡錦??偸歉锌级?。胡錦?,F(xiàn)在身體依然硬朗,走路矯健,“這是我多年爬山鍛煉出來的?!?/p>
在形形色色、千姿百態(tài)的野生動物世界中,大熊貓無疑是引人注目的明星物種之一,也常常成為文學藝術形象登上銀幕。美國動作喜劇電影《功夫熊貓》講述了一只笨拙的熊貓立志成為武林高手的故事。胡錦矗說,《功夫熊貓》雖然展現(xiàn)了中國功夫等中國元素,但卻體現(xiàn)了美國人的價值觀,是一種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xiàn)。“我們應當更多地以大熊貓為載體,宣傳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和民俗文化?!焙\矗說,早在公元685年,我國第一個女皇帝武則天執(zhí)政期間,就將一對白熊(即大熊貓)和70張皮作為大唐國禮送給日本,由此拉開了大熊貓走出華夏的序幕。胡錦矗說,目前大熊貓已經(jīng)租借到美國、澳大利亞、英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如今,除了照顧院子里的蔬菜,胡錦矗每天還要抽時間觀看兩集歷史題材的電視劇,如《大秦帝國》、《漢武大帝》等。胡錦??措娨曔€有一個習慣,會拿出《史記》進行對照。在看《史記》的過程中,胡錦矗發(fā)現(xiàn)《史記》中第一篇《五帝本紀》就有關于大熊貓的記載,他高興得像個小孩子……從退休到正式從教學崗位退下來,胡教授用了7年。要不是因為身體原因,可能今年他還在給研究生上課?!敖處熥詈玫穆肥强蒲信c教學相結(jié)合。光教書不做科研就不能了解最前沿的知識,照本宣科就只是個教書匠,教不好書;而光科研不教學,脫離教學崗位,就失去了作為老師的最基本職能。”說到科研與教學兩者之間的關系,胡教授表示。
胡教授認為,老師教學好也是成果,不一定要強調(diào)非要有科研成果。“教學好也是一門技術,優(yōu)秀的教師對學生是一種激勵,不同的專業(yè)應該區(qū)別對待。”胡教授告訴記者,他以前教學時,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也是事無巨細,自己制作了幻燈片500余張,常把自己的科研成果納入教學之中,對學生從理論課、實驗課、畢業(yè)論文設計到野外工作聯(lián)系和開展等,都親自指導。搞了40年關于大熊貓的科研,成績斐然,也教出了一批專家學者。談到科研,胡教授覺得現(xiàn)在的年輕人還是比較急,希望能短時間出成果?!案憧蒲校皟赡甓继幱谖撮_始的階段,剛剛?cè)腴T就想出成績怎么可能?搞科研要沉得住氣,不能急于求成?!彼硎荆憧蒲惺怯锌赡苁〉?,“是一個探索的過程”。
對于期望進入科研領域的年輕人,胡教授建議,首先要明確自己科研的方向,在研究中創(chuàng)新,而不是重復前人的研究成果。
邢大軍據(jù)《四川日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