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少女”千里換心
上午10點,醫(yī)生打開任曉雅的胸腔,拿走了有病的心臟,并建立起體外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個時候任曉雅的心臟就徹底“失效”了,只能依靠人工心肺機來維持生命的基本體征……
日前,浙江省金華市郊的一幢普通民居里,一名面容白皙的少女正在描繪著水墨畫。平和而安詳的畫面背后,有一個波瀾起伏的動人故事。1年前,這名少女因為心臟衰竭,走到了生命的危急邊緣!為了挽救一個年輕而美麗的生命,在漢渝之間1000多公里的距離,展開了一場動人心魄的愛心接力……
2015年5月下旬,湖北省武漢市協(xié)和醫(yī)院緊急收治了一名16歲危重少女。少女名叫任曉雅,來自浙江金華。任曉雅已經出現了嚴重心衰的跡象,心功能的等級僅為四級,是心臟功能最嚴重的一個等級,此外,她的腎、肺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開始退化,生命岌岌可危!
任曉雅的母親應春麗介紹,任曉雅從小走路就沒力氣,吃飯時胃口極差,爬幾步樓梯就會氣喘吁吁。主治醫(yī)生注意到,任曉雅的心臟體積非常大,正常人只有左拳般大小,而任曉雅的心臟像一個小排球一樣。主治醫(yī)生對應春麗說:“這個孩子是十分少見的‘擴心病’,這種病癥會隨著患者年齡增長,心臟不停地膨脹,而膨脹的心臟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一樣,隨時會結束患者生命?!?/p>
醫(yī)生明確地告訴應春麗:“擴心病最終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心臟移植手術,不做手術的話,這個孩子就是死路一條!”應春麗的心情降到了冰點,她了解到:目前的換心手術其實就是等心手術,等到一顆新鮮可用的心臟,有的患者甚至需要數年時間。心臟移植的數量,全球每年大約在5000例左右,國內的數量近年來有所遞增,維持在300例上下??墒切乃サ牟∪藚s達到30萬人次,也就是說,1000個病人里,只有一個人可以獲救,是真正意義的“千里挑一”。
應春麗的眼淚無聲地流了下來。女兒任曉雅的血型非常特殊,醫(yī)學上叫RH陰性血,常被人們稱為“熊貓血”。而任曉雅想要進行心臟手術,就要求捐獻人必須也是“熊貓血”。等心的概率已經是千里挑一了,再加上是“熊貓血”,任曉雅難道真的沒有生路了嗎?
任曉雅全家陷入痛苦與煎熬之中,醫(yī)護人員卻沒有半分放棄,很快,協(xié)和醫(yī)院向國內所有器官移植中心發(fā)出了救援信息。經過不斷搜索與查詢,屬于任曉雅的奇跡,真的露出了冰山一角!
5月末的一天,四川成都市器官移植中心發(fā)來反饋,該市一家醫(yī)院收治了一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因為凝血功能很差,這名患者已經走到了生命邊緣,并且出現了腦死亡的癥狀?;颊?3歲,男性。重要的是,他的血型等主要生化指標,竟然與任曉雅完全一樣。這樣一來,換心手術完全達到了要求。成都方面還告知,這顆40多歲的心臟一直沒有血管病史,因此十分難得。與任曉雅匹配的心源終于出現了……
好事多磨。6月1日上午,四川省器官移植中心的協(xié)調員,試探著向家屬提出了“遺體捐獻”的建議。開始時,患者的妻子斷然拒絕。可是,幾位開明的家人卻勸患者妻子:“捐獻器官能挽救別人的生命,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反復勸說后,患者妻子終于被打動,第二天早上,她在捐獻協(xié)議上簽字了。
可這時,應春麗卻對這臺手術產生了猶豫。原來,任曉雅早在2歲時,便患上了急性白血病,治療過程中,發(fā)現任曉雅是罕見的“熊貓血”,全家只有應春麗配型成功。任曉雅的白血病,曾讓應春麗整天生活在恐懼中,她常常產生一種幻覺,就是與女兒的每一次相處,都將成為最后一次。因為任曉雅長期用藥和接受化療,誘發(fā)了藥源性心肌病,并且最終導致了擴心病的發(fā)生。孩子身體太過虛弱,能扛得過這樣一臺大手術嗎?不過,現實情況已經由不得應春麗多想,一旦拖延的話,后果不堪設想。手術前,醫(yī)生按照程序,鄭重地對應春麗說:“你要想好,手術有很大風險,曉雅既有可能重生,也有可能永遠醒不過來?!睉蝴愖龀隽俗鍪中g的決定:“不管怎么說,這么多人在幫助曉雅,她又千辛萬苦地走到這一步,我相信一定可以發(fā)生奇跡?!?/p>
2015年6月3日清晨,讓醫(yī)生護士們吃驚的是,任曉雅竟然自己穿上了手術服!任曉雅的這一舉動,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堅強,還有對生的渴望……上午8點,任曉雅被推入手術室。走廊送別的那一刻,應春麗親吻著任曉雅的面頰,不停地安慰:“心臟移植,就像是換一個零件,你一定能行的!”其實,應春麗的心里非常清楚,心臟這個“零件”換起來,遠遠不是說的那樣簡單。
捐獻者的心臟遠在成都,離武漢足足有1000多公里,用飛機運輸至少需要2個小時,如果再算上從機場趕到醫(yī)院的距離,其中的變數實在太多。
這場箭在弦上的生命賽跑迅速開始了!當天晚上7點,武漢協(xié)和醫(yī)院的王國華教授一行人,趕到機場,準備搭乘晚9點的飛機前往成都。大家不約而同想到一個問題,捐獻者能夠堅持到最后一刻嗎?深夜,醫(yī)生們到達成都,萬幸的是,捐獻者的血壓還算穩(wěn)定,動脈升壓也沒有起伏,心臟質量看起來也很好。醫(yī)生們很高興,他們倒推了一下時間:成都返回武漢的航班是早上7點,醫(yī)院到機場的路途需要1個半小時,手術需要1個半小時。因此,這臺獲取心臟的手術安排在凌晨4點最為合適。
一切準備就緒,凌晨4點整,捐獻者被推入手術室,短短20分鐘,捐獻者的心臟就被取了出來。這顆鮮活的心臟,即將去往千里之外的武漢,而這一刻,6小時的“時窗”倒計時正式開始了!
心臟被快速放入一個專用的醫(yī)用箱內,上面壓上了醫(yī)用碎冰,包裹妥當后,一行人急匆匆趕往機場??墒?,意外還是來了:武漢這邊的醫(yī)生準備了2000毫升血漿,700毫升全血,但是卻沒有血小板。醫(yī)生向應春麗解釋:血小板是有保質期的,超過5天就會變質。而任曉雅是“熊貓血”,所以血庫里面沒有這樣的血小板。
就在應春麗焦急萬分時,血液中心的醫(yī)生突然想到:武漢市區(qū)內有一個叫張巍的年輕女性,是擁有“熊貓血”的志愿者。醫(yī)生迅速打通張巍的電話,張巍當即答應獻血。而另一個名叫柳愛民的男士,得知后也趕到醫(yī)院。任曉雅的血小板難題解決了!在張巍與柳愛民緊急獻血的同時,當天上午9點40分,飛越1000多公里的航班終于降落到武漢。在警車的護送下,醫(yī)生們一路疾馳奔向協(xié)和醫(yī)院。此時,心臟從捐獻者體內取出已經4個多小時,留給任曉雅的時間不多了。
上午10點,醫(yī)生打開任曉雅的胸腔,拿走了有病的心臟,并建立起體外循環(huán)系統(tǒng),這個時候任曉雅的心臟就徹底“失效”了,只能依靠人工心肺機來維持生命的基本體征。此時,從成都趕回來的醫(yī)生到達手術室,大家立即展開了移植手術。
無影燈下,手術團隊做著最大努力,主刀醫(yī)生一點點切割著靜脈的敞口,一點點地剝離著上面的血管組織,大約16分鐘后,所有的血管組織成功分離了,兩條靜脈的接口終于吻合!每一名現場的醫(yī)生,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不過,這還僅僅是心臟移植手術的第一關,任曉雅的身體能否適應這顆心臟,她能否順利地蘇醒過來,一切還都是未知數。大家都看著任曉雅的臉龐,有人不停地喊著任曉雅的名字,可是,任曉雅沒有動靜。就在大家有些不知所措時,任曉雅緩緩地張開了眼睛,眼角還流淌著感激的淚水。大家十分清楚,任曉雅的未來,將會是全新的人生……
邢大軍據《戀愛婚姻家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