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爾·巴塞洛繆是一個土木工程師。退休后,他計劃在家種植蔬菜。為了保證種出的蔬果有個好收成,像所有人一樣,梅爾嚴格按照傳統(tǒng)的單行種植方式種地,選地、插秧、灌溉、施肥、拔草……一道道勞作程序堪稱繁瑣,梅爾卻一樣也不敢馬虎。
漸漸地,梅爾心里煩躁起來。這種繁重而單調(diào)的園藝勞作可不是他想要的田園生活,好不容易澆完了水,梅爾累得一下癱坐在地上,一動也不想動。
有沒有什么辦法,讓自己熱愛的園藝更輕松簡單、容易操作呢?梅爾為解決這個問題忙碌起來。土木工程師出身的他經(jīng)過多次試驗,終于開發(fā)出了一套全新的園藝方法。
傳統(tǒng)田壟太長是梅爾最頭疼的問題,他想辦法濃縮了田壟,用木板做了一個種植箱,長寬各1米,高15厘米,并形象地給它起名為“一米菜園”。這個菜園足夠小,侍弄作物時不用踩入種植箱中,只需要夠夠手就能弄好。最重要的是,和同等面積的傳統(tǒng)菜園相比,一米菜園需要的水、土地、種子更少,不需要肥料,也不會太辛苦。
為了讓土壤松軟、方便打理,梅爾專門為種植箱調(diào)制了一種特殊的“梅爾混合土”。這種土由等量的混合堆肥、泥煤苔(或椰殼纖維)、粗蛭石組成,能用上十年,還能鎖住充足的水分,植物生長在里面不易干涸枯萎。土壤添加起來也非常方便,只需要在每次收獲后,在每個小方格中添上一把堆肥,重新播種就行了。
梅爾還在種植箱內(nèi)設置了一些網(wǎng)格,方便耕種時分隔不同作物。每個格子里可以種上一種蔬菜,每格可以種1棵、4棵、9棵或16棵。
梅爾設置的這套全新的園藝方法,只用了原先五分之一的種植空間,卻獲得了和從前一樣的收成。周圍的朋友聞訊,紛紛前來參觀他的菜園,都忍不住嘖嘖稱贊創(chuàng)意太棒了。這讓梅爾意識到,他的新園藝可以讓耕種和收獲都變得輕松簡單,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
于是,梅爾嘗試著開始推廣他的一米菜園。他先將它介紹給了附近的學校,結果,孩子們在耕種中不僅與自然得到了親密接觸,而且學到了生態(tài)學、植物學的知識,還提升了健康飲食、愛護環(huán)境的意識。一米菜園大受學校歡迎,逐漸在美國3000所學校風行開來,并在當?shù)厣鐓^(qū)得到了運用。梅爾還建立了一米菜園培訓中心,將一米菜園介紹給世界各地的人道主義機構,教貧窮地區(qū)的人們種菜自給自足。因為簡單實用,四十年來,一米菜園已從非洲延伸到了亞洲、南美,讓數(shù)百萬人從中受益。梅爾也因為一米菜園的火熱賺到了大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