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英:小郵局走出的翻譯家
在北京根本找不到工作,四處碰壁,難以立足,唯一能給李華英提供工作的,是青海柴達木一間小小的郵局。畢竟有家要養(yǎng),李華英心氣再高,也無法對這個機會說不。
李華英夫婦已攜手走過60余年
他是《人民畫報》阿拉伯文編譯室的老主任,中國阿語界的權威,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眾所周知,阿拉伯語是世界上最難掌握的語言之一,但他從未接受過正規(guī)外語專業(yè)的教育,他的第一份工作更是與阿拉伯語全無關系,而是遙遠的柴達木盆地里一間小郵局的匯兌員……他叫李華英,一位出身河南普通農(nóng)家的回族學者。
李華英的啟蒙教育來自于父親李文明——一位粗通文墨,但對伊斯蘭教經(jīng)學造詣頗深的宗教職業(yè)者。父親略懂阿語,家鄉(xiāng)的經(jīng)堂教育,為李華英打下了阿語的基本文法、句法和修辭基礎。
1954年,已經(jīng)在老家成家的他考上了北京的回民學院阿拉伯文專修班。第二年,借著亞非會議召開的東風,中國伊斯蘭教經(jīng)學院在阿專班的基礎上成立了。首批24名學生,都是從全國各地考進來的尖子生。經(jīng)學院一個月有24元的助學金,比當年普通大學生每月12元5角的助學金幾乎翻了一番。學校一年還給大家做兩套衣服,一日兩頓正餐至少是兩菜一湯。
1957年6月21日那一天,李華英畢業(yè)離校還不足一年,他和同學們走進中南海,作為中國伊斯蘭教經(jīng)學院的首批畢業(yè)生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陳云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用李華英的話說,“從經(jīng)學院畢業(yè)之時,就是我向命運低頭之日”。在北京根本找不到工作,四處碰壁,難以立足,唯一能給李華英提供工作的,是青海柴達木一間小小的郵局。畢竟有家要養(yǎng),李華英心氣再高,也無法對這個機會說不。在郵局匯兌員的崗位上,李華英干了整整四年,只是每每走到背人處,他會控制不住地號啕大哭。
直到1962年的某一天,郵局發(fā)行科一捆報紙的包裝上,一行不起眼的小字跳入李華英的眼簾——“外文出版社阿拉伯語編譯室”。李華英從沒聽說過這個單位,但至少,那是個需要阿拉伯語人才的地方!自覺跌入命運谷底的李華英仿佛看到了幽微的希望之光。他立刻著手把何其芳的詩《我最親愛的祖國》翻譯成阿文,并附上自己的簡要情況介紹,寄給了外文出版社。沒過多久,李華英收到回信——他被外文出版社錄用了!
漫卷詩書喜欲狂。那時的李華英還不知道,自己是多么幸運。外文出版社有個規(guī)矩:只錄用留學歸來或國內名牌大學畢業(yè)且有實際翻譯經(jīng)驗的人員,要求一上崗就能著手工作,剛畢業(yè)的大學生原則上都不予錄用。像李華英這樣僅憑一首譯詩走進外文出版社的大門,幾乎是不可想象的。重回北京,自小生長在傳統(tǒng)穆斯林家庭中的李華英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但憑著自己的努力,一年之后,李華英的翻譯成果就評上了出版社的一等獎。1970年,與外文出版社同屬中國外文出版發(fā)行事業(yè)局管轄的《人民畫報》任命李華英為畫報阿文版負責人,幾年后被任命為室主任。
《人民畫報》共有21種文字版本,在當時是我國對外宣傳最重要的陣地之一。由于當時的政策是“不要外國人”,阿文室的許多同事都離開了,整個阿文版幾乎在由李華英一個人苦苦支撐。慶幸的是,“文革”期間,《人民畫報》一直由周恩來總理直接領導,讓李華英能有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埋首于阿文研究,不受外界侵擾。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每年古爾邦節(jié)前夕,中國伊斯蘭教協(xié)會都會邀請阿拉伯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參加招待會,1966年之后,這個常規(guī)便被打破了。為保持與阿拉伯國家的聯(lián)系,1970年外交部建議中國伊協(xié)用寄送節(jié)日賀卡的方式彌補無法舉行招待會的不足,但早已無公可辦的伊協(xié),絕大多數(shù)人都在干校勞動,只有體弱多病的宛耀賓先生留在單位值班。他不懂阿拉伯語,只好騎著自行車來找李華英,求他幫助翻譯、設計節(jié)日賀卡,寄送給阿拉伯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把伊協(xié)在“文革”期間仍然存在的消息傳遞給阿拉伯世界。李華英馬上放下手頭工作,爭分奪秒完成了這項任務??瓷先ブ皇且患⒉蛔愕赖男∈?,可在當時阿拉伯世界亟待了解中國穆斯林的命運之時,一張賀卡傳達的信息量是巨大的。
時間來到1979年,粉碎“四人幫”已經(jīng)三年,被“文革”擾亂了的民族宗教政策亟待落實。《人民畫報》準備在這個當口出一篇“大稿”,全面反映中國穆斯林的歷史和現(xiàn)狀。編輯部原本希望回族史學大師白壽彝承擔這個選題的撰寫任務,但他因為不了解中國穆斯林現(xiàn)狀而婉拒了。當時的社領導找到李華英,“你寫過文章嗎?”李華英回答得很老實:“只寫過大字報,寫過檢討?!彼记跋牒?,李華英還是接受了這個任務,對于他來說,過去幾十年的知識積累,此刻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買好機票,李華英和負責攝影的同事陳和毅飛往新疆??蓻]過多久就橫生變故——才拍完喀什著名的艾提尕爾清真寺古爾邦節(jié)的禮拜場面,陳和毅就突發(fā)心臟病病倒了。李華英只能求助當?shù)氐男麄鞑块T,重新請了一位《新疆日報》的攝影記者傅勝瑞協(xié)助拍攝。結果因禍得福,傅勝瑞是個新疆通,人緣又好,幫助李華英聯(lián)系到了不少難以見到的采訪對象,拍攝到了許多精彩的畫面。
1980年第一期《人民畫報》,大16開全彩印刷,封面是精美的青綠色大幅哪吒鬧海圖。翻開雜志,第二篇文章就是李華英的《中國的穆斯林》,3000余字的文章,配有十幾幅精美的照片,占據(jù)了4個整版。這篇文章被翻譯成21種文字,面向世界各國發(fā)行,總發(fā)行量超過100萬份。《人民畫報》編輯部很快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國雪片般的來信,這些信不光來自阿拉伯國家,還有信仰基督教和佛教的國家?!按蠹叶己芘d奮,看到中國的宗教政策有了變化?!崩钊A英說。
改革開放后,外文出版社把重要的阿文翻譯工作都交給了李華英。1985年,《人民畫報》第一次評職稱,全社只有三個人破格提拔成了“正高”,李華英是其中之一。另兩位專家一個是季羨林的學生,一個是司徒雷登的學生?!岸抑皇墙?jīng)學院畢業(yè)的,”李華英說,“證書上給我的理由是‘對國家新聞出版事業(yè)有突出貢獻’?!鄙鲜兰o80年代末,李華英又出了《中國的清真寺》等三本阿拉伯文書籍,圖文并茂,在開羅書展上大受歡迎。李華英一共去過15個國家,其中沙特阿拉伯就去過5次,2003年那次最令他印象深刻。那是他應邀出席第18屆哲納迪里亞文化節(jié)學術討論會,會上云集了全世界頂尖的伊斯蘭教學者,分配給中國的只有3個名額。但在沙特王儲,也就是后來的沙特國王阿卜杜拉的歡迎宴會上代表所有學者發(fā)言的,就是李華英。
1998年,李華英退休,轉頭就被沙特駐華使館請了去。當時的沙特大使正在寫一本叫《中國文化》的書,需要精通中國與阿拉伯文化的李華英擔任顧問,有不明白的地方隨時請教。粗略一算,四十多年來,李華英完成的翻譯作品已經(jīng)超過800萬字,寫過的文章更是難以計數(shù)。如今,年過八旬的李華英還在為每年的工作做著計劃,“去年完成了5件事,今年要做3件,包括要把龐士謙年譜整理出來,我總想著,趁我現(xiàn)在還能做點事,一定要報當年的師生之情?!?/p>
邢大軍據(jù)新華網(wǎng)、《老年報》等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