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霞
參加校際間的教研活動,聽了兩節(jié)課,內容都是《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對兩位老師課堂導入印象深刻,也有些自己的想法與思考。
課例1:《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
老師先播放一段視頻,視頻中黃土地上一群打腰鼓的漢子正在歡快地舞動著,氣氛熱烈。接著老師開始提問。
老師:這段視頻上說的是什么?
生1:安塞腰鼓。
老師:他們在哪里打腰鼓?安塞是哪里的?
生2:他們在黃土地上打腰鼓,安塞是陜西省,位于陜北的黃土高原上。
老師:我們今天來學習黃土高原。
學生先看書,然后回答以下問題:
1.黃土高原的位置在哪兒?
2.黃土高原的范圍是什么?
3.說說黃土高原上有哪些文明?
……
課例2:《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qū)——黃土高原》
老師在投影屏幕上打出一組關于黃土高原自然景觀的圖片,主要有黃土高原中典型的黃土塬、黃土梁、黃土峁等地貌景觀,還有幾張黃土高原上特有的窯洞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標性建筑——延安寶塔。然后開始了下面的提問。
老師:看到這組圖片,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1:這些圖片總體的顏色大多呈現(xiàn)土黃色。
生2:這是黃土高原的景觀。
生3:植被比較稀少,地表好破碎呀!
老師:這個你也看出來了,厲害!剛才大家說了,這是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景觀圖片,不錯,這些圖片展示的主要是黃土高原的自然景觀,當然我們也看到了黃土高原的一些人文景觀,比如看到了窯洞,還看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圖片。這些景觀圖片都反映了黃土高原地區(qū)的情況。
老師:大家說圖片上的顏色大多呈現(xiàn)土黃色,這主要是地表土的顏色,這是什么土?
生4:黃土。
老師:嗯,黃土高原嘛。有誰知道,這些黃土原來就是這里的嗎?
生5:不是。
老師:那是哪來的?
生6:風吹來的。
老師:能具體說說嗎?
生7:是風從內陸干旱地區(qū)吹到這里堆積而成的。
老師:那就是說這些黃土的老家不是這里?
生8:黃土的老家在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qū)的戈壁和沙漠地區(qū)。
老師:非常好。
老師指著開始時用的黃土高原的塬、梁、峁的景觀圖,又開始下面的提問。
老師:我們看這些圖片,它們的地表形態(tài)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生9:地表都比較破碎,能看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溝,從書上的材料中可以知道,第一張圖是黃土塬,第二張是黃土梁,第三張是黃土峁,第四張是川,黃土高原上的塬、梁、峁、川,一個比一個地表破碎,最破碎的是黃土峁,四周全是溝,相對好的是塬和梁,最好的是川。
老師:你觀察得很仔細,非常好!
老師:哪位同學能說說從塬到梁再到峁,地表形態(tài)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10:黃土土質疏松,非常容易受到流水的侵蝕,經過流水長時間的侵蝕,黃土高原最早的塬逐漸變成梁、再變成峁。黃土高原地區(qū)水土流失非常嚴重,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qū)之一。
老師:我們在圖上看一下黃土高原及黃河的位置,再看看黃土高原與黃河的位置關系。大家根據剛才看的圖,再回憶之前學習過的《黃河》一課,說一說黃土高原水土流失主要發(fā)生在黃河的哪一段?
生11:主要在黃河的中游河段。
老師:哪位同學上來在圖上指一下黃土高原的位置?指出黃河,并指出黃河的上、中、下游河段。
生12上黑板指圖。
老師:黃土高原流失的水土最終到哪兒去了?
生13:八年級上學期我們學過《黃河》了,我們知道,黃土高原流失的水土最終大多被帶到到黃河里去了,有的被黃河帶到下游的河道里了,更多的被帶到渤海里了。
老師:對下游會造成哪些后果?
生14:泥沙進入黃河后,造成黃河下游河床提高,形成“地上河”,遇到降水多的年份,洪水來臨,可能還會造成黃河下游決堤改道,泛濫成災。
老師:所以我們學習《黃河》一課時講過,治理黃河的關鍵在于什么?
生15:治沙。
老師:嗯,所以說有“治黃百難,唯沙為首”一說。
后面老師又繼續(xù)運用導入時用的圖片,進行后續(xù)的教學活動。
……
思考與啟示:
1.這兩節(jié)課的導入明顯不一樣,第一個課例中老師用氣氛熱烈的陜北安塞腰鼓視頻導入后就放在一邊,后面的課堂教學與導入基本上沒有關系,沒有再利用安塞腰鼓的視頻。而第二個課例中老師用一組圖片導入,雖然沒有安塞腰鼓視頻那么熱鬧,但可以看出,老師在選擇這組圖片時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每張圖片在后面的課堂教學中都得到充分運用,這樣的導入成為整堂課的有機組織部分,而不像第一個課例那樣,導入后就束之高閣不再用了。我們在備課時,一定要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有整體的把握,最終選擇的導入材料要努力成為本節(jié)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本節(jié)課的一個線索,不能只是為了導入。
2.比較這兩組導入素材的選擇。哪個更為合理,研究本節(jié)課的課標要求,本節(jié)課的重點還是在自然地理方面,涉及一些人文地理內容,但人文地理內容不是重點。第一個課例的導入是以人文的資料導入,沒有第二個課例以自然地理資料導入更貼近本節(jié)課的內容,而且第二個課例導入后資料還能很好地利用。一般來說,選擇的導入材料要與本節(jié)課的內容相切合,教學以自然地理內容為主的時最好選用自然地理的素材導入,教學以人文地理內容為主時選擇人文地理素材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