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東+林友標
摘 要:吳殳是我國武術發(fā)展史上的一位重要性、標志性的人物,其武學典籍《手臂錄》對古代中國多家槍法技術做了系統(tǒng)的梳理和總結,是中國武術史上較為珍貴的武學史籍。借助文獻資料法、歷史考據(jù)法對吳殳《手臂錄》所集所記的七家槍法的歷史淵源、槍法風格、技術要領、規(guī)格特點等進行考索,對保存國粹,鉤沉歷史名槍有著重要的意義,為后續(xù)研究武術史提供借鑒。
關鍵詞:武術史 吳殳 槍法 《手臂錄》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7)1—0032—04
吳殳,江蘇太倉人,明末清初的武藝家、詩人、史學家?!妒直垆洝肥菂庆鋵W代表專著,成書于明末清初康熙年間。槍法是《手臂錄》一書的主要內容,是集槍法的大成器,兼顧其他武藝。唐豪《中國武藝圖籍考》:“除卷三單刀圖說、卷四諸器總說、叉說、狼筅說、藤牌腰刀說、大棒說、劍訣、雙刀歌、后劍訣外,余皆槍法。”[1]《手臂錄》書中搜集槍法共七種,包括:石家槍、峨嵋槍、楊家槍、沙家槍、馬家槍、少林槍、汊口槍。300多年前,吳殳將畢生時所大量搜集的槍技法編匯成書,如今,這些槍法都基本分化,流傳的這些槍法和技法夾雜于個別現(xiàn)代名稱的門派,或者甚至失傳,幸好吳殳《手臂錄》一書流傳于后世子孫,不缺后學研究。
1 吳殳《手臂錄》槍法考
1.1 石家槍法
石家槍法即石敬巖槍法,石敬巖是明代末期造詣極深的武壇宗師,他的槍法樸實無華,實用價值大,在明朝眾多槍法名家中獨樹一幟,被稱為石家槍。吳殳首次從師就是石敬巖,師傅敬巖教授其槍法,吳殳得師傅真?zhèn)?。石家槍法較其他槍法有較大的特點,敬巖所使用的木槍長為九尺七寸(約3.1米),槍根粗大滿把,桿尖的直徑為半寸,槍腰質剛如同鐵硬,槍是總重量達十斤。吳殳《手臂錄》:“敬巖木槍長九尺七寸,根大盈把,尖徑半寸,腰勁如鐵,重需十斤?!盵2]使用關鍵在于兩手腕,手臂用來輔助手腕,軀干又輔助手臂,兩腳又輔助軀干,進而合為一體。“石家之用在兩腕者,何也?兩腕封閉,陰陽互轉,百法藏于其中,神妙莫測,為槍之元神也?!盵1]
昔年敬巖得到師傅劉德長傳授后,研習二載,深得其益,一糾正他之前“技平皆虛”之病。之后,他苦研“戳”“革”二法,并達爐火純青的地步,與人交手,神志安詳,一出手,則“俄焉槍注人喉,不敢動而罷”。[3]之后石敬巖教授學生吳殳等人,從學槍的基本技能如戳法、革法、連環(huán)、破法打下了堅實的“根本功夫”基礎,重點強調“戳、革”二法。戳、革都練熟之后,師傅敬巖再教以連環(huán)、破法等槍決。具體訓練時間、目的、要求和方法如表1所示。
1.2 馬家槍法
馬家槍,為明代陸合槍體系中重要的流派,其名稱首見于戚繼光《紀效新書》。[4]馬家槍長九尺七寸,屬短槍、硬槍。[5]該槍是吸收和借鑒楊家槍法,作為本派的槍技,兼帶棍法?!妒直垆洝罚骸榜R家以楊家為根本,而兼用棍法?!盵2]槍法特點是槍身又短又重,槍腰剛勁有力,槍頭輕巧,動作緊密迅速,重點在于手法的運用。:“馬家槍身重而短,腰勁頭輕,其勢緊密而迅疾,用處在手。”[2]槍法風格強調用槍不能夠單純依靠于擺姿勢,提倡靈活多變,防止受到技術高深的槍家所傷害?!妒直垆洝罚骸靶袠尣豢捎袆荩瑒菽怂婪?,存于胸中,則心不靈矣!”[2]由于馬家槍的槍法是其神骨,棍法是其皮肉,經(jīng)常把槍法和棍法混亂在一起?!榜R法本出于楊,而加之擊打,槍為神骨而棍為皮肉,以雜亂之?!盵2]
馬家的六合槍和槍法二十四勢,名目繁多,槍法少,棍法多,但槍法技術體系以二十四槍勢為主。馬家槍的二十四勢中,上平槍、中平槍、下平槍,可合成為一個姿勢。在槍技中青龍獻爪勢、蒼龍擺尾勢、滴水勢、騎龍勢等這十一種槍技為槍法的常用招勢,其他的槍勢如鐵牛耕地勢、地蛇槍勢、白猿拖刀勢等為偶爾使用。《手臂錄》二十四勢說:“惟“上平”“中平”“下平”于立身處不期而然必合一勢?!盵2]
1.3 楊家槍法
楊家槍始于宋代楊妙真(楊妙真善騎射,是南宋李全的妻子)的“梨花槍”。 有明一代,梨花槍因史料存有“二十梨花槍,天下無敵手”的記載,而被各種兵家書刊所引述。[2]戚繼光《紀效新書》長兵短用說篇:“夫長槍之法,始于楊氏,謂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奇妙在于熟之而已?!盵2]該槍長一丈四尺(約4.48米),“楊家長一丈四尺?!盵2]是由原來短槍加長的,混合短槍和竿子的技法,并熔成一家槍學?!妒直垆洝ぞ硪弧罚骸皸罴夷緲屨伤臑檎?,加至丈六。”[2]楊家槍的部分步法、手法學自沙家槍,同時又使用了短槍的勢子,這是由于其槍身長、槍腰重、槍根無法控制槍尖等兵器自身規(guī)格所導致?!妒直垆洝ぞ硪弧贰皸罴壹嬗蒙臣抑闩c勢者,何也?楊家陰陽互轉,與峨嵋同,但長則利于傷人,而亦苦于外重,根不能制其尖?!盵2]盡管如此,其槍法還是很純凈,沒有出現(xiàn)槍棍混用的現(xiàn)象,也因此其名聲特別顯著,導致練習楊家槍的人特別多?!叭华q純乎其槍,未嘗兼棍帶打也。其名所以特著者,長則易于得勝,學之者必多?!盵2]
武學家稱贊楊家槍法的優(yōu)點是出槍長,有虛、實,有奇、正,享有“天下無敵手”之美譽。[6]戚繼光《紀效新書》:“其用惟楊家之法,不動如山,動如雷震,故曰“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信其然乎!”[7]何良臣在《陣紀》也對楊家槍高度稱贊,《陣紀·卷二。技用》:“天下稱無敵者,惟楊氏梨花槍也?!盵8]
1.4 沙家槍法
沙家槍又名沙家竿子,是明代槍術流派之一。[9]沙家槍長一丈八尺到二丈四尺(約5.9-7.9米)之間不等,《手臂錄》六家槍法說:“沙家竹竿子長丈八至二丈四?!盵2]沙家竿子使用的技術要領在于兩腳,軀干跟隨兩腳移動而變化,手臂又緊跟著軀干,手腕再隨著手臂,從而達到融為一體。 [2]
由于沙家竿子質地較軟且長,兩手腕只能附帶理順手臂的力量,無法發(fā)大力,導致無法使用槍根控制槍頭?!妒直垆洝罚骸案妥娱L軟,兩腕雖陰陽互換,但可以助順臂力,使無倔強,實不能以根制頭?!盵2]因此,當做拿攔動作結束后,槍尖卻一直在搖顫,難以控制,如若等待槍尖穩(wěn)定后再戳打,敵人早已回避,若不用十字步追擊,則不能戳中。所以,此時槍的勝與敗,關鍵在于兩腳的移動快慢,這就是沙家竿子關鍵使用在兩腳的根本原因?!妒直垆洝罚骸肮誓?、攔盡處,槍尖正搖,戳即斜去。搖定而戳,彼已走出,茍非十字步追之,戳何能及?”[2]
1.5 汊口槍法
汊口槍為程宗猷槍法,立足兵法陣地實戰(zhàn)。吳殳給程沖斗(程宗猷,字沖斗)槍法定名為汊口槍,該槍學自少林?!妒直垆洝纷孕颍骸般饪跇?,則程沖斗也?!盵2]其槍剛猛槍技自成一家,吳殳對程沖斗槍法作為臨陣兵槍的肯定,大封大劈、鳳點頭、顛提,易于發(fā)戳?!妒直垆洝放R陣兵槍說:“大封大劈甚類擊地之常情,而借地勢激起,易以發(fā)戳也?!盵2]程沖斗也強調了“大封大劈”之法是真正的戰(zhàn)場槍法。《長槍法選》:“臨陣便捷,可望常勝者,無過大封大劈為最上?!?[10]
程沖斗槍的基本規(guī)格,槍頭的總長度是三寸五分,約為12厘米,槍刃較薄,內庫長二寸,約為6.6厘米,槍頭口徑寬為五分,約為2厘米。程沖斗《長槍法圖說》:“槍頭通長三寸五分,內頭長一寸五分,中起劍脊要高厚,兩刃要薄,內庫長二寸,庫口徑闊五分?!盵10]槍長分三個等級,分別為一丈八尺(約5.9米)、一丈七尺(約5.6米)、三號槍一丈六尺(約5.3米)。[10]
程沖斗在少林槍法的基礎上去除陰柔,僅存剛猛,從而達到力度與技巧有機地融為一體,有效的提高了少林槍法的整體技擊威力和實用價值,進入“大而不笨,巧而不浮,精妙實用剛柔兼?zhèn)洹鄙铣说碾A段。 [11]在江南一代的流傳最為盛行。 [2]
1.6 峨眉槍法
峨眉槍的槍長為九尺七寸(約3.1米),桿用木制?!岸脶摇ⅠR家長九尺七寸,木槍也?!盵2]峨眉槍是川西峨嵋山普恩禪師槍法,因其出身的家族很富裕,很有聲望,結緣遇到奇人教授其槍法。普恩禪師練習了二年,領悟出槍法的元神,創(chuàng)立了出神入化的獨特槍法?!妒直垆洝罚骸拔魇穸脶疑狡斩鞫U師,祖家白眉,遇異人授以槍法。立機空室,練習二載,一旦悟徹,遂造神化?!盵2]后來普恩欲在天下間挑選徒弟,傳授精髓,程真如得心應手,受普恩禪師傳授秘籍,通曉師父傳授的槍法奧妙。若干年后,程真如記錄了該槍譜,由于不能忘卻學自何門可拍,因此命名為峨嵋槍法?!坝鄶⑵浞ǎ煌?,命之曰峨嵋槍法?!盵2]
壬寅年間(1662年),時吳殳已51歲,在朱熊占(峨眉派傳人),習得峨眉槍法精髓,并輯成《峨眉槍法》一卷?!叭梢钩切廖逖佑酁樽訋?,其友吳門朱熊占,弓馬精絕,而槍法得之程真如,真如親受之峨嵋老僧。”[2]后來吳殳學得該槍法精髓,并根據(jù)程真如的槍譜重新整理編輯成《峨嵋槍法》稿,是中國武術史上第一篇以文字形式記載峨眉派武術中峨嵋槍法,距今已有三百四十多年。難能可貴。[12]實際上,吳殳原始所學槍法也是出自峨嵋的嫡傳,其槍法學自敬巖,敬巖師傅為劉德長,劉德長學自峨嵋派。(見圖1)《手臂錄》中記錄程真如峨嵋槍法的具體內容有治心篇、治身篇、宜靜篇、宜動篇、攻守篇、審勢篇、形勢篇、戒謹篇、倒手篇、扎法篇、破諸器篇、身手法篇共12篇章。
1.7 夢錄堂槍法
夢錄堂槍法即少林槍法,是少林寺著名武僧洪轉(程宗猷的師傅)所創(chuàng),是少林寺的代表槍法也是第一代槍法。該槍法是以少林棍法的基礎上,借鑒各家槍法精華,以槍棍合一的特征,風格獨特的一種槍法。在歷史上,出現(xiàn)過“槍棍合一”的技法現(xiàn)象。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少林三分棍法,七分槍法,兼槍帶棒,此少林為棍中白眉也”。[12]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殳跟據(jù)洪轉所著的--《夢錄堂槍法》一書,輯入《手臂錄》,放于《峨嵋槍法》之后,列入附卷下。夢錄堂槍法“理明法備,精妙實用”,包括八母、六妙、五要、三奇等技藝。《手臂錄》:“少林僧洪轉,彼家堂頭也,所著《夢錄堂槍書》,有八母、六妙、五要、三奇之法?!盵2]
“八母”即少林八母槍,是少林槍法中的八種基本槍法。指封、閉、提、擄、拿、攔、還、纏;“六妙”即槍法六妙,是少林槍法中六種對槍技技法的要訣。指一截、二進、三亂、四定、五斜、六直;“五要”即槍法五要,是精妙運用少林槍法的五種方法。指一圈、二串、三排、四壓、五扎;“三奇”即槍法三奇,是槍技擊中戰(zhàn)術與技法的實施技巧。指一軟、二閃、三賺。其中“八母”是槍法攻防運用的本源,“六妙”主要側重槍法的應用,“五要”是技擊變化之理,側重在變化的運用,“三奇”是具體實施中去技巧,為巧用?!妒直垆洝罚骸鞍四福疽?;六妙,用也;五要,變也;三奇,巧也。盡此諸法,槍可以冠諸藝矣!”[2]
2 吳殳對傳統(tǒng)槍術的態(tài)度
2.1 敢于斟酌,講求實用
吳殳對槍法精髓的追求,敢于對其他武藝家做出疑問與修正,體現(xiàn)了吳殳對學問,對槍法真理的執(zhí)著。諸如在楊家槍法上,從《手臂錄》記載史料反映的情況分析,其所描述的楊家槍較之前明顯有所差異。在吳殳提到,楊家槍“長則易于得勝”,這雖然與戚繼光所說的觀點“手執(zhí)槍根,出槍甚長”基本一致。[14]但在吳殳看來,原先戚繼光“天下咸尚之”則是“楊家槍威勢最動人,而一遇馬家槍即敗”[2]并且楊家槍大肆拓展槍技,以求方便運用靈活,導致借靠竿子的步法,還要依賴短槍的部分槍勢?;煊诟妥又校渥鲾[設,也因此失去了峨嵋槍法的精髓。《手臂錄》:“鋪張展布,以靈其運用,不得不借徑于腳步,倚局于立勢,不覺不知,濫竿子之陳設,失峨嵋之精義。”[2]
誠然,吳殳與戚繼光觀點的不同,這恐怕是兩人的著眼點不同。吳殳在《手臂錄》中,將槍法分為“戰(zhàn)陣之槍”和“游場之槍”,即用于軍事技藝或武術技藝,對其應用性質也就有兩種不同槍法,但他主要是從“游槍”的角度出發(fā),而戚繼光的著眼點主要是應用與軍事戰(zhàn)爭方面。吳殳與戚繼光的差異也在于此。
2.2 去柔存剛,有如斗牛
吳殳對古代槍術作了系統(tǒng)的分析和總結,并對諸家流派槍術作了介紹之外,對部分有異議槍法進行正面批評與修正。吳殳對程宗猷的大部分槍術都持贊同和肯定的態(tài)度,但由于他肆無忌憚的風格,敢于駁斥權威之迷誤,對槍法實事求是,對個別槍法就頗有微詞,他多次批評程沖斗比試槍技時氣壯力猛,如同斗牛般廝殺,一點名家風范都沒有!《手臂錄》石敬巖槍法記:“然見徽派程沖斗之徒,氣力憤發(fā)、殆同牛斗,絕無名士風流。”[2]吳殳歷來提倡槍法的剛柔兼施,欣賞石敬巖與敵交手氣“意思安閑” [2] 的武風,但是程宗猷學了少林槍法,拋掉少林槍法陰柔,僅圖剛猛,遭到吳殳再三批評?!妒直垆洝贰叭簧倭謩側嵯酀?,不至以力降人。沖斗止學少林之法,去柔存剛,幾同牛斗?!盵2]
2.3 槍棍不分,失去精髓
吳殳少林槍“槍棍合一”的現(xiàn)象卻持否定的態(tài)度,給予了批評,他主張槍法、棍法之純。吳殳認為少林武術與外界武術缺乏交流緣故,導致出現(xiàn)少林槍棍技法,“不槍不棍”混淆不分的現(xiàn)象。[15]“少林自擅棍家絕業(yè),意不能已,于槍而又自矜其名,不肯外學,乃移其棍法中之似槍者,益擴充之以為槍,終屬朱紫之相亂?!盵2]諸如八母槍,由于大肆布設各種槍勢,混用于棍法之內,導致失去了槍家的正法精髓。 [2]對程宗猷的掤槍強烈的批評“彼皆棍中之法,用于槍,大誤人矣?!盵2]同時吳殳也對馬家槍槍棍混用給予指正。由于馬家槍的槍法是其神骨,棍法是其皮肉,經(jīng)常把槍法和棍法混亂在一起?!榜R法本出于楊,而加之擊打,槍為神骨而棍為皮肉,以雜亂之。”[2]
吳殳《手臂錄》融經(jīng)論譜訣于一體,形成獨家槍法特點,使人對古代槍術一覽無余,開卷受益。他對各家槍法詳加詮解與辨析,闡明其優(yōu)劣勢,對傳統(tǒng)槍術的所持態(tài)度,有肯定也有否定,目的在于澄清事實、還原真相、提煉原始,純凈槍法,供世人參用,從而形成了吳殳的獨特槍法風格。當然,對個別批評與修正過于偏激的,在研讀中應持客觀中立的態(tài)度、辯證地來看待。
3 結語
綜上所述,吳殳《手臂錄》一書,匯集槍法是明清時期槍術大發(fā)展的豐富產(chǎn)物,是中國槍術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對后世槍術的發(fā)展與完善,起到很好的承前啟后的歷史性作用。書作為一部主要論述槍法的武學專著,在卷一、卷二、卷四和附卷從不同角度記載和論述了石家槍、馬家槍、楊家槍、沙家槍、汊口槍、峨嵋槍、少林槍七家槍法的流派、技法、規(guī)格、優(yōu)缺點以及相互間的聯(lián)系。該章節(jié)對明代以來的七家槍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總結和對比,在明末清初武術蓬勃發(fā)展的勢頭下,吳殳率先對各家槍法的系統(tǒng)收集、解說和革新,使諸多名槍的產(chǎn)生與確立,也進而醞釀成吳殳槍法的獨特風格,這必然成為歷史的標志。也為中國武術科學的高層次發(fā)展、技術體系與理論體系的充實完善奠定了良好基礎,極大地豐富了中國武術文化的內涵,也為當今后續(xù)研究明清武藝提供了珍貴的古材料。
參考文獻:
[1]唐 豪.中國武藝圖籍考[J].說文月刊,1940(2):358.
[2]吳 殳.手臂錄[M].北京:中華書局,1985:15,15,1,10 9,34,16,34,109,15,15,16,15,15,15,15,1,86,1,109,93,93,107,1 13,120,28,15-16,110,110,2,16,16,124,34.
[3]周偉良.雜純相返 萬派歸源(1)——明代著名武術家石電考辨[J].體育文史,1987 (5):49-53.
[4]馬建春.回族武術概述[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2):38-43.
[5]趙鴻賓.明清四大名槍[J].中華武術,1999(12):40-43.
[6]馬青海.簡化楊家槍術[J].體育文史,1984(3):14-18.
[7](明)戚繼光.紀效新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6:112.
[8]何良臣.陣 紀[M].北京:中華書局,1985:27.
[9]中國武術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武術大辭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187.
[10]程宗猷著.長槍法圖說[M].上海:大東書局,1921:2,18,16.
[11]趙鴻賓.明清四大名槍[J].中華武術,1999(12):40-43.
[12]代凌江.少林武術在峨眉武術發(fā)展中的影響和作用[J].四川體育科學,2008(1):109-113.
[13]程宗猷.少林棍法闡宗[J].體育季刊,1918(2):61-72.
[14]周偉良.梨花槍與楊家槍史跡考略———兼論明代楊家槍的技術特點[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07-111.
[15]陳振勇.從《手臂錄》論武術棍槍技法之淵源[J].搏擊·武術科學,2014(6):1-2.
A Review of Wu Shu Spear-Play
Hu Hongdong LinYoubiao(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Wu Shu is an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mark character, his Wushu classics,"Arm Recorded", recorded the systematic pectination and summary of ancient Chinese spear technology, history of Chinese Wushu on a more valuable Wushu historical records. 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historical textual research of Wu Shus "Arm Recorded"in the mind of the seven kinds of spear skills history, spear styles, technical essentials, specifications of the discovery, on preserving the quintessence of Chinese culture, anecdotes historic spear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ollow-up study of Wushu history.
Keywords:Wushu history Wu Shu spear-play "Arm Recor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