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彬
《乘風破浪》,導演韓寒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作為春節(jié)檔的電影,上映之初,《乘風破浪》的排片率和票房明顯被同一檔期的競爭對手碾壓,面臨“隨時崩盤的嚴峻形勢”。但從大年初三起,呈現(xiàn)反彈局面,并逐漸走強,直至2月22日票房突破10億大關,其口碑也在同檔期電影中“獨領風騷”。那從電影本身來說,《乘風破浪》有哪些看點呢?
又玩兒穿越梗?
很多觀點認為,韓寒這一次也玩起了穿越套路。遠的不說,就拿先前大熱的《夏洛特煩惱》來比較,都是一上來就抓住觀眾眼球,再來個猝不及防的穿越。但另一種觀點似乎更有說服力:夢境。構建起主人公徐太浪夢境的故事,是父親在他病床前的講述,在他昏迷的意識里變成了鮮活的畫面。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阿浪從小未能見母親一面,又在與父親不可調和的代溝中成長,父親的青春留下的痛楚不想讓兒子重演,而兒子因父親阻攔他的夢想而困苦叛逆,或許正是兩個人同樣的倔強才使這般。但他們何嘗不想尋求機會走進對方的內心,阿浪與父親在夢中并肩作戰(zhàn),打打殺殺卻相處融洽的畫面,是心中期望與父親和解的愿望,更是想了解他暴躁脾氣背后的故事。
《乘風破浪》在講美好的故事。歌廳里只唱歌,桑拿房里只洗澡,沒人專注于房價地產,說想靜靜的時候也不會被追問靜靜是誰,愛一個人從四歲開始善始善終……這都是那個年代的純粹美好,那是一件東西要用很久、很珍惜的年代,牛仔褲磅數(shù)高、耐穿,家具都是有靈魂的。
如果說《后會無期》是公路片,《乘風破浪》則是將靈魂置于公路上馳騁。熟悉韓寒的讀者都知道,徐太浪的名字源于他已故去的好友、賽車手徐浪;亭林鎮(zhèn)是韓寒故鄉(xiāng),為此,他在6個小鎮(zhèn)取景,還原這個夢開始的地方。阿浪和小花對話的雜貨鋪門口,在《后會無期》里也出現(xiàn)過,一樣的機位,一樣的站位,劉鶯鶯對馬浩漢說,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克制。
電影延續(xù)著代表韓寒的那種質感,冷色調,加上江南水鄉(xiāng)的街道,總能讓人想到校園的午后,端坐在草坪上,打開作家韓寒的小說,電影里的某些鏡頭,仿佛也在書中出現(xiàn)過。
小蝌蚪找媽媽
穿越夢境的阿浪,有機會在自己最好的歲月,遇到父母最好的年紀,也能和因產后抑郁而自殺的母親有相處的機會。他珍惜著每一秒,并試圖改變命運,他曾要求自己未來的父親在妻子懷孕后不要犯事。但在六一死后他才明白,一切該發(fā)生的都必然發(fā)生,沒有理由阻止。在既有的命運面前,每個人都是小人物,就像影片的英文名——浮萍。
“都是小人物,別說什么大話了,活著就行?!逼辛_力落魄后的這句話悲情又現(xiàn)實。幾個人把黑社會做得像負責任的物業(yè)公司,每月收20元保護費還要負責修電燈修屋頂,他們身上有著那一代人獨特的氣質,受香港警匪片與古惑仔的影響,想要做一個大英雄,但最后卻只能庸庸碌碌地做一個普通人,成為馬化騰那樣的人物少之又少。
最近有句話挺流行,“飲冰十年,難涼熱血”。我們?yōu)槭裁纯傄獞涯钋啻海考词鼓贻p時笨拙莽撞,即使熱血終究冷卻、凝固,化為沉默的浮萍?!拔抑荒芙o你這一方天地”,卻是他們心中不變的堅持。正如他們喊出的那句話“我就像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
我們無法探究這個世界的變與不變,徐正太囤了一箱BP機等著升值,卻很快被時代所淘汰,梗雖老,卻最具代表性。那些懷舊色彩的老宅子,很快會被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摩天高樓所代替。片中的“馬化騰”,還用書信交流,字里行間是真性情,而現(xiàn)實中馬化騰的公司創(chuàng)立了劃時代的通訊方式,交流簡便,心的溝通卻再難尋。其實,我們都期望人與人之間的情意不會變。
當片尾彩蛋出現(xiàn),徐太浪抱著小花,喊一聲“媽咪”,像是嬰兒第一次清晰的呼喚,又像是夢境結束前的訣別,一旁的徐正太拉都拉不住。我嘴角上揚,卻又不得不抬起頭止住奪眶而出的淚水,坐在銀幕前久久不能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