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旎娟
摘要:目的 探究剖宮產術麻醉中采用小劑量舒芬太尼對預防寒戰(zhàn)與牽拉痛的影響。方法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9例擇期進行剖宮產患者,并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全部患者都實施腰硬聯(lián)合麻醉,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麻醉,觀察組患者在麻醉時加入小劑量舒芬太尼麻醉,并對兩組患者的寒消失、牽拉痛以及不良反應情況進行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寒戰(zhàn)消失率92.31%,對照組患者寒戰(zhàn)消失率69.57%,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寒戰(zhàn)消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2099,P<0.05);觀察組患者牽拉痛程度明顯比對照組輕(χ2=8.9099,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11.54%、13.0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對比(χ2=0.0257,P<0.05)。結論 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患者中的應用,對產婦預防寒戰(zhàn)與牽拉痛具有較好的效果,不良反應較少,在臨床具備推廣價值。
關鍵詞:小劑量舒芬太尼;剖宮產;麻醉;預防寒戰(zhàn);牽拉痛
剖宮產是現(xiàn)階段產科的一種常見手術,因為產婦的特殊身份、胎兒供血、供氧等因素的影響,剖宮產手術的安全性與其他手術相比更具安全性[1]。剖宮產常用的手術方式為腰硬聯(lián)合麻醉,此種麻醉方式極易導致寒戰(zhàn)以及牽拉痛等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還可能導致患者生命體征出現(xiàn)波動,對手術的順利實施造成直接的影響。所以,腰硬聯(lián)合麻醉藥物的選擇與用量一直都是本領域需要研究的重點[2]。本研究探究了剖宮產術麻醉中采用小劑量舒芬太尼對預防寒戰(zhàn)與牽拉痛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49例擇期進行剖宮產患者,并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23例患者中,年齡25~39歲,平均年齡(29.30±5.00)歲;體質量55~83 kg,平均體質量(65.50±10.00)kg。觀察組26例患者中,年齡23~40歲,平均年齡(29.89±5.45)歲;體質量52~85 kg,平均體質量(65.84±10.45)kg。兩組患者平均體質量等基本資料的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組間可以比較。
1.2方法 患者在術前都不接受任何藥物治療,進入手術室以后將上肢靜脈通道開放,將500 ml的羥乙基淀粉氯化鈉注射液進行輸注。在L3-4處進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穿刺,單次腰麻以后將硬膜外導管置入,向上置硬膜外導管3~5 cm,通過蛛網(wǎng)膜下腔阻滯麻醉采用1.2 ml的0.75%布比卡因,改變?yōu)槠脚P后將麻醉平面調整到T6-8。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麻醉,0.75%的布比卡因1 ml與10%葡萄糖0.5 ml。觀察組患者在麻醉的過程中加入小劑量舒芬太尼,具體劑量為0.75%布比卡因、10%葡萄糖、5 g舒芬太尼分別為1 ml、0.5 ml、0.1 ml。
1.3觀察指標 寒戰(zhàn)的治療效果評定標準:0級表示寒戰(zhàn)消失;1級表示輕度寒戰(zhàn),患者臉部或頸部未有輕度纖維抽動的情況,上肢沒有隨意運動表現(xiàn),但心電圖結果顯示干擾;2級表示中度寒戰(zhàn),有一組以上肌群產生顯著的顫抖;3級表示重度寒戰(zhàn),患者全身產生大群肌肉顫抖。根據(jù)視覺模擬評分法,對患者術后牽拉痛情況予以評定:無痛計0分,輕度疼痛計1~3分,中度疼痛計4~6分,重度疼痛計7~10分。對兩組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密切觀察,主要包括惡心嘔吐、心動過速以及鎮(zhèn)靜過度。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將患者的基本資料與研究全部數(shù)據(jù)都選擇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選擇χ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效果的對比分析 觀察組26例患者中,0級24例,占92.31%;1級2例,占7.69%;對照組23例患者中,0級16例,占69.57%;1級7例,占30.43%。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寒戰(zhàn)消失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2099,P<0.05)。
2.2兩組患者牽拉痛情況的對比分析 觀察組26例患者中,有1例無痛,占3.84%;6例輕度疼痛,占23.08%;16例中度疼痛,占61.54%;3例重度疼痛,占11.54%。對照組23例患者中,有5例無痛,占21.74%;11例輕度疼痛,占47.83%;6例重度疼痛,占26.09%;1例重度疼痛,占4.34%。觀察組患者牽拉痛程度明顯比對照組輕(χ2=8.9099,P<0.05)。
2.3兩組患者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對比 觀察組26例患者出現(xiàn)2例心動過速,1例鎮(zhèn)靜過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1.54%(3/26);對照組23例患者出現(xiàn)1例惡心嘔吐,2例心動過速,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3.04%(3/23),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的對比(χ2=0.0257,P<0.05)。
3 討論
術后寒戰(zhàn)主要是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產生不自主的肌肉收縮抽動,是一種常見的麻醉后并發(fā)癥,在剖宮產患者中較為常見。在患者出現(xiàn)寒戰(zhàn)的過程中,因為肌束顫動,患者會產生不適感與疼痛感,導致機體含氧量不斷增加,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具有不利影響[3]。一般采用的鹽酸哌替啶因為心動過速的發(fā)生率較高,導致其應用受到限制。所以,防治術后麻醉期寒戰(zhàn)十分必要,最近幾年,相關研究顯示:小劑量舒芬太尼的抗寒戰(zhàn)效果顯著[4]。舒芬太尼屬于芬太尼的一種衍生物,屬于人工合成的一種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親脂性是芬太尼的兩倍作用,更容易通過血腦屏障,和阿片受體的親和力高于芬太尼,因此,鎮(zhèn)痛效應較強,具有鎮(zhèn)痛效果顯著、見效快以及維持時間較短等優(yōu)勢。在手術刺激較強與時間較短的手術中較為適用,比如剖宮產手術等[5]。本研究采用常規(guī)麻醉與小劑量舒芬太尼對剖宮產患者寒戰(zhàn)與牽拉痛的影響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麻醉相比,小劑量舒芬太尼可對剖宮產患者的寒戰(zhàn)與牽拉痛進行有效預防,降低不良反應,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小劑量舒芬太尼應用于剖宮產患者中,對產婦預防寒戰(zhàn)與牽拉痛具有較好的效果,不良反應較少,在臨床具備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陳誠.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麻醉中預防寒戰(zhàn)和牽拉痛的臨床效果[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29(27):475-477.
[2]劉海飛.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麻醉中預防寒戰(zhàn)和牽拉痛的臨床效果評價[J].吉林醫(yī)學,2014,35(9):1885.
[3]劉甦,馬丁雷,楊曉瑞,等.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麻醉中預防寒戰(zhàn)和牽拉痛的臨床效果[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3):475-477.
[4]黃華庚.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麻醉中預防寒戰(zhàn)和牽拉痛的應用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14):2857.
[5]李雪蘭,程平瑞,江偉航.小劑量舒芬太尼在剖宮產術麻醉中預防寒戰(zhàn)和牽拉痛的效果分析[J].北方藥學,2016,13(3):100-101.
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