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忘機
《禮記》又稱《小戴記》或《小戴禮記》,一般認為是西漢時期戴圣(即小戴)編定。不過,入晉以后卻生出了小戴刪編《大戴禮記》之說;又有人說大小戴《記》都各自摻雜有非二戴的學說,因此包括《禮記》在內的二戴《記》均是他人托名之作。對此,今人屢有辨析,這里擇要予以簡述,并淺談拙見。
一、小載并未刪大戴
關于《禮記》系“小戴刪大戴”之說,最早出自晉人陳邵《周禮論序》(參見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序錄》),以后又為《隋書·經(jīng)籍志》所肯定,但卻受到許多學者的反對,其中尤以清代學者紀昀、戴震、陳壽祺和王聘珍批評最力。(論點分見《四庫提要·禮記正義下》《東原集·大戴禮記目錄后語一》《左海經(jīng)辨》《大戴禮記解詁·敘錄》)他們認為,漢初“三家禮”所擁有的《記》應該各有去取,自成體系,其間當然互有重疊,更有對方并無而自己獨有的篇章。這在大小戴記的目錄比較中便可看出。
《隋書·經(jīng)籍志一》上有一段話是講“小戴刪大戴”的:
漢初,河間獻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學者所記一百三十一篇獻之,時亦無傳之者。至劉向考校經(jīng)籍,檢得一百三十篇,向因第而敘之。而又得《明堂陰陽記》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史氏記》二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凡五種,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刪其繁重,合而記之,為八十五篇,謂之《大戴記》。而戴圣又刪大戴之書為四十六篇,謂之《小戴記》。漢末,馬融遂傳小戴之學,融又定《月令》一篇、《明堂位》一篇、《樂記》一篇,合四十九篇。
對此,今人蔣伯潛、蔣祖怡在《經(jīng)與經(jīng)學》(上海書店出版社1998年版)一書里駁詰道:第一,二戴為武帝、宣帝時人,豈能刪編時隔40余年后的哀帝時人劉向校定之書?第二,大小戴記所采之篇雖然有相同的,但終究以不同者居多。事實應該是:大、小戴各以己意為取去,并非小戴就大戴已選定之八十五篇中再加刪定。第三,據(jù)《后漢書》之《橋玄列傳》《曹褒列傳》等所記,當初劉向《別錄》所?!抖Y記》原本就是四十九篇,由此稱《月令》等三篇由馬融所定云云,并不可信。
蔣伯潛、蔣祖怡進而指出說,至于《隋志》所稱《大戴記》八十五篇加《小戴記》四十六篇,恰合河間獻王所得仲尼弟子及后學者所“記一百三十一篇”數(shù)云云,也是妄說。因為第一,二戴《記》所采的范圍,并非限于這“一百三十一篇的記”,如對《孔子三朝記》《明堂陰陽》《王史氏記》《樂記》四種也有所采。第二,二戴所輯各篇,相互也有重復。如《哀公問》《投壺》二篇,就并存于二戴《記》中。《小戴記》有《曲禮》《禮器》等篇,亦見于《大戴記》的逸篇篇目中。《大戴記》的《曾子大孝》,全文見于《小戴記》的《祭義》;《諸侯釁廟》也全文見于《小戴記》的《雜記》?!洞蟠饔洝分冻隆返囊徊糠殖霈F(xiàn)于《小戴記》的《聘義》中,《本事》的一部分出現(xiàn)于《小戴記》的《喪服四制》中?!八浴缎〈饔洝凡⒉皇且浴洞蟠饔洝窞樗{本而重加刪定的。因此,我們可以斷定,十三經(jīng)中的《禮記》是西漢人戴圣所編定的一部叢書?!?/p>
二、混有古文的《禮記》確是戴圣編定
朱自清在《經(jīng)典常談》(三聯(lián)書店1980年版)一書里還介紹了關于《禮記》成書的另一種說法。朱自清寫道:“漢代經(jīng)師的家法最嚴,一家的學說里絕不能摻雜別家。但現(xiàn)存的兩部‘記里都摻雜著非二戴的學說。所以有人說這兩部書是別人假托二戴的名字纂輯的;至少是二戴原書多半亡佚,由別人拉雜湊成的。”洪業(yè)在《禮記引得序》(洪業(yè)等編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里,也提出了類似于朱自清所指的“非戴”說。他特別不信戴圣纂輯《禮記》四十九篇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戴圣是今文禮學家,如果他“別傳有《禮記》以補益其所傳之經(jīng),則其《記》亦當皆從今文,而不從古文。”
王文錦也有類似的看法(文見《經(jīng)書淺談》,《文史知識》編輯部編,中華書局2005年版)。他認為:西漢的禮學純屬今文學派,盡管禮學家們彼此的學術觀點也存在著歧異,但他們都排斥古文經(jīng)記;再說當時一些古文經(jīng)記都藏在皇家秘府,一般人難以一睹真容。西漢末期,掌管校理古文經(jīng)籍的劉歆,曾建議把《左氏春秋》《毛詩》《逸禮》《古文尚書》列為官學,結果遭到學官博士們的反對。由此可見,西漢禮學家們在各自選輯“記”時,不會也不可能收進他們所排斥的而當時尚未行世的古文經(jīng)記。可是問題卻在于:在由東漢中期傳留至今的《禮記》中,的確摻進了古文學派的文字。比如《奔喪》《投壺》就是《逸禮》中的兩篇。于是,就“不能說今天所見的這部《禮記》是西漢禮學家戴圣編定的”。王文錦進一步分析說,其實,所謂戴圣纂輯的《禮記》四十九篇,應是東漢經(jīng)師進行加工后的產物。他認為,進入東漢以后,古文經(jīng)學大興于世,而且與今文學派日趨混同。大多數(shù)今文學派的禮學家在資料的匯輯上也逐漸并蓄兼收。由此一來,西漢經(jīng)師們選編傳抄下來的各種選輯本,便由東漢經(jīng)師輸入進當時已能見到的一些古文記,最終形成所謂八十五篇本的《大戴禮記》和四十九篇本的《小戴禮記》。所以說,“這兩個‘記的選輯本,都不是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各自附《儀禮》而傳習的‘記的選輯本的原貌?!?/p>
對于“非戴說”,楊天宇在其《〈禮記〉簡述》(載《禮記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里予以了反駁。他說:首先,認為漢代今古學兩派處處對立,這僅是清代學者的看法;而真正使今古學派勢如水火者,也純屬清代(特別是晚清)學者間的事,因為此時已融入了嚴峻的政治斗爭的成分。而在漢代,即使尊崇古文經(jīng)的王莽,他改制所用也是既有古文經(jīng),又有今文經(jīng)的,可謂“一視同仁”。至于漢代的古文經(jīng)的提出以及今古文之爭,是哀帝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的事,而論爭則主要表現(xiàn)在古文學家欲為古文經(jīng)爭立學官(博士)上,今文學博士為保持自己學術上的壟斷地位則予以拼命反對。而在建平元年之前,今、古文兩家可以說是相安無事的。當時禮學家在暗中抄輯古文經(jīng)記并以公開引用,便是明證。如《通典》卷七十三即載漢宣帝甘露三年戴圣與聞人通漢(亦為后蒼弟子)在朝廷召開的石渠閣經(jīng)學會議上引用《曲禮》《王制》《雜記》等《記》文。其中《曲禮》和《雜記》,按廖平《今古學考》分類,乃屬古文經(jīng)書。這說明當時并無門戶之見,因為在漢初及其以后的一段時間里,出于大一統(tǒng)王朝的政治需要,五經(jīng)博士們對于不時發(fā)現(xiàn)的古文經(jīng)記皆“貪其說”而抄輯之以豐富自己。所以在活躍于昭、宣時期甚或武帝時期的大、小戴《記》里混有古文經(jīng)記,該是很正常的事;盡管大小戴與他倆的老師后蒼都是今文經(jīng)學家。
其次,關于《禮記》四十九篇的今古文混雜問題,楊天宇說,它乃清人所識,雖然一般學者也承認是事實,但今人對各篇之具體歸屬,卻與清人并非一致。如對清代今文學者認為的《王制》是今文學之大宗,我們便不敢茍同。其實漢人也并無指《王制》為今文之說的。而《禮記》四十九篇的大部分,是由當時發(fā)現(xiàn)或流傳的古文《記》抄輯來的。因為自先秦流傳至漢代的經(jīng)、記,包括諸多禮《記》(如河間獻王和魯恭王所得),本身就屬于古文系統(tǒng)。這在《漢書》之《河間獻王傳》以及《藝文志》里說得很明白。不過漢代經(jīng)學家卻以當時流行的文字(隸書)抄而習之,以為己用,遂使它成了今文。
綜上所述,楊天宇堅定地認為:“因為《禮記》中混有古文,遂否認作為今文《儀禮》學者的戴圣輯有《禮記》,是不能成立的。四十九篇之《禮記》初為武、宣時期的戴圣所纂輯,當無可疑?!?/p>
應該說,楊天宇之論相對周密而具有說服力。通過對包括楊天宇之論在內的諸多學者的不同見解的分析歸納,筆者認為,《禮記》的主要篇章、大多數(shù)內容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三傳弟子等所記,其余則經(jīng)秦漢間其他儒生的不斷增補、加工,最后蔚為大觀。這也就是說,《禮記》不是一人一時之作,而是一部在較長時間(估計有400年吧)內由許多人共同編撰,最終經(jīng)戴圣整理、定稿而成的集體作品。
三、戴圣輯本的成功得力于戴圣與鄭玄
末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大、小戴《記》中,何以大戴記八十五篇傳到后來僅存三十九篇,且地位在小戴記之下;而小戴記卻以四十九篇的本來面目風行達兩千年之久,且地位一直高居大戴記之上,為一般人所熟知?分析個中原委,筆者認為大致有二:
第一,二戴皆同出后蒼之門,所傳禮學本應無伯仲之分,但其所輯之《記》,又確乎有軒輊之別。盡管二《記》均有龐雜瑣碎之嫌,但比較起來,戴圣輯本由于編選的相對集中與精審,而更便于傳習。這一點無疑反映出大、小戴在個人學力上的差距。
第二,也是最關鍵的原因,就是漢代經(jīng)學大師鄭玄為戴圣輯本作了出色的注釋。鄭玄雖以古文經(jīng)學為主,卻兼采今文經(jīng)學,摒除門戶之見,擇善而從,而行文簡略流暢,且要言不煩,又多真知灼見,這便自然幫助戴圣輯本不僅迅速超越戴德輯本;而且還一舉擺脫了其從屬于《儀禮》的依附地位,廣泛流傳開來,入唐以后與《左傳》并列為大經(jīng),而《儀禮》則與《周禮》《詩經(jīng)》一道同列為中經(jīng)。(參見《新唐書·選舉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