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中訪古

2017-03-15 16:29:42薛正昌
絲綢之路 2017年3期
關鍵詞:蕭何張騫韓信

薛正昌

漢中位于陜西省西南部漢中盆地,地當秦嶺以南、大巴山以北的漢江上游地區(qū)。漢水橫穿全境,因漢水而有了漢中的名字。這里氣候溫暖濕潤,物產(chǎn)豐富,也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棧閣北來邊隴蜀,漢川東去控荊吳”之說,自古為陜南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尤其是北有陳倉、褒斜、駱谷、子午等棧道,南有米倉、金牛、陽平、百牢等關隘,將關中與西南連接起來。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少著名的人物和傳承后世的歷史故事,尤其是兩漢三國時期的文化遺存。

我的家在北方農(nóng)村。記憶中,每年深秋時節(jié),母親總要腌制幾缸大白菜,有咸菜、酸菜之分,這就是為全家儲存了整個冬天的過冬菜,包括春節(jié)。祖父說,到了漢中,過年就不用吃腌菜了,地里就有各種新鮮疏菜。他還講了一個神奇故事:某年初夕之夜,有北方神人去漢中取菜,半夜時分果然取回了漢中蔥、蒜、辣椒等最新鮮疏菜。小娃娃都聽得哈哈大笑。從這時開始,記憶中有了漢中這個名字。因為與吃有關,印象太深。可幾十年過去了,總是陰差陽錯,沒有到過漢中。2015年深秋,北方的天已漸寒冷,卻有了去漢中的機緣。游走在漢中,滿目的江南秀色。

韓信與拜將臺

30年前,我寫過一篇名為《韓信自請齊王議》的文章。大致意思是寫西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并經(jīng)營漢中、與項羽爭雄統(tǒng)一全國的過程中,韓信的作用與劉邦的關系,尤其是韓信自請齊王留下的悲劇。那時,我剛走出校門,讀司馬遷《史記》和班固《漢書》里楚漢戰(zhàn)爭的內(nèi)容,覺得韓信是個重要人物,就不揣淺陋寫了這篇文章。那時出行條件有限,對于劉邦在漢中的文化遺跡并不是十分清楚。有了漢中之行,史書記載與實地游走,對劉邦經(jīng)營漢中、韓信在漢中拜將等,包括文化遺跡就有了清晰的理解和認識。

近年,全國各地修復了不少文化遺跡。漢中也有修復,但更多的是原汁原味地保存。漢中市南門外有兩座南北并置的高臺,相傳是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時所筑。韓信,江蘇淮陰人,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與蕭何、張良并稱為“漢初三杰”。早年投奔項羽,未得到重用。于是往漢中投靠劉邦,起初雖有蕭何舉薦,但劉邦并未理睬。韓信覺得失望而選擇了離開,蕭何得知后連夜追趕,好在因樊河暴漲留住了韓信,蕭何也因樊河大水的隔阻追上了韓信,似乎天意。馬道鎮(zhèn),在陜西留壩縣。這里是著名的交通要道和馬驛道,歷史上“火燒棧道”、“寒夕夜?jié)q”和“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都發(fā)生在這里。據(jù)相關文字記載,在褒河與樊河交匯處的馬道鎮(zhèn)北,立有“漢相國蕭何追韓信至此”、“寒溪夜?jié)q”兩塊碑,成了那段歷史的縮影;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傳承了2000多年,成了后世有識之士重用人才的典范。

傳說也好,典型也罷,蕭何的確沒有白追韓信一趟。韓信被追回來了,蕭何說服了劉邦,終于拜韓信為大將軍。在楚漢戰(zhàn)爭中,韓信發(fā)揮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先后平定魏國,擊敗代、趙,降服燕國。拜為相國后,率兵攻下齊國臨淄并全殲援齊的20萬楚軍。韓信自請齊王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fā)生的,劉邦卻以為韓信此舉是擁兵自重,挾脅邀封。最終,劉邦還是接受張良的建議,封韓信為齊王。垓下之戰(zhàn),韓信受命會師圍殲楚軍,迫使項羽烏江自刎,留下了悲壯的一幕——霸王別姬。

漢朝建立后,劉邦解除了韓信的兵權,徙為楚王。之后韓信被人告發(fā)謀反,貶為淮陰侯。再往后,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借口韓信謀反將其騙入宮中,結束了他叱咤風云的一生。作為一代“神將”,韓信還有“兵書”傳世。

韓信,是劉邦麾下的大將,也是楚漢戰(zhàn)爭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劉邦檢討自己說:“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韓信將兵多多亦善”,是流傳后世的佳話。在劉邦擊敗項羽的過程中,韓信憑著他的軍事才能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但他“功高震主”,落得個悲劇下場。

韓信曾是叱咤風云的人物,在歷史上影響很大,在民間傳承亦久。漢中城里的拜將壇(亦稱拜將臺)就是這種影響力的傳承,拜將壇位于城南門外,離劉邦的漢王臺不遠,由南北走向的兩座土臺構成,相傳為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時所筑,皆在情理之中。拜將臺始建于公元前206年,拜將的時間與儀式是有講究的,《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劉邦“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拜大將后,韓信統(tǒng)帥三軍,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取了關中,繼而北征東進,逐鹿中原,百戰(zhàn)百勝,從軍事上輔佐劉邦成就了帝業(yè)。

現(xiàn)在看到的拜將臺,應該是近數(shù)十年維修所致,臺上聳立著韓信高大的石雕立像,臺腳下東、西方向各立一石碑,東面碑陽刻“拜將臺”三字,碑陰刻《史記·淮陰侯列傳》的文字,為當代人立碑。西碑陽刻“漢大將韓信拜將壇”八個字,碑陰刻七絕一首:

辜負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

沛公帝業(yè)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

碑立于民國三十二年(1934)。側面還有一碑為明代萬歷四十五年(1617)立,碑正面刻“兵仙神帥”四字,陰面刻“高祖筑壇拜將帥,天佑漢室帝業(yè)開。青山漢水蓄王氣,若歌大風曰千載”。傳承的是歷史信息,后人通過這些遺物,仍能看到背后的故事。

拜將壇還有一塊碑,名“夜影神碑”。據(jù)傳韓信被殺后,帝念其功,命蕭何立了這塊碑。因礙于呂后的權威,立了塊無字碑。更為離奇的是,立碑時夜間發(fā)光顯影,就稱為“夜影神碑”。舊為漢中八景之一。傳說總是附會著神秘色彩,也傳承著后人的一種情緒。

古漢臺

古漢臺,在漢中市區(qū)中心地帶,漢中市博物館就利用了古漢臺遺址的建筑。平地上凸起7米高的建筑群,看上去非常壯觀。高聳的臺垣上,再起雄偉多姿的古建筑群,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劉邦漢中王的經(jīng)歷,留下了古漢臺的名字。相傳公元前206年,劉邦為漢王時修建的宮廷遺址。實際上,“鴻門宴”之后,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地區(qū)及漢中一帶。項羽躊躇滿志地東歸,劉邦整頓軍隊,不久東進,在漢中的時間并不是太長,現(xiàn)在這個古漢臺建筑群,是歷代積淀傳承的結晶?!傲舸艘慌魍?,猶是漢家基”,明代人這么看是有道理的。作為漢王的劉邦,在漢中雖然時間不長,卻是特殊時期,漢中是他發(fā)跡的地方,他在這里做好了東進與項羽決戰(zhàn)的準備。

古漢臺的建筑群,環(huán)境幽雅,樹木蔥郁,各種花木留香清潤,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融為一體。博物館展出內(nèi)容充分利用這里的空間,沙盤和模型為游人提供了感悟2000多年前漢中歷史文化時空的坐標,條條通道清晰可辨。地理交通對于漢中十分重要,秦嶺與大巴山的崇山峻嶺間濃縮了好多歷史故事和文化現(xiàn)象。關中前往漢中有好幾條通道,在秦嶺大山中是如何走的,走哪幾條道,諸如金牛道、祁山道、褒斜道、陳倉道等,它們的走向在這里都看得清楚。漢中前往成都怎樣穿越大巴山也是清楚的,它是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交通與軍事意義上說,漢中地處秦嶺與大巴山之間,地位舉足輕重。

關中前往漢中的重要通道——褒斜棧道,也稱為谷道,長250余公里,是穿越關中與漢中的山谷,名為褒斜谷。南口名褒谷,地當漢中市北;北口名斜谷,在陜西眉縣境內(nèi)。褒斜道充分凸顯了它的軍事意義,戰(zhàn)國以來,歷代不斷在這條通道上鑿石架橋,修筑棧道,南北運兵多取道于這條通道。公元前206年,劉邦為迷惑項羽,采用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軍事策略,表面上派兵修復已燒毀的褒斜道上的棧道,做出要從這里北出關中的樣子。鎮(zhèn)守關中的雍王章邯不知是計,認為修筑褒斜棧道兩年也不能修通,未加任何防范。韓信卻率大軍沿陳倉小道北出大散關,攻占陳倉城(今寶雞)?!懊餍迼5?,暗渡陳倉”成為軍事謀略的代名詞,影響深遠。

褒斜道的文化遺存,同樣著名。褒斜道南端有一段隧道,被稱為石門。石門長6米多,寬4米多,表面平整光滑,被稱為我國最早的一座人工隧道。石門隧道東、西內(nèi)壁和褒河南岸山崖上,刻滿了漢魏以來歷代文人的詩賦題名,被稱為石門石刻?!皾h魏十三品”就是其中的珍品,也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珍品,被譽為“國之瑰寶”。在古漢臺博物館里,不但能看到褒斜道修建的模型,而且能看到石門、玉盆、石虎等原始真跡的拓片?!靶栄倍挚逃谑T洞南褒河水中巨石上,水流至此,激浪翻騰狀如袞雪,故名。書法出自何人之手,尚有爭議。無論出自何人之手,皆為珍品。褒斜道開通于東漢永平(58~75)年間,歷代人在此鐫刻上百種摩崖石刻,著名的如《大開通》、《石門頌》、《石門銘》等,屬于修筑褒斜道功績的贊頌之詞。在這里展出的珍品,為游人提供了大量且內(nèi)容豐富的古代文化信息。實地考察,觀賞博物館里的沙盤與模型,會搞清楚不少之前史籍記載中模糊的歷史地理問題。

張騫與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商貿(mào)文化交流早已通暢,考古文獻與考古所見漢代以前東西方文化交流都已得到證實。如《穆天子傳》里記載的西周穆王游歷四方的事跡,尤其是他與西王母會見后,贈送西王母大量的絲織品、商代玉器中的和田玉、歐亞草原風格的青銅器和動物紋飾等,但作為國家意義上的絲路商貿(mào)文化交流自然是緣起于張騫。漢武帝時期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從此開通了中國王朝與西方交流的官方通道。2000多年前,這位肩負著國家重任的外交使節(jié)沿綠洲絲綢之路西進,歷經(jīng)艱辛,往返數(shù)年,為絲綢之路的打通作出了影響后世的巨大貢獻。他的經(jīng)歷,《漢書·張騫傳》里有記載。張騫死后,葬于漢中城固縣家鄉(xiāng)小地名饒家營的地方。張騫墓前有石碑三通,正中一通為隸書“漢博望侯張公騫墓”,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陜西巡撫畢沅所題,墓地前有漢代石刻石虎兩尊,造型神奇,只是年代久遠而風雨侵蝕嚴重。張騫墓地較小,墓地前的三塊碑為青磚所砌的墻體所包裹,后面是封土堆,看上去顯得頗為冷清。整個園陵的修建與拓展是近年的事,規(guī)模亦較大。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過程中,張騫這位對絲綢之路有“鑿空”之功的先賢,他的影響力再度向外延伸,成為世界絲綢之路文化的象征。

2014年6月22 日,第38屆世界遺產(chǎn)大會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由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請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正式通過大會投票表決成功入選《世界遺產(chǎn)名錄》,張騫墓成為絲綢之路東段的遺產(chǎn)點。沉睡了2000多年的張騫墓,伴隨著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成功而再度走進了中外世人的視野。

去張騫墓那天,天空陰沉,有零星細雨相隨。墓地的石板路上有濕漉漉的感覺。在“一帶一路”的時代背景下,揣著一顆崇敬的心繞墓地三匝,再觸摸冰冷而承載著時光的墓碑,會更加感念這位2000年前的偉大先行者。

猜你喜歡
蕭何張騫韓信
張騫探西域
張騫探西域
韓信在淮安的遺跡
華人時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2
英文摘要 關鍵詞
西域研究(2020年4期)2020-10-14 08:26:30
蕭何為何不愿當頭
領導文萃(2020年3期)2020-03-28 10:51:03
追韓信
張騫出使西域故事點滴
世事難料
蕭何官居高位有四招
韓信守信
漳平市| 渝中区| 奈曼旗| 永和县| 柯坪县| 民乐县| 洪江市| 彭水| 杭州市| 德阳市| 南皮县| 邻水| 温宿县| 安平县| 江山市| 乐昌市| 达州市| 景泰县| 桐庐县| 当阳市| 池州市| 阜宁县| 汽车| 东乡族自治县| 颍上县| 长沙市| 松潘县| 大冶市| 旌德县| 西乌| 京山县| 新乐市| 石狮市| 中宁县| 太湖县| 会东县| 车致| 乌海市| 门头沟区| 托里县| 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