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微軟逐步退出了曾經大力砸錢的手機市場?
回答人:玄微子
像索尼、微軟這種級別的公司,做出進入或退出一個市場的決定都是經過多方考量的。如果簡單按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劃分一下,手機市場競爭激烈顯然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就企業(yè)內部因素而言,會左右戰(zhàn)略決策的不光是看研發(fā)能力、市場前景、有沒有“做手機的基因”等,公司自身權力結構和人事走向的影響,有時候遠比外界想象的要大。公司本身并不希望此類因素能主導決策,但公司越大就越是難以避免。微軟自從比爾·蓋茨退居幕后,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
如果有關心微軟在手機市場的動向,肯定會發(fā)現(xiàn)CEO更替是個明顯的分水嶺:史蒂夫時期是大力投入手機的,全力推出 WinPhone、收購諾基亞;薩蒂亞·納德拉上臺后,就急轉直下了,從對諾基亞的數(shù)輪裁員,到最后徹底關門。
其實這背后還有兩個決定性的角色:比爾·蓋茨和斯蒂芬·埃洛普。
在去諾基亞做CEO之前,微軟內部就已經在考慮新CEO人選,而埃洛普作為當時Office的頭兒,是呼聲最高的之一。當時的WinPhone孱弱不堪,手機上的疲軟鮑爾默自己也知道,這也是要求他下臺的重要理由之一。但鮑爾默希望借手機業(yè)務以拯救自己的微軟CEO生涯。而在當時的情況下,WinPhone缺乏有力的生態(tài),硬件缺乏亮點,如果能將諾基亞拉進來無疑是最好的互補。于是就有了埃洛普跳槽成為諾基亞CEO,之后兩者合并,不斷推出Lumia旗艦機。
比爾·蓋茨雖然一直支持史蒂夫·鮑爾默,但在收購諾基亞這事兒上還是持保留態(tài)度的。而Cloud出身的薩提亞,顯然相對于端,更傾向于云。所以在薩提亞上臺后,就一改史蒂夫·鮑爾默時代比爾·蓋茨再也不參與MS事務的前朝慣例,一上任就請比爾·蓋茨做顧問。而剛合并進來的諾基亞也立刻被裁員一半,縮減產品線,直至最后埃洛普走人,部門關門。
大公司的戰(zhàn)略走向受太多因素影響,我個人也認為應該要大力發(fā)展云。相比于端,云的重要性應該更高一些。而薩提亞本就是做Azure出身的,帶有工程背景上任后做的決策也更有技術前瞻性,比純商業(yè)的CEO要好多了。其實,微軟一直存在這樣的情況,其他任何大公司也都有,只不過微軟比較激烈。
可口可樂為什么漲價幅度不大?
回答人: 溫義飛
很多答案已經從理論層面解釋了可樂很少漲價的原因,它的價格從來就和成本沒關系,主要是各級經銷商的利潤。但實際操作中,這其實算得上可口可樂公司的傳統(tǒng)。
從1886到1950年,可樂在美國的售價一直是5美分一瓶。19世紀末,可樂剛開始流行時,飲料產品還在街邊小攤論杯賣,可口可樂推出不久就在街頭大受歡迎。有兩個搞技術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業(yè)者打算推銷可樂的玻璃瓶包裝,但可口可樂創(chuàng)始人阿薩·錢德勒并不喜歡他們的主意。在他們軟磨硬泡之后,錢德勒還是答應他們以90美分一加侖提供可樂,允許他們自主販售瓶裝可樂。
這個長期供貨的許諾本身倒沒什么問題,但誰也沒想到可樂會一直火到21世紀,而當時簽合約的時候雙方就沒有設定期限。也就是說,這個供貨價格無法改變。后來瓶裝可樂風靡市場,但可口可樂受困于合同,不得不以每加侖90美分的價格賣給瓶裝分銷商。
那為什么賣瓶裝可樂的分銷商不提高售價呢?
這就是可口可樂的機智之處。由于它供貨的價格不變,即使可樂漲價,可口可樂公司也沒法從中獲益,反而會損失消費者。所以,從20世紀初開始,可口可樂就瘋狂地在街邊、樓房的廣告牌、雜志等地方投放“5美分一瓶可樂”的廣告。如此一來,所有消費者都知道可樂的“官方”價格,分銷商想單獨漲價就變得很難。
直到1921年,可口可樂才終于和分銷商簽了新的合約,拿回了定價的主動權。但由于之前宣傳用力過猛,重新宣傳成本又太高。所以,短期內可樂價格還是保持在5美分一瓶。等到可以給可樂漲價時,新的問題又來了——自動販售機已經普及。
上世紀40年代,美國本土有46萬臺自動販售機,其中40萬臺是賣可口可樂的。當時的自動販售機不設找零,如果要漲價就需要一步漲到10美分。顯然,一夜之間價格翻倍并不合適。而如果他們把所有販售機換成只收1美分,需要多次投幣,就會讓消費者覺得很麻煩,影響用戶體驗。所以,可口可樂在興起的那幾十年里一直保持著5美分一瓶的價格。直到1959年,迫于經濟壓力的可口可樂不得不漲價1美分。
個人隱私會不會隨著互聯(lián)網發(fā)展而逐漸消失至不見?
回答人:Manolo
不會,但從當下局面來看,到最終形成有序格局,中間可能會爆發(fā)大量爭議,耗費高額成本。個人認為,無論是法律還是政策,應以保障個體權益為絕對重心。個人數(shù)據(jù)相關權益,如果不是社會公認或平臺/企業(yè)明確告知且消費者同意的前提下,都應給予個人。同時,在個人能做到的范圍內,每個人都該反思和重視自身隱私的安全。隱私問題有許多獨特之處。
第一,極其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如果不是熟諳相關學科,個人很難弄清楚自己被采集了什么信息,這些信息由誰采集,以及這些信息拿來做了什么;
第二,你幾乎無法追回隱私。我們很難想象企業(yè)拿個人信息做了什么,其中就包括企業(yè)究竟把信息賣給了誰;
第三,個人很難在無孔不入的非法侵犯面前保守隱私。20世紀末全世界都深受垃圾郵件的困擾。當時有經濟學家建議將電子郵件和個人賬戶綁定,發(fā)件人要為每封郵件的收件人支付一筆小小費用,比如1分,以此來遏制。普通人成本不大,垃圾郵件發(fā)送者大虧。但限制這一想法推行的就是網絡安全,黑客完全可以侵入個人電腦,然后濫發(fā)郵件,坐著賺錢;
第四,個體在這方面有嚴重的認知偏差。經濟學有一分支叫行為經濟學,其中重要話題包括:為什么很多人會注意不到唾手可得而非常有用的信息,為什么很多人會偏離看起來不難做到而對自己大有好處的行為;
第五,個人無處可逃。即使個人精心打理自己的社交平臺,努力掩蓋自己所有信息,平臺依然可以從朋友、親人處公開信息推斷。
最后,隱私很難被恰當定價。很難定價不代表沒有這方面市場。專門在快遞周圍撿單子的人、大批量收購電話號碼的人等都是隱私市場的一員。
數(shù)據(jù)科學進步給社會帶來的福利,早已遍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從各類分享經濟,再到全方位細化的社交平臺,許多冗余資源被利用起來,很多曾經無法傳遞的信息被快速整合,形成新知識。社會從中享受了甚多福利。但是,前面講的問題確實存在,重要性可能低估,且規(guī)制的法律或政策沒有跟上。即使不考慮政府規(guī)制,題中所說的世界也不會很快到來。市場各方各有激勵,相互掣肘。他們常??赡懿刂畔?,甚至特意傳遞錯誤信息。透明的世界,不太可能到來。既然有企業(yè)旨在收集數(shù)據(jù),很快也會有企業(yè)專門保護隱私。
為什么澳門、香港基本很少看到沃爾瑪、家樂福等在內地十分常見的大型零售連鎖?
回答人: 尼佬
大賣場對成本控制要求非常高,在大部分國家,大賣場以分布在近郊和衛(wèi)星城居民區(qū)為主,大家通常開車去一次買齊。所以在租金昂貴的中心地帶,毛利比較高、走更高檔路線的中小超市生存能力更強。因為大賣場付不起這個租金,業(yè)主更不愿意租給這個占面積大,合同時間長,收益卻很少的家伙。
沃爾瑪來自美國沒錯,可它至今沒進入紐約,各大都會市中心你也見不到。中國是一個例外,早年各城市招商引資,引進一個外國超市都是政績,所以早期沃爾瑪和家樂福都能以極低的租金進入城市的黃金地段,譬如南京的新街口。而早年的地產開發(fā)商,受制于當時的消費力,也愿意用很低的租金找一個吸引人氣的超市進來。
但隨著發(fā)展,租金水漲船高。租金低,占用面積大的沃爾瑪和家樂福也開始被一線城市的中心地帶驅逐了。仔細想想,你還能在南京西路、淮海路、王府井、西單這些地方發(fā)現(xiàn)大賣場嗎?更多地被毛利高、面積小的所謂“精品超市”如Ole、Citysuper取代了。最近各地都出現(xiàn)了沃爾瑪、百佳等超市在市中心的店鋪,因合同期滿不被續(xù)約的狀況。
那些曾經費盡心思招大賣場的業(yè)主開發(fā)商,已經發(fā)現(xiàn)大賣場并不能帶來良好租金和有效消費人流了。所以,最后業(yè)主就傾向于保留一個一兩千平方米的超市,剩下8 000平方米用來承租能力更高的各種商鋪。
家樂福曾經進入過香港,被百佳打敗了。這個商戰(zhàn)除了中心區(qū)難以符合大賣場低租金大面積的要求外,還有一個原因:百佳是和記黃埔的全資企業(yè)。為了打敗家樂福,母公司可以給它以物業(yè)和資金等方面的全部支持。還有一個例子是吉之島,它在香港、深圳、廣州都有店鋪。在香港的店鋪以兩三千平方米的中型賣場為主,在深圳和廣州最早則動輒都是上萬平方米的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