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句話特別火,“孩子,你不必成為少數(shù),平凡就好?!?/p>
很多人從中找到了共鳴,這句話最初源于一封明星父親寫給孩子的信。這位父親在信中寫到,我們一家人住在北京郊外的一棟別墅中,離城市很遠,不遠處就是山。因為遠離喧囂,所以我們習慣了這樣半隱居式的生活方式。這樣的生活方式下,我才會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守護你們。我必須悲觀但是冷靜誠實地說我們只此一生,所以這些最平凡的情感對于我們才是最珍貴的幸福,但愿將來的你們也能如此過活,用心去守護你們的愛人。長大的你們會什么就會什么,不會什么也沒關系。這些都不重要也別介意誰會去介意。相信爸爸,你們即使會的不多或者一事無成也不必難過。
愛是最溫潤的滋養(yǎng),窮養(yǎng)富養(yǎng)都不如用愛去養(yǎng)。這位父親深諳,沒有世俗認同成就的人是多數(shù),自己的孩子不必成為少數(shù),平凡最好。只是,對有些人來說,平凡都是奢求。
感情最沉重的一步,是我仍愿意聽,你卻不愿講。這樣痛徹心扉的感覺,是很多孤獨癥孩子母親的切身體會。有人把孤獨癥患者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不是智障,他們不是沒有情感,只是常人不懂他們的語言,無法與他們交流。這些“星星的孩子”注定無法平凡,在他們的父母手中,都有著一根丟不掉,也解不開的繩索。
本期故事《撐起無雨的天,“星星的孩子”有位 “彩虹媽媽”》中的主人公張燦紅,她外向能干的性格和孤獨癥兒子的緘默形成了命運的交集。20多年來,她和丈夫全身心照顧患病的兒子。她自費創(chuàng)辦“彩虹媽媽工作室”,一家三口都成了工作室的志愿者,無償為孤獨癥患兒家庭提供服務。
張燦紅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能活到90歲以上,這樣兒子已經(jīng)60歲了,可以進養(yǎng)老院了,她才能放心?;蛟S,每個“星兒”父母都跟她有著相同的想法。如果說,患有孤獨癥的患兒是“來自星星的孩子”,那么這些“星兒”的父母們都是最可愛的“天使”。就像張燦紅這般,她的名字用上海話念,跟“彩虹”同音,她希望成為兒子生命中的一道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