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溥儀的那些未解之謎
溥儀是一個傳奇歷史人物,一生三次稱“帝”,最終被改造成了普通公民。他的一生記錄著一個“空前絕后”而又令人驚嘆的歷史奇跡,也恰恰是晚清以來百年歷史演化的縮影。然而,圍繞著他的一生仍有許多未曾披露的秘密。
溥儀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同時也是一個悲劇人物。
溥儀是從小由祖母劉佳氏教養(yǎng)。劉佳氏受過刺激,對溥儀三歲前有重大影響——溥儀一生中的性格,多少有些神經(jīng)質(zhì),與此并非沒有關系。因溥儀是她的第一個孫子,按照醇王府的老規(guī)矩,長孫歸祖母教養(yǎng),所以,剛過滿月就被抱到了祖母的身邊。
劉佳氏精神病起源:一是由于慈禧妹妹病逝,慈禧大鬧醇王府,受到刺激;二是溥儀被抱進宮,又受刺激;三是載濤和載洵過繼出去,再受到刺激。她后來精神病反反復復發(fā)作,始終未能治愈。這也是溥儀始終惦念的。
慈禧太后臨終之際,讓情人榮祿之女亦即干女兒瓜爾佳氏與載灃之子溥儀,成了“宣統(tǒng)皇帝”。
立溥儀為嗣。慈禧的出發(fā)點很清楚:一、溥儀不僅是慈禧太后妹妹之孫,且是她養(yǎng)女之子,關系特殊;二、溥儀是尚未懂事的小孩兒,慈禧太后可以繼續(xù)垂簾聽政。
事實上,在立嗣人選的問題上,清廷曾爆發(fā)過激烈的分歧。慈禧力排眾議,立溥儀為皇嗣。
光緒皇帝駕崩前,慈禧到底見沒見過他?歷史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光緒死前慈禧親自去看望他,眼看光緒不行了,不住地搖頭嘆氣,不等光緒咽氣就走了;另一種說法是,慈禧沒去見光緒,而是派了自己的貼身太監(jiān)前去探望。
看過慈禧的懿旨我們知道,溥儀既是“承繼同治,兼祧光緒”,就是說他也是光緒的兒子,據(jù)說溥儀接旨后很快就被抱去見了光緒。
毛澤東會見溥儀
但《清史稿》上和《我的前半生》書中都沒有任何記載。不過老太監(jiān)信修明的日記里披露了當時的歷史細節(jié)?!肮饩w爺張開口直樂,含笑而崩”。
晚清研究學者賈英華數(shù)十年來圍繞溥儀采訪晚清以來300多當事人,他介紹:20年前我在四季青公社采訪過信修明的過繼兒媳婦和嫡孫,他們都認為信修明日記沒有私利可言,沒必要編造。解放后,有的編輯找過信修明,要他刪去某人的內(nèi)容,信修明寧可不出版,也不違心刪改,因為他曾經(jīng)立下誓言,他要留一部鐵史傳世。還有,我的忘年摯友末代太監(jiān)孫耀庭——曾經(jīng)向信修明借閱過他的日記,認為寫得十分真實可信。
溥儀直到九歲,才被迫斷奶。宮中的四位老太妃見乳母與溥儀形影不離,關系過于密切,故意找碴兒,假借其他嬤嬤與太監(jiān)吵架的理由,連同王焦氏一起轟出了宮外。
一天早晨,溥儀照舊像往常一樣,在臥室里由乳母喂奶。可誰想到,太監(jiān)總管張謙和有急事呈報,就慌里慌張地跑進了屋里,這可闖下了大禍。他正看見皇上被喂奶。三個人都感到尷尬萬分,溥儀正叼著奶頭呢,乳母不知所措,張謙和更是進退不是,遮掩地隨口說了一句:唉呀,萬歲爺都這么大了,還,還……
沒等他說完,溥儀的嘴剛一離開乳頭,就大罵起了張謙和:“你簡直是犯上!”
說完,溥儀喝令敬事房的太監(jiān),把年事已高的老太監(jiān)張謙和拖倒在地,狠狠地打了一頓。他雖然大聲求饒“萬歲爺饒命”,可仍然被毒打得幾天沒下炕。到后來,還是被勃然大怒的小皇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有一種說法,溥儀之后又允許這位老太監(jiān)回到了宮內(nèi)。
打這以后,溥儀和乳母想了一招,專門訂做了一個大袍子,每當溥儀吃奶的時候,就披上這個大袍子,直到完事兒。可是好景不長,在袍子里吃奶終歸不舒服,溥儀是一個性情隨心所欲的皇上,有一天,心情煩躁,在吃奶時,兩人配合不好,以致不慎咬傷了乳母的奶頭,由此,溥儀這才停奶。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北洋軍即將攻下武漢,袁世凱下令?;?。隨后,袁世凱反而通過國會向隆裕太后密報:北洋六鎮(zhèn)無力防守京津要地,海軍也全部叛變。既令遷都也別無他路,只有實行共和,不然的話,包括太后命將不永。
隆裕太后被嚇得魂都沒了,只好立即召袁世凱進宮。多年后,溥儀回憶起這件事的時候,只記得一個胖老頭跪在地上,跟隆裕太后相對而泣。
在隆裕太后很快主持召開的御前會議上,由于主戰(zhàn)派大臣良弼被炸死,前方又發(fā)來軍隊逼迫清帝遜位,不然即將嘩變的電報,無奈之下,隆裕太后決定遜位。
“遜位詔書”頒布的第二天早晨,隆?;侍笳粘U笪Wo待上朝。不料等到上午10點多,仍不見袁世凱等人露面,隨即傳奏事處問話:“今天軍機大臣等人,怎么還不上朝?”
“稟報皇太后,袁世凱臨行前說,從此不來了?!笔聦嵣?,歷史并不如此簡單。袁世凱不再上朝,起初借口東華門外發(fā)生了欲暗殺他的爆炸案。
隆裕太后立時愣了,半晌說不出話來。過后,她涕泗橫流,說:“難道大清國,讓我斷送掉了?”
據(jù)老太監(jiān)記載:“袁政府之掌財者,為一班奸商,對于皇室趁火打劫者大有人在,將內(nèi)府累積數(shù)十年之陳欠久已勾清者開單索賬,同時運動在優(yōu)待費項下支取。部中先扣百分之六十為交換條件,皇室如不允許,財部亦不交款,四百萬優(yōu)待費先被扣去了半數(shù)?!?/p>
這不僅使內(nèi)務府大臣一籌莫展,也令隆裕太后追悔莫及,在悲憤中崩于長春宮太極殿,年僅47歲。(《百姓生活》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