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培
大班上期,我們班轉(zhuǎn)來了一個叫奧麒的男孩 。他特別安靜,總是很乖地一個人安靜地坐著,安靜地玩玩具、畫畫,幾乎不與同伴交流。他特別不自信,其實他的手工和繪畫都很棒,但從來不愿意與同伴分享他的作品。他特別能吃,從來不挑食,還特別愛吃肉,好像在家里從來沒有吃過這么好的飯菜一樣。更特別的是,他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接送過他,有一次他的媽媽從外地回來,到幼兒園看他,他居然含著眼淚支支吾吾地說不認識……
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家庭讓孩子變成這樣呢?我決定進行一次家訪,看看他生活的環(huán)境。
放學(xué)后,我來到了奧麒家。他家的房子是租的,很簡陋,除了生活必需的幾樣家具外,其他地方都堆滿了塑料瓶、紙塊兒,看得出這是為了補貼家用撿回來賣錢的。奧麒和奶奶生活在一起,通過跟奶奶聊天,我了解到,原來奧麒的爸爸有過兩次不幸的婚姻。十多年前,奧麒爸爸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但媳婦被疾病奪去了生命,留下一個女孩。后來,他又找了一個媳婦,生下來奧麒。但媳婦不愿多帶大孫女,加上家庭經(jīng)濟條件又差,在一次爭吵之后,她終于離開了這個家。當(dāng)我問奧麒為什么不認他的媽媽時,奧麒奶奶老淚縱橫:“哪有孩子不想媽的呀!都怪我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埋怨他的媽媽,說她狠心,不要他們姐弟倆了……”在那一刻,我終于明白了這孩子為什么想媽媽卻又不愿認自己的媽媽。
望著眼前淚眼婆娑的老人,望著一個極度自卑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我的心情很沉重,也很感動:這么一個年紀(jì)小小的孩子居然承受得住一個大人都無法接受的事實!特殊的家庭,特殊的孩子,需要我給予這個孩子特別的關(guān)注和愛的呵護!
為了盡量彌補奧麒殘缺的母愛,我努力地靠近他。每次當(dāng)奧麒玩玩具時,我都會主動去陪他一起玩,還時不時地表揚他做得真棒;早上晨檢時我也會主動問他早上好,并抱抱他,說他今天真精神!開始他還是不怎么說話,后來慢慢有進步了:他會主動跟我打招呼,喜歡跟在我身邊。漸漸地,他不再那么地膽怯了,也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了,并真正地融入到了我們整個集體中。我很高興:奧麒開朗了!
為了增進奧麒父母和奧麒之間的情感交流,我和奧麒父母進行了電話溝通,希望他們多回來看看孩子,多關(guān)心孩子。我充分利用各種節(jié)假日前后,年初、年中、年末等外出打工的家長們回家的機會,開展各種親子活動,并打電話通知奧麒的爸爸或媽媽來參加。比如年初的文明禮儀活動、期末的親子美工活動、畢業(yè)典禮活動等,奧麒的父母都來參加了,奧麒也高興壞了:“爸爸媽媽來參加我的活動了!”我很欣慰:奧麒的心中溫暖了!
為了打開奧麒的的心靈,讓他勇敢表達愛,我鼓勵奧麒把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心里話畫了下來,寄給爸爸媽媽。奧麒的懂事流露在他的每一封信里,這讓爸爸媽媽很感動。每月家長的回信是奧麒最盼望的,每當(dāng)我給奧麒念著爸爸媽媽的回信時,奧麒都很激動,有時還會感動得流淚。我很驚喜:奧麒會表達自己的愛了!
我想,這就是愛的力量吧!只要我們多點愛心,多點耐心,多點恒心,為留守兒童架起一座呵護的橋梁,他們就會演繹更多的精彩!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我親愛的孩子!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津區(qū)油溪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