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艷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湖南 常德 415000)
【教學改革】
語用學合作原則在幼師專業(yè)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張 艷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湖南 常德 415000)
語用學合作原則廣泛地用于各種語言教學中,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中就不可避免的運用到這一理論。在培養(yǎng)幼師生口語能力的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和加強語用學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則、質(zhì)準則、關(guān)系準則和方式準則在幼兒教師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語用學;合作原則;幼兒教師;口語教學;運用
幼師生的口語能力是其專業(yè)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教學和教育過程中能夠清楚完整地進行口頭表達,文明得體地交流,具備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至關(guān)重要。就目前幼兒教師口語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幼師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有待提高,幼兒教師口語教學也缺乏有效的理論指導和依托。
1967年,美國語言學家格賴斯在演講《邏輯與會話》時提出了“合作原則”。格賴斯認為,人們在交談的過程中,交談雙方對談話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為了讓彼此的交流對話得以順利進行,從而達雙方所期待的目的,會自覺或不自覺的遵守一定的語言規(guī)則,即“在參與交談時,根據(jù)你所參與交談的目的或方向的變化而提供適切的話語”[1],這便是合作原則。合作原則又涵蓋了質(zhì)準則、量準則、關(guān)系準則和方式準則。姜望琪在《當代語用學》一書中提到:格賴斯以康德在范疇表中所提出的“量的范疇”、“質(zhì)的范疇”、“關(guān)系的范疇”、“模態(tài)的范疇”為原型,構(gòu)建了質(zhì)準則、量準則、關(guān)系準則、方式準則為合作原則的四條準則。[2]
《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中提出,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的目標有:1.掌握一定的口語表達技能和形式,口頭表達要流暢而得體。2.能熟練進行發(fā)聲訓練,掌握發(fā)聲要領(lǐng),能有感情地朗讀各種文體,講兒童故事。3.能在無文字材料的情況下進行演講,能按照語境選用得體的語言和態(tài)勢。4.掌握各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口語表達技能。[2][3]由上可以看出,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的目標就是加強語言實際應用能力,這與語用學合作原則中的四個準則內(nèi)涵是相符的。格賴斯合作原則中的四條準則實質(zhì)上為交談者提供了表達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的原則。在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的過程中,作為教師首先要了解四個準則的內(nèi)涵和要求,在此基礎(chǔ)上,再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實際情況,指導學生在口語交際的過程中遵循這四個準則,從而使幼師生達到提高口語交際水平的目的。下面分別從這四個準則的內(nèi)涵出發(fā),談談其在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中的運用。
格賴斯在合作原則中指出:在話語交際中,談話真實可信是雙方對話順利進行的最基本要求。在話語交際中,交際雙方都要自覺地遵守這一規(guī)則。格賴斯曾指出:“只有假定質(zhì)準則已得到遵守,其他準則才能發(fā)揮各自的作用?!盵4]因此,它在合作原則中起著非同小可的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質(zhì)準則”是雙方話語交際得以順利進行的根本基礎(chǔ)。
口語是幼兒教師面向幼兒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最主要手段。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盵5]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口語能夠準確無誤地反映客觀現(xiàn)實,表達出正確的立場和觀點。所以,在交談過程中所用到的語言材料必須確鑿、可靠,教學語言要求科學而準確。
話題演講是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課程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訓練形式。以演講“我本善良”為例:學生在演講過程中可以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典故,如用孔子、孟子、康德等名人名言來證明“人性本來是善良的”,可以列舉古今中外關(guān)于人性善良的典故,也可以講自己生活中關(guān)于善的生活故事,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豐富自己演講的內(nèi)容,使演講更具有說服力。不過在演講過程中引用的材料和闡述的觀點都必須是確鑿、真實、可靠的。
幼兒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也要求了幼兒教師的語言必須是準確無誤地反映客觀實際,所用的語言材料必須確切、真實、可靠。在口語表達時,也盡量避免使用“好像”、“應該”、“大概”之類模棱兩可的語言。會話時如果使用此類的詞語,會令對方有質(zhì)疑,懷疑其真實可信程度。這就是對“質(zhì)準則”的遵守。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的這些特征與合作原則中質(zhì)準則內(nèi)涵具有一致性,把握質(zhì)準則內(nèi)涵,用理論指導實踐,使學生的口語水平得以提高。
在話語交際中,對話雙方在交際過程中信息量的多少也決定了對話是否能夠順利進行。信息量過多或者過少都會阻礙雙方的交際。所以,我們只有提供恰當?shù)男畔?shù)量,才能達到更好的交際效果。這就遵守了合作原則中的“量準則”。 在雙方對話過程中,傳達的信息量過少,會阻礙雙方會話,達不到交際的目的,但過多的信息量也會分散、干擾主要的信息,反而減弱交際效果。所以,“量準則”在雙方會話交際中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幼兒教師口語中的即興說話訓練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不憑借文字來表達自己看法和觀點的一種口語表達形式,是口語交際能力的綜合表現(xiàn)。通過這種訓練,學生的語言駕馭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在幼兒園,對幼兒隨機事件的表揚、批評和疏導,以及在課后與家長的交流等等都是即興說話的形式。因此,幼師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想要得到提高,進行即興說話訓練很有必要。教師在指導幼師生即興說話訓練時,應注重對他們思維和應變能力的培養(yǎng)。如在以《我的幼師夢》為主題的即興說話訓練中,有些學生一開始就闡述自己從小立下當醫(yī)生的職業(yè)理想,到現(xiàn)在是如何轉(zhuǎn)變?yōu)橄氘斠幻麅?yōu)秀的幼兒教師的理想,其間還穿插了幾個自己生活中所經(jīng)歷的故事,大量信息的堆疊,不僅分散干擾了自己想要表達的主要信息,而且就所談的內(nèi)容來說,已經(jīng)嚴重跑偏了即興說話的主題。有的學生在說話時經(jīng)常出現(xiàn)話語零碎啰嗦的情況,比如說話經(jīng)常以“嗯”、“哦”開頭,中間以“嗯”、“啊”作為停頓,結(jié)尾常使用 “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短語。針對學生的這個問題,建議學生在說每一句話前,先想清楚然后再說,說的時候語速放慢,然后再采取分組合作的方式,相互監(jiān)督,有意識的去克服口頭禪,使語言表達更規(guī)范更清晰。這樣,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從上述幼兒教師口語教學的實例來看,量準則內(nèi)涵在教學中的運用是顯而易見的,只有遵守這一準則,學生的幼兒教師口語能力才能有所提高。
語用學中的合作原則,要求話語雙方在交際中談話內(nèi)容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天南地北,東拉西扯,要努力使對話圍繞中心話題,有條不紊,絲絲入扣。這便是遵守了“關(guān)系準則”。在交談中,如果不遵守“關(guān)系準則”,那么交談雙方中的一方會很快失去交談的興趣和耐心,會導致雙方交談失敗而告終。所以, “關(guān)系準則”在話語交際中是必須受到遵守的。
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活動,是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開展的是一種特殊的對話活動。那么這就要求幼兒教師必須圍繞活動主題,通過與幼兒之間的語言對話,使得活動順利進行,最終達成預設的活動目標。所以在幼師專業(yè)的口語課堂上,可以模擬幼兒園活動情境,讓學生自己試講,在模擬活動中熟悉活動環(huán)節(jié),靈活運用教學用語,這也是提高幼師生口語技能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一次課堂模擬教學活動中,由學生準備兒歌教學,有位學生的導入語是這樣設計的:
小朋友們好!今天的天氣好嗎?窗外陽光明媚,讓我們覺得很舒適。那小朋友們心情怎么樣呢?是不是很開心?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皇缀寐牭膬焊琛度娍偹玖睢贰?/p>
這樣的導入語設計,是有悖關(guān)系準則的。當其他學生評價這則導入語時,就指出了導入語中前面幾個問題,沒有圍繞兒歌的內(nèi)容來設定,與活動的主題幾乎沒有聯(lián)系,沒有達到導入語的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學生沒有把握會話中的關(guān)系準則內(nèi)涵,導致會話沒有緊密圍繞話題,言不對題。所以,在幼師專業(yè)的口語教學中,應該是理論先行,對后續(xù)的實踐訓練起指導作用,這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從上述教學實例我們可以看出,在幼師專業(yè)的口語教學中也需要嚴格遵守關(guān)系準則。特別是在模擬活動的過程中,“幼兒教師”和“幼兒”的會話必須遵守關(guān)系準則,通過這樣模擬訓練,才能使學生的教學語言能力得到提高。
語用學中的合作原則,要求在雙方話語交際過程中,交際雙方要注意表達方式,做到通俗易懂,避免使用晦澀難懂的表達方式,要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準確無誤地表達出來,那么這就是合作原則中的“方式準則”。方式準則在話語交際中要求表達方式要通俗明白,清楚明了,避免歧義。
“教育口語”是幼師對幼兒進行行之有效的品行教育的語言。進行教育口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幼兒教師能夠在任何幼兒教育場合都能正確的運用教育口語的相關(guān)技能、選擇合適的教育語言和口語表達策略,對幼兒進行行之有效的品行教育。
在訓練幼師生的教育口語技能時,在課堂上經(jīng)常采用情境教學,通過范例分析實際場景,對學生的教育口語技能進行訓練。 比如,設計一個場景:三個中班小朋友在玩開汽車的游戲。聰聰開著“汽車”把樂樂的“汽車”撞翻了。樂樂對聰聰嚷道:“不準撞我的汽車!我要生氣了!聰聰還是不說話,他笑瞇瞇的招呼壯壯一起去撞。壯壯猶豫了一會兒,接受了聰聰?shù)摹把垺?。于是聰聰和壯壯一起去撞樂樂的汽車。樂樂看到自己心愛的“汽車”被撞翻在?氣憤的拽過壯壯的胳膊,閉著眼睛就咬。這時老師恰巧過來,看到這一情景,作為幼兒教師你應該怎樣對孩子們說呢?學生在這一情境中思考幼兒教師與幼兒的會話,一定要注意到幼兒的感知、接受能力有限,所以作為幼兒教師講的道理一定是非常明確、簡單的,針對性強,易于感知和理解,力戒深奧、空洞。講道理時,一定要語言淺顯,多用兒童化的語言,當然,用語淺顯直白,并不等于教師完全講大白話,要多用形象化的語言,注重色彩,充滿動感。
在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中,模擬情境訓練幼師生的教育口語技能,要求語言要簡單易懂,避免晦澀,避免歧義,這與方式準則是不謀而合的。學生對方式準則內(nèi)涵的把握對教師口語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合作原則貫穿了語言交際過程的始終,是語用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在幼兒教師專業(yè)口語教學中,應理論指導先行,讓學生在充分把握語用學合作原則內(nèi)涵的基礎(chǔ)上,再進行實踐訓練,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最終提高幼師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1]Levinson S C.Pragmatics(南卡羅來納州的語用學).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83:101.
[2]姜望琪.當代語用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154.
[3]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試行)[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
[4]Grice,H.p, Logic and Conversation(邏輯與會話).In.P.Cole(ed) Syntax and Semantics, Vo1.9., Academic Press,1975:45-46.
[5](蘇)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2017-07-25
張艷(1980-),女,湖南常德人,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講師,研究方向:中國語言文學。
G612
A
1672-2086(2017)03-00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