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偉
【摘要】《基礎教育未來十年發(fā)展任務與工作重點》中提出提高教育質量是核心任務。就我所任教的語文學科,作文毫無疑問是語文教學工作的老大難問題。學生提筆直撓頭,下筆的材料千篇一律的母親父親。我通過以現成的教材文本,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遷移學習運用課本精選美文的寫法,從而積累內化成自己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教材遷移;興趣為導;積累內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堂好的優(yōu)質語文作文課堂應該是進行多角度的探討和理解的。上第一堂語文作文課時,我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語文無處不在,你看書,讀報,看電視,生活的一切都離不開語文,你說話、朗讀、寫心愛的日記,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運用語文。這其實都是寫作文的一個綜合能力表現。學生在第一堂課上就了解到語文作文的有趣和有用性激發(fā)了寫作的興趣和動力。下面我將從巧妙運用教材提高同學們的寫作能力和靈活多樣的形式來闡述進行優(yōu)質高效的作文教學。
一、重視教材,遷移寫作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材是一個例子”,可是如何利用現成的語文教科書完成新課標提出的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完成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部分的能力來適應新時代倡導的素質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有掛一疏萬,不能夠全面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尤其是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和語感的培養(yǎng),更不能夠在進行文本教學中很好實施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這一目標。“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我開始為自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形成了“一個知識點都不能少”的教學思路,即充分利用好教材例子,讓學生進行模仿寫話,片段練習,遷移寫作。
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課,“不必說……也不必 說……單是……”的造句練習,讓學生體會這句話強調單是的情感重點。為了體會冬天雪地捕鳥的一系類動詞的妙處,我讓學生寫一個童年片段,要突出運用一系列的動詞。出乎意料地寫得非常精彩,內容豐富,動詞運用嫻熟。他們有的寫抓老鼠,釣魚,抓蛐蛐;有的寫打蚊子,觀察螞蟻運食,描述貓抓老鼠的過程。
又比如《爸爸的花兒落了》,我讓學生體會父親對自己的愛,從而寫一件具體的事情來表達父親的愛和我對父親的理解。于是就有了一系列《我和爸爸不得不說的事》。其中有一位同學寫母親不在,父親掌廚的趣事。語言生動幽默,生活氣息濃厚。讓我們體會到他和父親之間的親密無間。還有一位同學描述了一次狂風暴雨之時父親負病送傘給自己的事。于父親的舉動中讀懂了以前不理解的深沉父愛。感情真摯,發(fā)人深省。充分利用教材輔導學生寫作形成的遷移性佳作已經成了完成教學點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每一課都能夠化為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寫作素材和技巧訓練。
二、激趣引導,形式多樣
如今學生由于缺乏生活的體會,很害怕寫作文,往往一說要寫600字左右的作文,他們就垂頭喪氣的。很多同學抓著筆琢磨了半天都起不了開頭。我個人覺得在初中階段應該變換形式,激發(fā)學生興趣,巧妙引導他們思考和文本相關的內容。從而統一集中地進行寫作片段訓練。在這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下,那么寫長作文必然也不是問題了?!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教學《口技》的時候,要讓學生體驗和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
我在教學完這篇課文總結了側面描寫作用。播放《我是歌手》中羽泉演唱《燭光里的媽媽》的場面,讓同學們嘗試運用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的方法把這個場景描繪出來。同學們在音樂氣氛的帶動下,都非常出色完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讓學生敢于提問,創(chuàng)造輕松和諧的作文課堂氛圍,讓同學們從感性的比較兩篇作文好壞入手,從而思考如何修飾自己的作文變得煥然一新。講《寓言兩則》,我采取了擴寫一句話寓言,改編寓言,新編寓言。讓同學們能夠運用描寫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運用修辭手法來豐富語言。同學們雖然依葫蘆畫瓢,但是興趣盎然,每位同學在課堂上完成了一篇寓言。
三、走出課堂走進生活
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今的中學生缺乏生活體驗,兩點一線的家校生活,沉迷于網絡游戲,衣食無憂。與其說他們缺乏愛,還不如說他們沒有機會和渠道去感受愛與美好。沒有感受沒有體會又怎么會有寫作的思緒呢?我利用家校合作,讓家長多帶學生去體驗生活。
如在教學《金色花》中,剛好碰上母親節(jié),我讓學生回家為母親做一件事情,注意描述你做這件事情的想法,以及母親在看到我做這件事情以后的神態(tài)或者動作描寫等。很多同學都寫出了真摯感人的作文《媽媽,你辛苦了》。我自己也會帶領學生離開課堂去到操場或者我們學校的小花園近距離接觸和體驗不一樣的課堂學習氣氛。
如在教學《童趣》,我?guī)ьI學生去學校操場玩小時候的游戲,讓學生在玩樂中引導并且體會如何寫好中考作文《游戲》。
又如在教學完《蘇州園林》,這是一篇說明文,為了讓同學們能夠認識到說明文要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進行闡述并且學會運用多種描寫方法。我?guī)е瑢W們去到我們學校的生理園。引導同學們如何把我們學校的生理園介紹給別人。回去以后同學們有了體驗,《我校的生化園》一揮而就。
四、小結
教會學生能夠運用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字進行正確流利生動的表達,可以說是我們語文教學工作者著重思考的目標,并且這也是一項需要持之以恒的老大難問題。我想只要我們化長為簡,化難為易,化僵為活。那么必然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指導撥開云霧見青天。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