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榮
(黃岡師范學院 文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唐代田園詩的語言特征分析
周秀榮
(黃岡師范學院 文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
唐代田園詩在創(chuàng)作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幾類與其表現(xiàn)題材相適應的語言特征:其一是古樸自然、渾雅含蓄,這種語言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抒寫文人隱居生活及情趣的田園詩中;其二是清新明麗、簡練傳神,這種語言特征多體現(xiàn)在描寫田園風物、展現(xiàn)田家人的生活情態(tài)以及民情風俗的田園詩里;三是質(zhì)樸通俗、直切顯豁,這種語言特色則集中體現(xiàn)在抨擊時弊、反映田家疾苦的田園詩作中。
唐代田園詩;語言特征;古雅含蓄;簡練明麗;質(zhì)樸直切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詩歌給予讀者最重要的,或者說唯一的東西,就是語言。從這點來講,詩歌藝術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語言分析。”[1](P88)唐代田園詩作為唐代詩歌的一個重要題材類別,對其語言藝術特征做出恰切的研究分析是十分必要和有價值的。因作者藝術個性的差異、時代審美情趣的變化,唐代田園詩的語言風格固然有個性化、多樣化的一面,但在其創(chuàng)作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大致相同的幾類表現(xiàn)題材及其表現(xiàn)范式,因而總體上形成了與此相適應的語言特色。
抒寫文人田園隱居生活及情趣是唐代田園詩中最突出的表現(xiàn)題材。這類田園詩多描述詩人的日常生活內(nèi)容,抒發(fā)詩人的豐富生活感受,表達詩人的高情遠韻。這類題材的詩歌一方面繼承了陶淵明田園詩古樸自然的語言風格,同時又常常借助一些為人熟知的典故來表現(xiàn)詩人的情志追求和隱逸之樂,而很少用偏僻之典,這樣既使詩意含蓄有致,耐人尋味,又不會造成朦朧晦澀之感,詩歌語言呈現(xiàn)出渾雅蘊藉之美。唐代田園詩中常用典故包括人物典故和語典,人物典故主要是歷史上的一些為人所熟知的逸士高人,詩中多結(jié)合這些人物的相關故事與傳說加以點化和引用。如先秦時代堅辭不就帝堯的讓位、洗耳穎水的許由:“潁上逃堯者,何如此養(yǎng)真?!?錢起《題溫處士山居》),輔佐越王勾踐滅吳而功成身退的范蠡: “曾向五湖期范蠡,爾來空闊久相忘”(韋莊《贈漁翁》),孔子使子路問津的隱士長沮、桀溺:“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韋應物 《秋郊作》),學識淵博卻甘于寂寞、終日為人灌園的陳仲子(於陵子):“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園?!?王維《輞川閑居》);兩漢時期則有潛心種瓜于青門的邵平:“不種千株橘,惟資五色瓜。邵平能就我,開徑剪蓬麻”( 孟浩然《南山下與老圃期種瓜》),拒絕出仕、隱姓埋名、垂釣于富春江的嚴光:“花時未免人來往,欲買嚴光舊釣磯?!?許渾《村舍二首》其一),厭倦仕途、向往歸田的張衡:“伯倫嗜酒還因亂,平子歸田不為窮”(韋莊《將卜蘭芷村居留別郡中在仕》),隱居鹿門、采藥以終的龐德公:“壯齡心已盡,孤賞意猶存。豈望圖麟閣,惟思臥鹿門”(李德?!端忌骄右皇住ご喝摘氉細w》);魏晉六朝時代則有:脫略禮法、放任不羈的竹林名士阮籍和嵇康,“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疏”(王績《田家三首》其一)“竹下喜逢青眼士,草中甘作白頭翁”(張祜《窮居》),優(yōu)游卒歲,唯酒是耽的山簡:“可嘆無知己,高陽一酒徒”(高適《田家春望》),不戀名爵,任心自適的張翰:“聞說故園香稻熟,片帆歸去就鱸魚?!?趙嘏《江亭晚望》)等等。在歷代眾多的隱士高人中,唐人最津津樂道的則是東晉末年不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隱、躬耕田園的陶淵明。陶淵明在其詩、文、賦諸體作品中,一再表達了自己的隱逸志趣與田園之樂,相關典籍也記錄了許多有關他的隱逸故事,而這些均以典故的形式在唐代田園詩中被反復引用,諸如:“還思北窗下,高臥偃羲皇”(盧照鄰《山林休日田家》)“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隱淪”(祖詠《清明宴司勛劉郎中別業(yè)》)“解印孤琴在,移家五柳成”(劉長卿《過前安宜張明府郊居》) “自有東籬菊,年年解作花”(劉長卿《過湖南羊處士別業(yè)》)“崔令學陶令,北窗常晝眠。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李白《贈崔秋浦三首》其二)“寧學陶潛空嗜酒,頹齡舍此事東菑”(錢起《鋤藥詠》)“淵明不待公田熟,乘興先秋解印歸”(陸龜蒙《自遣詩三十首》其十七)等等。
唐代詩人在田園詩中還善于借用、點化前代詩文中的經(jīng)典語句,也增強了詩歌語言的古雅渾融之味。如王績《薛記室收過莊見尋率題古意以贈》中的“朽木不可雕,短翮將焉攄”,化用《論語·公冶長》中的“朽木不可雕也”之句,王維《贈裴十迪》中的“春風動百草,蘭蕙生我籬”,化用《古詩十九首·回車駕言邁》中的“四顧何茫茫,東風搖百草”之句,而其《涼州郊外游望》中的“女巫紛屢舞,羅襪自生塵”則化用曹植《洛神賦》中“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句,儲光羲《田家雜興八首》其七中的“白馬誰家兒,聯(lián)翩相馳逐”,化用曹植的《白馬篇》首句“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李白《贈清漳明府侄聿》中的“小邑且割雞,大刀佇烹?!被谩墩撜Z·陽貨》中的孔子語:“割雞焉用牛刀”,皇甫冉《雜言湖山歌送許鳴謙》中的“君歸兮春早,滿山兮碧草”化用《楚辭·招隱士》中的“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李德?!督谝链ú飞骄訉⒚弋媹D而至欣然有感…青田胎化鶴》中的“弱歲弄詞翰,遂叨明主恩”化用左思《詠史詩》(其一)“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之句,他的《思山居一十首·春日獨坐思歸》中的“無謀堪適野,何力可拘原”則化用《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中先軫 “武夫力而拘諸原”之語等等。這些語典的運用凸顯了語言的古雅、含蓄,而一詩多典的普遍運用,更增強了唐代田園詩深蘊雅致的語言特色。這種情形在唐代諸多的田園詩中都有體現(xiàn),如王績的《田家三首》其一:
阮籍生涯懶,嵇康意氣疏。相逢一醉飽,獨坐數(shù)行書。小池聊養(yǎng)鶴,閑田且牧豬。草生元亮徑,花暗子云居。倚床看婦織,登壟課兒鋤?;仡^尋仙事,并是一空虛。
詩人以自得的口吻述寫自己隱居生活內(nèi)容的閑雅自適以及生活環(huán)境的自然清幽。詩中連著穿插了四個人物典故:阮籍、嵇康、陶潛、揚雄,而“倚床看婦織”則化用鮑照《擬行路難》“看婦機中織”之詩句。詩人以幾位古人自況,寄托了自己放曠灑脫的性情與寄身田園的樂趣。而這些人物典故與語典的運用,給貌似古樸自然的語言平添了一份典雅和韻致,給人留下回味的余地。又如王維的《田園樂七首》,這組六言絕句全面展示了詩人隱居田園的種種賞心樂事和高雅脫俗的情趣。詩中也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如:“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fā)何人。”“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薄靶訕鋲厺O父,桃花源里人家?!薄耙黄邦伝芈?,五柳先生對門?!弊x起來,語言既古雅渾樸,又含蘊深厚,耐人尋味。此外,唐代田園詩還多以與前代典故有關的豐富意象來指稱隱士或隱逸之所,如指稱隱士的意象有:漁父、滄洲客、清溪客、灌園叟、五柳先生、潛夫、鹿皮翁等等;而指稱隱逸之地的意象則更為豐富,有白社、青門、衡門、鹿門、清溪、東皋、桃源、北窗、五柳、南山、傅巖、滄洲、愚谷、嚴家瀨、綿上等等,這些意象既有自然明晰的表意,又有深厚的文化蘊涵,而這些意象的大量使用,進一步凸顯出唐代田園詩渾雅、蘊藉的語言特色。
唐代田園詩中有一類題材偏重描寫清麗迷人的田園風物、展現(xiàn)田家人安詳和樂的生活情態(tài)以及淳樸美好的民情風俗,這類詩歌的語言多呈現(xiàn)為清新明麗、簡練傳神的特征。請看下面幾首作品:
初歲開韶月,田家喜載陽。晚晴搖水態(tài),遲景蕩山光。
浦凈漁舟遠,花飛樵路香。自然成野趣,都使俗情忘。
——韋述的《春日山莊》
躋險不自喧,出郊已清目。溪回日氣暖,徑轉(zhuǎn)山田熟。
鳥雀依茅茨,藩籬帶松菊。如行武陵暮,欲問桃花宿
——杜甫《赤谷西崦人家》。
黯黯日將夕,牛羊村外來。巖阿青氣發(fā),籬落杏花開。
草木應初感,鶬鹒亦已催。晚間春作好,行樂不須猜。
——歐陽袞《田家》
綠波春浪滿前陂,極目連云罷亞肥。更被鷺鶿千點雪,破煙來入畫屏飛。
——韋莊《稻田》
這幾首詩都描繪了美好的田園景色,表達了詩人對田園風光的喜愛與迷戀之情。雖然每首詩所寫景色各異,但均能以清新、省凈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將田園中最動人的山光水態(tài)、田家風物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給人以清朗、明凈之美感。唐代田園詩清新明麗的語言風格,還突出體現(xiàn)在許多色彩清麗、和諧的顏色詞的運用上。諸如:“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維《新晴野望》)、“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淥水凈素月,月明白鷺飛”(李白《秋浦歌》其十三)、“囀枝黃鳥近,泛渚白鷗輕”(杜甫《遣意二首》其一)、“三春已暮桃李傷,棠梨花白蔓菁黃”(元稹《村花晚》)、“紅樹青林外,黃蘆白鳥邊”(殷堯蕃《郊行逢社日》)、“葉亂田田綠,蓮馀片片紅”(趙嘏《秋日吳中觀貢藕》)“村邊紫豆花垂次,岸上紅梨葉戰(zhàn)初”(陸龜蒙《江南二首》其二)、“種茶巖接紅霞塢,灌稻泉生白石根”(滕白《題文川村居》)等等,這些詩句中不僅都運用了色彩明麗的顏色詞,且顏色的配置十分和諧相宜,很好的烘托出田園景色的清麗美好。其中擅用顏色詞最為典型的當屬《狀江南十二詠》田園組詩:
江南孟秋天,稻花白如氈。素腕慚新藕,殘妝妒晚蓮。
——鄭概《狀江南·孟秋》
江南孟冬天,荻穗軟如綿。綠絹芭蕉裂,黃金橘柚懸。
——謝良輔《狀江南·孟冬》
江南仲夏天,時雨下如川。盧橘垂金彈,甘蕉吐白蓮。
——樊珣《狀江南·仲夏》
江南仲冬天,紫蔗節(jié)如鞭。海將鹽作雪,出用火耕田。
——呂渭《狀江南·仲冬》
江南季秋天,栗熟大如拳。楓葉紅霞舉,蒼蘆白浪川。
——劉蕃《狀江南·季秋》
每首詩均抓住江南不同季節(jié)的特點,選擇最富有地域特色的田園風物進行生動的勾畫與描繪,體現(xiàn)了江南風物迷人、物產(chǎn)富饒的地域風情,詩中語言既簡練傳神,又明麗如畫,這不僅在于生動貼切的比喻運用,更得益于大量色彩明凈而和諧的色彩詞的運用。唐代田園詩還多用疊字詞來寫景狀物,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櫸柳枝枝弱,枇杷樹樹香”(杜甫《田舍》)、“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杜甫《漫成二首》其一)、“汀煙輕冉冉,竹日靜暉暉”(杜甫《寒食》)、“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 杜牧《村行》)、“空馀蟬嘒嘒,猶向客依依”( 李商隱《桂林路中作》)、“小田微雨稻苗香,田畔清溪潏潏涼”(李郢《山行》)等,這些疊字詞的運用,同樣達到了繪神繪色、生動傳神的語言效果。
唐代田園詩在描繪田家人生活情態(tài)以及民情風俗時,也體現(xiàn)出簡練生動的語言特色。如李郢《南池》:
小男供餌婦搓絲,溢榼香醪倒接?凕)。日出兩竿魚正食,一家歡笑在南池。
全詩只有短短二十八個字,卻生動描繪出一家人垂釣時興致勃勃、其樂融融的溫馨生活場面,語言極為省凈傳神。又如崔道融的《村墅》:
正月二月村墅閑,馀糧未乏人心寬。南鄰雨中揭屋笑,酒熟數(shù)家來相看。
也以極簡練而生動的語言刻畫了田家人在農(nóng)閑季節(jié)的生活情趣,突出了農(nóng)家人淳樸樂觀的性格以及和諧的人情之美。再如王駕的《社日》詩: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短短的一首詩中,既生動描繪了莊稼長勢喜人、雞豚滿欄的豐收在望景象,又傳神再現(xiàn)了田家人在春社日盡醉而歸的歡鬧場面。唐代田園詩在刻畫田家人物形象時,也鮮明體現(xiàn)了這一語言特色。如李白《越女詞》其三:“耶溪采蓮女,見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肯來?!北憩F(xiàn)了采蓮女的活潑與羞澀;于鵠《巴女謠》“巴女騎牛唱竹枝,藕絲菱葉傍江時。不愁日暮還家錯,記得芭蕉出槿籬?!北憩F(xiàn)巴女的勤勞與樂觀;李涉《山中》“無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應,叫笑如生鹿?!笨坍嬆镣幕顫娕c頑皮;胡令能《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側(cè)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北憩F(xiàn)兒童學垂釣時的天真而專注。這些詩歌均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人物動作或神態(tài),以簡潔生動的語言,稍加點染烘托,即將人物的形象、性格生動展現(xiàn)出來。具體再來看一首張祜的《戲贈村婦》:
二升酸醋瓦瓶盛,請得姑嫜十日程。赤黑畫眉臨水笑,草鞋苞腳逐風行。
黃絲發(fā)亂梳橑緊,青嚀裙高種掠輕。想得到家相見后,父娘由喚小時名。
此詩選材角度新穎,語言尤為簡練生動,寥寥數(shù)語不僅形象地勾畫出村婦質(zhì)樸清新的外貌特征,更將村婦回家的急切、激動和喜悅傳神地表達出來,一位勤勞樸實、溫厚可愛的村婦形象躍然紙上。
唐代田園詩還呈現(xiàn)質(zhì)樸淺近的語言風格,這種語言特征集中體現(xiàn)在一些反映風土民情以及抨擊時弊、反映田家疾苦的詩作中。如杜甫的《遭田父泥飲美嚴中丞》一詩中對田父極力邀請詩人留飲之言行描寫:“田翁逼社日,邀我嘗春酒。酒酣夸新尹,畜眼未見有?;仡^指大男,渠是弓弩手。名在飛騎籍,長番歲時久。前日放營農(nóng),辛苦救衰朽。差科死則已,誓不舉家走。今年大作社,拾遺能住否。叫婦開大瓶,盆中為吾取。……高聲索果栗,欲起時被肘?!闭Z言極為質(zhì)樸而口語化,很好地展現(xiàn)出田父純樸、厚道、豪爽的個性特點。所以王嗣奭評價說:“寫出村人口角,樸野氣象如畫?!盵2](P144)還有他的《羌村三首》(其三)描寫鄉(xiāng)村景象:“群雞正亂叫,客至雞斗爭。驅(qū)雞上樹木,始聞叩柴荊。”《負薪行》描寫夔州婦女衣著打扮的簡樸與勞動的艱辛:“十猶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至老雙鬟只垂頸,野花山葉銀釵并?!闭Z言都十分質(zhì)樸、本色,這種語言風格不僅與所敘寫的內(nèi)容以及所刻畫的鄉(xiāng)村人物相吻合,也更能突出鄉(xiāng)村的泥土氣息。
中唐時代,隨著張籍、王建、李紳、白居易、元稹諸詩人在詩壇的崛起,他們的詩歌創(chuàng)作從題材、語言到表現(xiàn)手法都更自覺向通俗化靠攏。首先他們創(chuàng)作了大量反映現(xiàn)實社會、風俗民情的詩歌。張籍、王建是中唐較早從事樂府詩創(chuàng)作的詩人,時號“張王”。張王樂府詩的選材以“俗人俗事”為主,而寫得最集中、最深刻的還是反映江南農(nóng)村土風以及農(nóng)民的生活苦難。像張籍的《江南行》《江村行》《山頭鹿》《野老歌》《促促詞》,王建的《田家行》《簇蠶辭》《田家留客》等詩即是。這些詩的語言均質(zhì)樸自然,不事雕琢。如張籍《山頭鹿》“山頭鹿,角芟芟,尾促促。貧兒多租輸不足,夫死未葬兒在獄。早日熬熬蒸野岡,禾黍不收無獄糧。縣家唯憂少軍食,誰能令爾無死傷?!痹娨砸晃簧酱遛r(nóng)婦的口吻,通俗淺切的語言,揭露了在沉重的賦稅重壓下的農(nóng)民極度貧困的生活。又如王建《田家行》“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shù)霉偌易?。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眲t用質(zhì)樸通俗的語言描寫收獲季節(jié)的農(nóng)村場景和農(nóng)家心境。張王樂府語言的質(zhì)樸自然在后世獲得了廣泛的肯定。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簽》云:“文章窮于用古,矯而用俗,如史、漢后六朝史之入方言俗語是也。籍、建詩之用俗亦然。王荊公題籍集云:‘看是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菜籽运资氯朐?,教用古更難?!盵3](P66)清林昌彝《射鷹樓詩話》亦云:“……張水部,天然明麗,不事雕鏤,而氣味近道,學之可以除燥,忘矯飾”[4](P369),都高度贊譽了張王樂府詩語言之淺白通俗。在情感表達上,這類田園詩的語言則十分直白、顯豁,較少借用意象或典故,而是直接將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表達出來。比張、王稍后的元稹、白居易更是將詩歌語言的通俗平易作為詩歌創(chuàng)作的基本要求。如元稹《酬孝甫見贈十首》其二就明確表達了對杜甫詩歌語言通俗化的贊賞與喜愛:“憐渠直道當時語,不著心源傍古人”,他創(chuàng)作的一些樂府詩也踐行了平直淺易的語言追求。如“早征非是官人惡,去歲官家事戎索。征人戰(zhàn)苦束刀瘡,主將勛高換羅幕。繅絲織帛猶努力,變緝撩機苦難織?!?《織婦詞》)“姑舂婦擔去輸官,輸官不足歸賣屋,愿官早勝讎早覆。農(nóng)死有兒牛有犢,誓不遣官軍糧不足?!?《田家詞》)而白居易更是將通俗平易詩風的追求上升到詩學理論的高度,他在《新樂府詩序》中,明確指出作詩的標準是“其辭質(zhì)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于樂章歌曲也?!逼渲械摹百|(zhì)而徑”“直而切”正是強調(diào)詩歌語言的質(zhì)樸通俗,表意的直白顯豁。從創(chuàng)作實踐來看,白居易反映田家生活的樂府諷喻詩對通俗淺近的詩學追求就十分突出,如《觀刈麥》《納粟》《采地黃者》《杜陵叟》等。請看《杜陵叟》一詩: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馀。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xiāng)村。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這首詩通過長安郊區(qū)杜陵的一位老農(nóng)在大旱之年的不幸遭遇,痛斥了貪官污吏們的可恥行徑,表達了作者對災亂深重的農(nóng)民的深切同情。全詩語言樸實淺易,語意顯豁。面對官府的巧取豪奪,詩人義憤填膺地進行怒斥,把那些貪官污吏比喻成“虐人害物”的“豺狼”,且采用了語氣強烈的反問句式,激憤之情躍然紙上,鮮明體現(xiàn)了直切顯豁的語言特色。
晚唐時期,皮日休、陸龜蒙、聶夷中、劉駕、杜荀鶴等寒士“以復古求新,有意與時風相左的自覺意識,將詩歌創(chuàng)作與衰微時代緊密相聯(lián),努力從漢樂府民歌和元白新樂府中汲取營養(yǎng),將淺俗表現(xiàn)范式運用于樂府古風及格律詩創(chuàng)作中,在浮艷綺靡時風中,獨樹尚俗寫實之幟?!盵5]晚唐寒士的尚俗寫實之風既表現(xiàn)在詩歌題材的選擇上,即廣泛反映晚唐社會現(xiàn)實:時局的動蕩、戰(zhàn)爭的破壞、賦稅的苛重以及因此給下層人民尤其是鄉(xiāng)村百姓所造成的深重苦難,且有意識地學習元、白等新樂府詩人質(zhì)樸平實的風格,不喜用典,不事雕琢,語言淺近通俗如家常話。茲以如下幾首詩為例:
農(nóng)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難將一人農(nóng),可備十人征。如何江淮粟,挽漕輸咸京。黃河水如電,一半沈與傾。均輸利其事,職司安敢評。三川豈不農(nóng),三輔豈不耕。奚不車其粟,用以供天兵。美哉農(nóng)父言,何計達王程。
——皮日休《農(nóng)父謠》
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燭。不照綺羅筵,只照逃亡屋。
——聶夷中《詠田家》
無子無孫一病翁,將何筋力事耕農(nóng)。官家不管蓬蒿地,須勒王租出此中。
——杜荀鶴《傷硤石縣病叟》
這幾首詩從不同角度真實反映了晚唐社會的弊政和鄉(xiāng)村百姓的苦難生活,語言質(zhì)樸、通俗,表意直切,將作者憂時憤世、同情百姓的感情直截了當?shù)乇磉_出來,從而提高了詩歌的戰(zhàn)斗力。另外,晚唐五代時的一些詩僧如貫休、齊己、可朋等反映現(xiàn)實的作品也體現(xiàn)了這種通俗化的傾向。如可朋的《耕田鼓詩》:“農(nóng)舍田頭鼓,王孫筵上鼓。擊鼓兮皆為鼓,一何樂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令桑麻熟,倉箱富。不饑不寒,上下一般。”用的即是通俗明白如家常話的語言,通過將農(nóng)夫的耕田之鼓與王孫貴族的筵上之鼓進行對照,說明二者貧富、苦樂之懸殊,產(chǎn)生了極強的足以令人警醒的藝術感染力。
[1]尚永亮.唐詩藝術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王嗣奭.杜臆(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胡震亨.唐音癸簽(卷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4]林昌彝.射鷹樓詩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5]趙榮蔚.論晚唐寒士詩歌的俚俗之風[J].東南大學學報,2007(6)103.
責任編輯 張吉兵
I206.2
A
1003-8078(2017)05-0043-05
2017-08-02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5.11
周秀榮(1968-),女,湖北紅安人,黃岡師范學院文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