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我國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路徑探析

2017-03-10 13:38:31龐萌苗
關鍵詞:法治法律體系

龐萌苗

我國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路徑探析

龐萌苗

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法制宣傳和教育工作。法治教育應從青少年抓起,從國民教育抓起。我國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應該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的指導下,由國家、學校、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將法治教育有序、深入地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法治教育;國民教育體系;依法治國;科學路徑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對法治建設做出重大部署”[1]79。依法治國要從法治教育抓起,法治教育要從娃娃抓起。總體上看,我國的法治教育和宣傳工作在中小學階段呈現良好的發(fā)展勢頭。司法部、教育部等部門數次聯合發(fā)布有關在中小學開展普法宣傳教育的文件。2006年8月起,中宣部、司法部和全國普法辦聯合開展了法律進機關、進鄉(xiāng)村、進社區(qū)、進學校、進企業(yè)、進單位(簡稱“法律六進”)活動。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更是明確提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1]80。這就對法治教育提出了硬性要求: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一、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法治教育的現狀分析

國家如此重視法治教育,反觀社會現實,卻不容樂觀?!皟蓵鄙详P注度頗高的校園暴力議題、網絡上少年弒母事件引發(fā)的熱議,甚至社會對王寶強離婚事件的關注,都讓法律人直呼:緣何人們連基本的法律常識都不懂?筆者通過調研發(fā)現,我國現有的國民教育體系中不乏法治教育的內容,但這種法治教育是有缺陷的,真正需要提升學生法治意識的中小學時期忽略了法治教育,割裂了的、空洞的、形式化的、片面化的法律知識并不能讓法治教育真正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一)課程設置系統性不強

義務教育階段,與法治教育相關的課程是思想與品德課。該課程貫穿初中三年,涉及法律知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七年級下學期、八年級下學期和九年級上學期三個學期,學期內每周兩個課時。主要內容為:學習對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法規(guī),學習關于公民基本權利和自由的規(guī)定,學習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學習憲法基本內容。

高中教育階段,未開設專門的法治教育課程,相關課程有思想政治課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政治課。按照普通高中新課標的要求,貫穿于整個高中階段的政治課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有:高一開設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高二開設的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必修課中涉及法律知識的主要集中在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這兩門課程。選修課有:科學社會主義、經濟學常識、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科學思維常識、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公民道德和倫理常識。因為選修課不在考試范圍之內,所以實際開設的只有四門必修課,有的學??赡軙萌齻€學期上完四門必修課后,再擠出一點時間開設一兩門選修課,真正涉及法律常識問題的不僅系統性不強,而且選修課因不考試幾乎成了擺設。[2]

通過分析中小學階段與法治教育相關課程的開設情況,我們不難發(fā)現,在本該是學習法律知識的黃金時期,我們的學校并沒有系統設置專門的法治課程,而是在相關課程中對學生進行零散的、孤立的甚至重復性的法治教育,學生只能了解一些淺顯的、碎片化的法律知識。這說明我國的法治教育體系尚未真正形成。

(二)法治教育方式單一

高中階段的教師授課普遍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與案例教學法。此種方法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學生更容易接受。由于對課堂效果的考慮和高考壓力,任課教師經常會有選擇地講授學生感興趣的法律基礎知識,而很少講述理論內容。除了常規(guī)的授課,其他普法方式過于形式化,沒有真正形成制度。很多學校沒有舉行過一次法治教育講座,更別說冒著安全風險和頂著高考壓力組織學生去地方政府、司法部門參觀學習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想與品德課的情況也基本如此。

總體上,我國現行的法治教育方式過于單一,主要限于學校教師的常規(guī)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利用社會資源加強法治教育,不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單靠政治教師課堂上四十五分鐘的理論講授既教不好法學這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也不能讓學生對法學學科產生學習興趣。

(三)專業(yè)師資力量缺乏

目前各個高中的政治教師多數是思想政治專業(yè)畢業(yè),學歷以本科為主,學校并不要求他們具有法律職業(yè)資格證書,他們也基本上沒有法律職業(yè)資格證。只有個別教師自己研修過法律知識。因此,政治教師在講授法律知識時,經常會出現不專業(yè)甚至錯誤的情況,比如將派出所、行政機關混同于司法機關。在義務教育階段,法治教育師資隊伍存在同樣的問題,教師甚至更不專業(yè)。

二、開設專門的法治教育課面臨的現實困難

要解決上述各種問題,最有效快捷的辦法就是在義務教育階段,乃至高中階段,專門開設法治教育課。通過調研,筆者發(fā)現,大部分教師,尤其是思想比較活躍的年輕教師認為非常有必要專門開設法治教育課,真正落實起來卻有許多現實困難。

(一)民眾重視程度不夠

雖然國家提出依法治國政策后,全國上下形成了學法守法的熱潮,但真的覺得有必要改革現有教育體制,讓學生從小學就接受系統的法治教育的民眾并不占多數。有相當一部分資歷老、教學經驗豐富的思想品德課、政治課教師認為,沒有必要找專業(yè)教師來上什么法治教育課,專門開設法治教育課有點小題大做,也不利于中小學生理解,倒是可以在思想品德課、政治課課堂上適當增加法律知識、調整課程順序,幫助學生系統了解法律知識。學生家長則抱著無所謂、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

就目前的師資情況看,大多數中小學的思想品德課、政治課教師本身并不能勝任法治教育課程教學。他們自己對法學知識模棱兩可,無法給學生一個確切的權威的答復。面對繁重的教學壓力,鮮有教師自修法治知識,法治教育在中小學校也就不了了之。

(二)學生有興趣而無精力研修

筆者在中小學校調研了解到,學生對于身邊發(fā)生的法律案件還是非常感興趣的,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常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了解法律問題,也迫切希望在課堂上得到權威的解答。在學習的黃金時期,專業(yè)講解和案例教學可以讓學生學到基礎的法律常識,甚至有利于日后考大學時的專業(yè)選擇。然而,無論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高中階段,頂著巨大升學壓力的學生們只能全力以赴去應試,熟背要考試的重點,而無暇他顧。尤其是高中階段,并非高考重點的法律常識就成為被擠掉的犧牲品。學生們再有興趣也沒有精力研讀,因為這會被教師、家長稱為“不務正業(yè)”,荒廢學業(yè)。

(三)缺少專門、規(guī)范的教材

中小學生畢竟不及大學生心智成熟,具有專業(yè)性培養(yǎng)的特點,所以不能使用晦澀、抽象的大學教材、學者專著做教材。整個國民教育體系跨越了好幾個年齡階段,不能簡單使用統一的普法手冊,而是應在不同年齡階段使用不同的法治教育教材。這在當前條件下是無法實現的。

三、對國外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借鑒

在法治全球化的今天,國外同樣也非常重視法治教育。他們解決法治教育難題的成熟做法,可以為我們提供借鑒。

美國面向中小學生,普遍開展公民教育,旨在培養(yǎng)未來合格公民。根據美國公民教育中心制定的相關國家標準,公民教育的主要內容有:(1)對政府和法律規(guī)范的正確評價;(2)美國民主制度;(3)美國憲法;(4)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國際關系;(5)美國公民的權利和責任。[3]

英國在2000年頒布的《公民教育國家課程標準》中全面說明了公民教育的目標、各單元的內容,相互銜接的四個階段構成完整的教育體系。第一階段(5~7歲),樹立初步的個人層面和社會層面的道德發(fā)展目標,培訓保護自我安全和健康的基本規(guī)則和技能。第二階段(7~11歲),獲得更廣泛社會群體之間相互聯系的知識,宣傳社會正義感和社會責任。第三階段(11~14歲),樹立公民的權利義務意識和責任感,了解志愿組織的作用、政府形式、公共服務以及國家主要法律制度。第四階段(14~16歲),有效參與學校和社區(qū)的活動,明確個人和社會的責任。[3]

法國在20世紀末制定的教育改革方案中對中小學公民教育做了具體規(guī)定。(1)小學階段:基礎班(二至三年級),要學習社會制度、國家、總統與內閣、國會、普選、議員等的含義。中年級(四至五年級),要學習法蘭西人權宣言及憲法等國家制度。(2)初中階段:初一學習所在市鎮(zhèn)的地理、歷史、行政,市鎮(zhèn)與國家的關系。初二要學習所在省的地理、歷史、行政等。初三學習省、地區(qū)各級經濟與社會組織,城市供應、郵政、交通、醫(yī)院、銀行等公共機構的職能。初四學習國土的組成、行政機構、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司法機關。(3)高中階段:高一學習憲法、總統與政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高二學習聯合國各專門組織、歐洲各專門組織,以及作為成員國法國的角色與政策。[3]

日本在經歷二戰(zhàn)后嚴重的“教育病理”現象后不斷進行教育改革,法治教育貫穿于日本國民教育課程的始終,甚至大學法律課不再是法學院的專業(yè)課,而是通識教育課。新時期的教育改革集中體現在《學習指導要領》中,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將法治教育融入“心靈教育”“個性教育”“生存能力教育”,約束個人行為以適應共同體,使法治思維成為一種習慣思維,為邁向社會打好基礎。[4]

四、我國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科學路徑

如何將法治教育系統地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法治教育如何常態(tài)化發(fā)展等問題已成為我們在踐行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筆者認為,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將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應該準確把握以下三個層面的問題。

(一)國家層面

1.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堅持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是我國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國家層面的根本保障。依法治國,貴在樹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追求法律至上、公平正義的法治精神的培育則貴在實現法律信仰下法治的生活方式?!敖逃獜耐尥拮テ稹?,法治教育更是如此。要想實現依法治國,就要使全民知法懂法,尤其青年一代更要從小培養(yǎng)法律意識,形成法律思維,樹立法律觀念。[5]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是落實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

2.落實《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

2016年8月,由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制定并印發(fā)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洞缶V》針對我國現階段法治教育存在的各種問題,提綱挈領地為我們指明了現階段我國法治教育的總目標。《大綱》明確指出:“我國法治教育的總目標是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以憲法教育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學校教育的各個階段。”[6]《大綱》詳細規(guī)定了我國法治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基本路徑,為我國構建系統完整的法治教育體系提供了良好的頂層設計,明確了發(fā)展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大綱》指出,要圍繞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成長需求,分層次地將法治原則和基本制度,與法律常識教育相結合,在不同學段統籌安排、逐層深入。在義務教育階段,強調以基礎性的行為規(guī)則和法律常識教育為主,注重養(yǎng)成教育。高中階段是進行法治教育的重要時期,應有針對性地拓展法律常識的內容、加深法律理念的理解,注重增強教育教學的實踐性、參與性和思辨性。高等教育階段,針對非法律專業(yè)的學生,法治教育應圍繞普及依法治國方略的主要內容展開,讓學生普遍掌握基本的憲法知識、各項法律制度中重要的法律概念和規(guī)則,樹立法治觀念。[6]目前急需要做的是落實《大綱》中的各項規(guī)定。

(二)學校層面

1.在內容上,須注重融入的連貫性、銜接性

法學專業(yè)知識博大精深,學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突擊學會。因此,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逐步內化領會。小學低年級學生應初步了解國家、公民、規(guī)則等法律概念,高年級學生應逐步了解國家機構、主權、公民權利與義務;初中階段學生應建立對憲法地位、國家基本制度的初步認識、了解;高中階段學生應加深對憲法原則、功能價值的認識和對具體民事、刑事、行政法律制度的理解;高等教育階段學生應全面系統地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的基本內涵、國家基本法律原則及重要法律規(guī)范。這是一個隨著年齡閱歷的增加不斷理解,逐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過程,要依據實際情況分階段學習相關法治知識,把法治教育落實到國民教育體系中的各個階段,初步形成國民法治教育體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融入”之要求。

2.在制度上,須改革學生成績評估體制,加強專業(yè)師資建設

第一,要改變以往片面的學生成績評估體制,建立健全科學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評價機制。目前國民教育之所以不重視法治教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考試機制中法律知識比重較少,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都不能正視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門應結合《大綱》要求,在中考、高考中適當增加對相關法律知識的考核,將體現法律意識、法治觀念的行為做法、觀點態(tài)度等因素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指標,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6]

第二,要加大力度建設高水平的法治教育專業(yè)教師隊伍。當前雖然不具備專門開設法治教育課程的條件,但應逐步增加法學專業(yè)教師數量,提高法治教育水平。尤其是在國民教育體系中,中小學教師的法學專業(yè)知識還是比較欠缺的,可以考慮創(chuàng)新機制,多途徑引進優(yōu)秀法律人才,保證每所中小學至少要有一至二名受過專業(yè)培訓或者專門培養(yǎng)的法治教育教師。

(三)社會層面

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還應充分利用豐富的社會資源,加強與社區(qū)、國家機關、其他社會組織的合作,廣泛組織和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和參與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使法治教育不再是學校關起門來自己做的“小事”,而是自上而下、自內而外皆關注并為之努力的“大事”。

1.加大社會宣傳和教育的力度、廣度

信息化時代,各行各業(yè)無不重視互聯網的巨大作用,教育行業(yè)更應走在時代的前列,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和內容,建立強大的法治教育網絡,加大社會宣傳和教育的力度。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網站、微博、微信等公共網絡平臺進行法制宣傳和教育,共享優(yōu)質網絡課程,傳播法治常識,引導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理解法律規(guī)范,分析法律案件,形成全民知法、學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信息化時代,社會媒介的種類豐富、傳播高效等優(yōu)勢使它在法治教育中發(fā)揮的作用一點兒也不亞于網絡資源,我們應把握好這個有利契機,擴大社會媒介的支持力度,使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

2.加快建設校外實踐基地

利用社會資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現社會專業(yè)機構和學校之間的優(yōu)勢合作,積極推進綜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建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彼雷x書是不能真正學到知識的,尤其是作為社會科學的法學,良好的實踐渠道可以增加學生學習法學知識的興趣,同時也為他們將來的就業(yè)選擇提供難得的體驗機會。各學校可以在有關司法機關、政府部門或社會機構建立專門的法治教育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參觀、了解法治環(huán)境,在真實的法治實踐情景中進行學習。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通過與所在地市的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建立高校工作站,開展諸如“送法下鄉(xiāng)”活動,“鄉(xiāng)村小學校法治支教”、普法講座等各項實踐活動。

3.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法治教育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鄙鐣鹘鐟膭罘晒ぷ髡?、研究人員以各種形式參與青少年法治教育,傳授法律知識,實現資源共享。充分發(fā)揮公檢法系統司法人員、科研院所法學教師、學者、律師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運用他們豐富的專業(yè)實踐經驗,為學生提供不可多得的法治教育素材。尤其是當下沒有充分條件開設專門的法治教育課的情況下,運用志愿者和兼職制度邀請社會各界相關專家學者到校講學無疑是最經濟實惠、效果明顯的方法。

從長遠看,學校還應該充分利用高等學校、研究機構的科研力量,為學校開發(fā)法治教育課程、開展專題法治教育活動提供支持,增加符合青少年認知特點的法治教育教學資源的種類和數量,甚至為中小學法治教育教師培訓提供師資和技術支持。[7]311-312

五、結語

法治是一個國家走向現代文明的標志,是每個國民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和生活方式,對青少年進行法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從小樹立法治觀念,形成法律信仰。[1]211-212當法治教育不再只是針對專業(yè)人員的職業(yè)教育,而是一種普及的、內化的教育,從青少年時期起就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時候,上至國家,下到學校、社會各界齊心協力形成良好法治教育氛圍的時候,法治國家的建設就成為水到渠成的事情。

[1] 王利明.邁向法治:從法律體系到法治體系[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 北京市海淀區(qū)司法局課題組.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調研與思考[J].中國司法,2015(6):26-28.

[3] 孫健.關于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思考[J].中國司法,2015(9):30-33.

[4] 汪蓓.中日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比較研究[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1):129-134.

[5] 龐萌苗.淺論法律信仰在我國的作用[J].決策探索.2010(12):61-62.

[6] 教育部 司法部 全國普法辦印發(f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EB/OL].[2017-07-09].http://www.gov.cn/xinwen/2016-07/18/content_5092493.htm.

[7] 王利明.法治:良法與善治[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1006-2920(2017)05-0059-05

10.13892/j.cnki.cn41-1093/i.2017.05.010

龐萌苗,鄭州工商學院文法學院講師(鄭州 451000)。

2016年河南省社科聯、河南省經團聯調研課題項目“法治教育融入國民教育體系路徑和機制研究”(SKL-2016-2124)。

(責任編輯孟俊紅)

猜你喜歡
法治法律體系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法律方法(2021年3期)2021-03-16 05:57:02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人大建設(2018年3期)2018-06-06 03:11:01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讓人死亡的法律
山東青年(2016年1期)2016-02-28 14:25:30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讓法律做主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27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團結(2014年4期)2014-02-28 17:03:50
台山市| 石河子市| 伊宁县| 什邡市| 鲁山县| 丰镇市| 岑巩县| 新绛县| 壤塘县| 墨江| 灵璧县| 孝感市| 中超| 新巴尔虎左旗| 西和县| 石楼县| 平泉县| 襄汾县| 中超| 双江| 富民县| 施甸县| 钟山县| 诸城市| 巴彦淖尔市| 万全县| 三原县| 潼南县| 上虞市| 佛教| 阆中市| 西青区| 郧西县| 孟连| 新余市| 陆河县| 格尔木市| 通州区| 兰坪| 安龙县|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