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里的“疑”既是一種思考與質疑的態(tài)度,也是一種提問與爭辯的能力。學習、提問、置辯、釋疑,然后覺悟,最終獲得學習的進步。
只是,提出問題似乎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簡單。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但凡各類攝影講座、論壇,大多會在結束前留下若干時間用于互動提問。對于主講人來說,這個過程原本應該是最活躍熱烈的時段,但卻往往會遇到“沒有問題”的尷尬,以致有些主辦方不得不事先安排三兩個問題以備不時之需。這種安排雖不失周到,卻難有才情。那么,為什么會“沒有問題”或者說提不出能引發(fā)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呢?
思量之下,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習焉不察。有一個小故事,鄰家的小孩,四五歲的樣子,已經到了十萬個為什么的年齡。一日,她忽然問我:為什么我們總是說“心想”而不是“腦想”呢,我們不是用腦子想事情的嗎?聽起來童言童趣,想起來卻是含著道理。生活里一定還有很多這種聽起來順理成章,一琢磨還就是問題的問題。之所以我們從不去想,從不去問,就是因為日日廝磨,習以為常,以致于“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了,所謂習焉不察,這是一則。二是缺乏質疑與批判的精神,相比習焉不察,這是更核心、更本質的原因。其實,質疑的精神并非遙不可及。如同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都有“十萬個為什么”的階段一樣,質疑精神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本領。只是在后天的知識獲取模式中、在單純的“你說我聽”的教育中、 在“書本說”“大師說”的盲目崇拜中被逐漸淡化了,進而跌入固化的思維定式,失去了思考、質疑、提問的樂趣與能力?!皩W而不思則罔”,一旦學習只是局限于一味的知識領受,缺乏思考與思辨的過程,缺乏提出問題的勇氣,那么知識便永遠只是知識,難于成為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造的力量。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p>
如果說科學的進步正是在不斷的質疑中完成的,那么藝術創(chuàng)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就像科學探索是科學家對未知世界的提問與回答一樣,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同樣是藝術家對世界、對生活的提問,同樣是對這些提問的思考和回答。由此可見,在我們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沒有問題”倒可能是最大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