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福錦
?
太行文獻專題敘錄
喬福錦
(邯鄲學院 太行山文書研究中心,河北 邯鄲 056005)
本組敘錄文獻,以教育文書及日用類書為主。包括不同時期的鄉(xiāng)村小學生作文、日記,鄉(xiāng)村家族日用類書和地方鄉(xiāng)間村莊刻印、鉛印、手抄通俗讀物及戲曲文本。此類文獻,是華北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歷史之特殊寫照,也是太行社會文化史研究之文本依據(jù)。
太行文獻;專題文獻;敘錄文獻
廣義上的太行文書,與太行文獻同義,是太行區(qū)域所存文獻之總體概念。既包括嚴格意義上的太行民間契約文書,也包括散存于民間的政府檔案,同時還包含傳世學術典籍及民間日用類書。本組專題文獻,以邯鄲學院太行山文書中心藏教育及日用類書為主。包括清代課藝文字、民國時期及上世紀50年代初期鄉(xiāng)村小學生作文、日記,鄉(xiāng)間家庭通俗讀物、戲曲文本等。
清代童生舉業(yè)詩文1冊(第1箱之第17包)。木刻本,淺黃格,外邊框238*128mm,內(nèi)版框181*103mm。四周雙欄,面8行,行20格。中縫上端有“狀元及第”字樣,下端三字。詩文篇目依次為“舉爾所知爾所不知”;“嶺上梅得梅字”;“辭子曰毋”;“杏花處處紅得紅字”;“非禮勿視”;“曉來天欲雪得來字”;“君子病無能焉”;“能惡人子曰茍志于仁矣”;“行之以忠”;“片片黃云似水流得流字”;“不及亂”;“四月清和雨乍晴得晴字”;“取士必得”;“嶺上梅得梅字”;“君子亦有窮乎”;“人有不為也”;“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勤學得勤字”;“澤加于民不得志”;“風來花自舞得花字”。
按:據(jù)嘉慶朝修《大清會典》記載,會試兩場表文改為“五言八韻唐律一首”,從乾隆二十二年(1757)開始;鄉(xiāng)試加“五言八韻唐律一首”,自乾隆己卯科(1759)鄉(xiāng)試始。秀才考試取五言十二句格律,舉人乃至進士取五言十六句格律。此冊科舉作業(yè),有八股文章,有五言十六句試貼詩,可證為童生應秀才試作業(yè)。本件文書,出于段姓古玩商之手,其來源大體在中太行一帶。木刻制式作業(yè)本,中縫上端有“狀元及第”字樣,可見當日讀書人之追求。文章及詩作,多有塾師刪改圈點痕跡。天頭及行側(cè),亦有批語多條。塾師批語針對性強,乃當日科舉訓練之實際過程之原始記錄?!熬硬o能焉”文后,有“可與論文”批?!捌S云似水流得流字”詩后批曰:“此題是言麥之茂盛迎風旋轉(zhuǎn)如”?!安患皝y”文后批曰:“清機徐引”?!帮L來花自舞得花字”詩后批曰:“作文須選切實語,斷不可泛套舊文”?!靶踊ㄌ幪幖t得紅字”題,先是學生詩作:“縱目郊遠望,春來杏花紅。是誰攻鼓動,使爾巧爭融。爛漫雖無定,芳菲似有同?;ㄩ_盈北畝,葉抵應南宮。雨過蜂依蕊,風來蝶戲中。遙觀通萬里,散置在堂東?!逼浜笥雄訋煷鳎骸澳堑梅被ǚ?,惟看杏朵融。日邊都旖旎,云外亦豐隆。巧使胭脂染,翻令遠近通。幾番搖麗紫,十里舞甘紅。舍北香應偏,江南蕊具同。名園欣駐足,詩思更無窮?!臂訋煷麟m寓意深遠,卻無學生天真爛漫之氣。“八股”強調(diào)形成過程,于此可見。
本宗文獻共9冊(第1箱之第14包)?!队穸U老祖解病書》,外邊框161*110mm,內(nèi)版框121*90mm,封面有“甲寅”、“李泌記”字樣?!秴巫嫫斩仍~》,外邊框164*128mm,內(nèi)版框145*105mm,封面有“甲寅”、“李泌記”字樣。《買賣雜字》,手抄本,邊框196*115mm,封面有“李泌記”字樣。《名賢集》,外邊框158*114mm,內(nèi)版框124*101mm,封面有“李泌記”字樣,扉頁題“宋村文盛堂藏版”?!肚f農(nóng)七言》,外邊框178*116mm,內(nèi)版框130*100mm,封面有“甲寅”、“李泌記”字樣,扉頁題“衡邑三義堂梓”?!侗忝闪浴罚膺吙?74*115mm,內(nèi)版框135*100mm,封面有“李泌記”字樣,扉頁有“堂梓”字樣?!度噪s字》,外邊框170*115mm,內(nèi)版框133*103mm。朱色套印,封面有“李泌記”字樣,朱色扉頁題“何家村寶文堂梓行”。《杭州打藥》,外邊框181*123mm,內(nèi)版框135*96mm,書后鈐“贊邑□□書南掌薛克書母病印施”墨色長方印?!犊谷杖纸?jīng)》,外邊框141*86mm,內(nèi)版框89*60mm,封面原題“李富群”,后避“富”涂改為“李福群”。上雙欄,下三欄,左右單欄,版心有“第幾頁”字樣。草紙,油印。
按:《杭州打藥》書尾有“贊邑□□書南掌薛克書母病印施”印記,“南掌”村恰在贊皇縣境內(nèi)。本宗文獻中,還出現(xiàn)“宋村”、“何家村”、“衡邑”等地名。贊皇縣附近之欒城縣、趙縣、新樂縣均有宋村;贊皇縣及衡邑附近之武邑縣、武強縣均有何家村??勺C其余文獻,也與贊皇縣相關。文獻得于李姓古玩商之手,同期于此人手中尚購得贊皇縣郭姓文書。故此組新舊類書并存之文獻,可定為贊皇縣南掌村或附近村莊李姓家庭文書?!队穸U老祖解病書》,木板刻圖,十分形象?!肚f農(nóng)七言》木刻大字本,有木味,且有金石味,版本價值極高?!犊谷杖纸?jīng)》,內(nèi)容涉及“三三制”、“民主政權建設”等,可能為晉察冀邊區(qū)所編印,最大可能為晉冀魯豫邊區(qū)所編印,贊皇縣在抗戰(zhàn)時期即屬太行區(qū)所轄。贊皇李氏家庭所存《抗日三字經(jīng)》,內(nèi)容新鮮,文句通俗,且典雅有韻味。首句云:“大中華,好河山,人口多,地方寬。南印度,北蘇聯(lián),小日本,在東邊。”中間有句云:“我民族,總動員。打日本,已三年?!薄按蝾B固,除漢奸。行憲政,首當先。”時代雖已變,文化傳承方式卻未變。①三字經(jīng)之舊形式,從晚清、民初、抗戰(zhàn)、內(nèi)戰(zhàn)到建國初期、文革時期乃至新時期,不斷被融進新內(nèi)容,以發(fā)揮其易讀、易記、易懂之便,在不同行業(yè)、以不同方式存在。
《十字百家姓》一冊(第一箱之第二十九包),木刻版,外框154*112mm,內(nèi)框125*99mm,扉頁題“新刻寫樣”、“十字百家姓”、“禮義堂梓”,封面有“己丑年”字樣,封底題“光緒十一年新正立”。首段為“傳圣旨、聽皇宣、趙錢孫李,邊亭上、牢把守、周吳鄭王,校場中、軍馬亂、馮陳褚衛(wèi),要和番、蘇武去、蔣沈韓楊”。末段為“呂洞賓、問師傅、鐘離宇文,一輩輩、出天師、長孫慕容,只等得、閻君喚、司徒司空,細參詳、從頭論、百家姓終”。篇終之后緊接一段文字,大字字頭為“上大人,邱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也曾那編留”。首句曰:“上界有佛在心頭,大小人家正好修?!弊詈缶湓唬骸熬幊蓭拙溟e言語,留于人間解悶愁?!?/p>
按:此冊《十字百家姓》,與任縣馮村高氏文書等一宗,其中有晚清民初以降契約、日用類書、教材等,共有20余件。此冊前綴“六字”之《百家姓》,以人物、典故將枯燥文字巧妙連綴,賦以故事、情節(jié)。末尾后綴則為“上大人”藏頭詩。宋道原《傳燈錄》云:“或問陳尊宿,如何是一代時教?陳曰:‘上大人孔乙己’?!彼纹諠段鍩魰份d:“郭功甫謁白云,云曰:‘夜來枕上作《山頌》’,謝功甫大儒乃曰:‘上大人,邱乙己,化三千,七十士,爾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禮’也。”此冊刻本,藏頭文字略有變更,版本少見。
涉縣小學生李金鎖日記及作業(yè)(第5箱之第2包,第6箱之第1包),時間為1947至1953年間。存第5箱第2包4本,分別為日記2冊,作文2冊。第6箱第1包20余冊,分別為課本、作業(yè)、作文、日記、筆記、雜字等多種。
按:作業(yè)封面兩處有“涉縣寺子巖村”字樣,可證出于邯鄲西部之涉縣。主人李金鎖家鄉(xiāng)所在,為晉冀魯豫根據(jù)地核心涉縣一帶。現(xiàn)存李金鎖教育文獻,包括課本、作業(yè)、作文、日記、筆記、雜字等類別。涉及自然環(huán)境、社會狀況、抗戰(zhàn)、土改、翻身、生產(chǎn)、參軍、互助合作、學校教育、抗美援朝等,內(nèi)容十分豐富?!洞禾斓脑绯俊纷魑闹袑懙溃骸稗r(nóng)人們很有信心,都知道八路軍來了,分給窮人們地和農(nóng)具,叫咱春耕……”雜字類書,以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tǒng)雜字書為基礎,加以時代新內(nèi)容,同樣值得珍視。《老百姓日用雜字》中道:“變工互助,人多力強。深耕細作,快收快藏?!薄吧钸^好,要學文化。紙墨筆硯,一齊買下?!盵1]“開會早到,積極發(fā)言。政府法令,討論宣傳。小調(diào)能唱,秧歌會演。見到壞人,勸他轉(zhuǎn)變?!薄独习傩杖沼秒s字》中道:“支持抗戰(zhàn),送交公糧。送早送好,作人榜樣?!逼渲锌梢娭泄矊μ械貐^(qū)鄉(xiāng)村社會改造與教育普及之影響。[2]
《小二黑結婚》戲曲抄本,共2冊(第2箱之第10包)。邊框195*137mm,封面有“第一本”、“第二本”、“新評戲”、“小說原著趙樹理”、“評戲改編曹克英”等字樣,鈐蓋“涉縣馬布村人民政府”朱文長方印。
按:趙樹理,山西沁水人,山西省立長治第四師范學校畢業(yè),1937年參加抗日工作。1943年4月,趙樹理在武安、涉縣一帶工作期間,同駐地房東一個到縣告狀的親戚拉家常時得知,那位親戚的侄兒叫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隊長,因為與從武安縣搬進山里的一個叫智英祥的俊女子自由戀愛,結果被人以“搞腐化”的“罪名”迫害致死??h政府經(jīng)過幾番偵訊,冤情大白。其時根據(jù)地剛頒布《妨礙婚姻治罪法》,趙樹理認為青年人自由戀愛結婚應當?shù)玫街С趾捅Wo。為解決這一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提高根據(jù)地百姓的思想覺悟,趙樹理經(jīng)過精心構思,于是年5月份寫出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小說自出版以后,被改編成電影、豫劇、評劇、歌劇、連環(huán)畫等多種藝術形式。新編評劇,由“唐山評劇院”編導科長曹克英完成,是舊劇種與新內(nèi)容嫁接的典型方式,其宣傳效果之好,也為日后舊戲改造提供了參照。②趙樹理小說在太行老區(qū)具有廣泛群眾基礎,武安、涉縣一帶,本就是傳統(tǒng)戲曲之鄉(xiāng),平調(diào)、落子,是當?shù)赜绊懢薮蟮拿耖g地方劇種。加之是劇情發(fā)生地,《小二黑結婚》在當?shù)匮莩鲋軞g迎,可以想象。
《農(nóng)民識字課本》,新編第一冊(第2箱之第50包),涉縣冬學委員會編,1956年元月1日版。扉頁編寫說明云:“根據(jù)教育部‘識字教育第一、二步要求’,編寫本書,供各村掃盲教學使用。”本冊農(nóng)民識字教材,涉及識數(shù)、家庭、農(nóng)業(yè)社、四季生產(chǎn)、選種、民校、婦女解放、購糧證、購油證、社員證、棉布購買證、收借條、請假條等多種內(nèi)容。
按:從根據(jù)地一直延續(xù)至上世紀50年代掃盲運動期間,《農(nóng)民識字課本》一類教材,長期在太行地區(qū)流行。其中有木刻、石印本,也有鉛印、油印本。有公開發(fā)行之本,也有地方自己發(fā)行之本。此類教材,是中共教育與動員農(nóng)民的主要形式。從抗戰(zhàn)到農(nóng)業(yè)合作化運動,太行山區(qū)農(nóng)民之精神面貌發(fā)生極大變化,其中農(nóng)民識字課本一類教材之作用,不可小覷。
以上專題敘錄文獻,涵蓋鄉(xiāng)村日用、娛樂、教育、信仰等多項內(nèi)容,形式多樣且具地域特色。是華北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歷史之特殊寫照,也是太行社會文化史研究之文本依據(jù)。從版本文獻角度作深入研究與系統(tǒng)整理,尚待時日。
[1]雷宏謙. 太行文書、太行文化與太行學——喬福錦教授訪談錄[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2014(4).
[2]喬福錦. 太行區(qū)“會社”改造的背景、方式及后續(xù)影響[J]. 邯鄲學院學報,2015(3).
(責任編輯:賈建鋼 校對:朱艷紅)
① 參閱李沁鍇《太行山文獻〈杭州打藥〉與〈呂祖普度詞〉資料價值初探》2014年第6期;李延軍《太行山文書中“抗日三字經(jīng)”的獨特學術價值》,《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哲學社科版)2016年第2期。
② 太行根據(jù)地戲曲演出,即使在戰(zhàn)時也未停止。邯鄲學院藏平順縣李莊文書,存42張單據(jù),時間從民國36年至民國37年。落款單位分別有第二戰(zhàn)區(qū)行營游擊支隊司令部第一基干、八路軍游擊隊、平順縣民政局、平順縣財政局、平順縣差徭局、平順縣李莊編村村公所等。其中即有民國36年“戲捐”單據(jù)兩種。
K877
A
1673-2030(2017)04-0034-03
2017-09-23
喬福錦(1956—),男,河北邢臺人,邯鄲學院太行山文書研究中心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