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許云峰 青柴
盡管女性參加體育運動早已不是新聞,但很多職業(yè)賽事男女差異依然很大。2020東京奧運會籌辦近日出現(xiàn)的高爾夫性別歧視爭議,讓體壇“重男輕女”這個老話題再次走上臺面。
高爾夫拒絕女性會員
法新社報道稱,國際奧委會向計劃舉辦高爾夫比賽的日本埼玉縣霞關鄉(xiāng)村俱樂部發(fā)出警告:如果該俱樂部仍拒絕授予女性會員資格,將取消其舉辦奧運會高爾夫比賽的資格。這已經(jīng)是奧委會今年第三次關注此事,高爾夫歷史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奧運精神再次出現(xiàn)激烈碰撞。
高爾夫運動自18世紀出現(xiàn)以來,一直被視為皇家、貴族的高端社交運動,高爾夫俱樂部根深蒂固傳統(tǒng)包括非會員禁止入內(nèi)、只接受男性會員等。1754年成立的蘇格蘭圣安德魯斯高爾夫俱樂部,目前已經(jīng)成為高爾夫運動的朝圣之地,但260年的規(guī)定是女性只能在球場里打球,不得進入俱樂部會所,也不接受女性成為會員,直到2014年通過投票才同意女性入會——10屆高爾夫女子大滿貫冠軍、瑞典球手安妮卡·索倫斯坦第一時間接到圣安德魯斯的入會通知。
2012年,以嚴格的私人化管理著稱的美國大師賽固定舉辦場地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俱樂部,也是成立80年來第一次接納女性會員,前美國國務卿賴斯成為首批女性會員。2016年,依然堅持拒絕女性入會的蘇格蘭穆菲爾德俱樂部被英國高爾夫權威組織R&A取消了舉辦英國公開賽的資格。即便如此,依然有BBC評論員和美國《芝加哥論壇報》認為,除非舉辦大賽,否則球會不必接納女性會員,可見傳統(tǒng)影響力依然很深。
“潛規(guī)則”與“天花板”
這樣的問題不只存在于高爾夫球領域。不久前卸任的F1掌門人伯尼·埃克萊斯頓曾多次表達不希望女性進入F1車壇的觀點,直言應該把女性排除在F1駕駛艙之外。英國廣播公司評論,“伯尼懷疑女性無法駕駛F1的言論涉嫌性別歧視”。盡管F1從未將參賽車手限定為男性,但迄今為止僅有5位女車手參加過F1 正賽,最好成績是意大利人萊拉·隆巴蒂于1975年西班牙大獎賽上創(chuàng)造的分站賽第6名。
職業(yè)體育中性別歧視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男女同工不同酬。以足球運動為例,2014年巴西男足世界杯的總獎金額高達5.76億美元,德國隊問鼎得到3500萬美元的巨獎。而2015年加拿大女足世界杯的獎金總額僅為1360萬美元,美國隊折桂后收獲200萬美元獎金,這一數(shù)字比巴西男足世界杯小組出局隊伍的獎金還少600萬美元。與之對應的是,英超目前設置了2500萬英鎊的冠軍獎金,而女足英超聯(lián)賽未設奪冠獎金;上賽季歐冠聯(lián)賽的冠軍獎金男子為1500萬歐元,女子僅有23萬歐元。此外,高爾夫比賽男女冠軍獎金也可相差5-10倍。
即便在致力于實現(xiàn)男女運動平等的美國,同工不同酬現(xiàn)象依然存在。據(jù)了解,WNBA中只有明星球員的年薪可以超過10萬美元,全聯(lián)盟所有球員的薪水總額甚至不及一名NBA頂級球員能拿到的年薪……每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體育明星收入榜的前20位幾乎被男性占據(jù)。ESPN感嘆,要想消除性別歧視,運動員和組織者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排壇年薪“陰盛陽衰”
美國《洛杉磯時報》曾評論,“女選手的吸金能力很難能對男選手形成集團式?jīng)_擊,除了網(wǎng)球項目”。的確,在實現(xiàn)性別平等的道路上,職業(yè)網(wǎng)球走在了最前沿。早在2007賽季,網(wǎng)壇四大滿貫就開始統(tǒng)一執(zhí)行同工同酬原則,每個輪次男女選手所領到的獎金完全一樣,這樣的獎金分配體系使得當今女子網(wǎng)壇名將成為福布斯榜單上的??汀?/p>
與三大球中的足球、籃球呈現(xiàn)出“陽盛陰衰”的局面相比,女排運動員也撐起半邊天。專業(yè)排球網(wǎng)站“worldofvolley”去年公布的一份世界排球運動員年薪榜單顯示,韓國女排當家球星金延璟以120萬歐元高居榜首,里約奧運會女排最有價值球員、中國球員朱婷以110萬歐元位居次席,美國女排主攻手拉爾森和俄女排國手科舍列娃同以100萬歐元年薪并列第三位。而男排選手中尚未出現(xiàn)年薪超過百萬歐元的選手,收入最高的是巴西二傳雷森德,但僅有55萬歐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