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立鋼
(杭州市蕭山區(qū)中醫(yī)骨傷科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1261)
觀察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中的應用效果
馮立鋼
(杭州市蕭山區(qū)中醫(yī)骨傷科醫(yī)院,浙江 杭州 311261)
目的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探索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來我院手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術后的治療效果進行細致觀察。結果全部患者在手術后,其皮瓣都已經成活,成活率高達100%。手術患者修復區(qū)的愈合效果比較好,手部功能處在正?;謴偷倪^程中,恢復優(yōu)良率也高達100%,幾乎不存在恢復不佳的情況。結論穿支皮瓣在手外科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促進手部創(chuàng)面迅速恢復,將出現變異的可能性降至最低,而且應用穿支皮瓣不會對供區(qū)功能造成較大的影響,在臨床上的應用效果比較顯著,值得大面積推廣。
穿支皮瓣;手外科;應用效果;推廣
手外科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穿支皮瓣當屬軸型血管皮瓣,穿支皮瓣技術是手外科臨床中比較新型的移植技術。根據大量臨床研究可知,將穿支皮瓣應用到手外科臨床中能有效減輕供區(qū)破壞的程度,顯著改善受區(qū)修復的質量水平。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中的應用隨著現代醫(yī)學的快速發(fā)展越來越廣泛,探討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中的應用效果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來我院手外科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15~60歲,平均年齡(39.26f5.2)歲。導致患者手部受傷的原因有絞傷、砸傷、燙傷、鋸傷等多種,有的左手受傷,有的右手受傷,還有的雙手受傷,創(chuàng)傷部例也是各有不同,主要的創(chuàng)傷部例為手臂、手腕、手掌、手背以及手指等。皮瓣移植面積根據創(chuàng)傷面大小不同而不同,最大的為236 cm2,最下的為25 cm2。
以上60例患者全部采用穿支皮瓣方式來進行手外科治療。首先應該對患者手部傷口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可以利用止血帶起輔助作用,應用雙氧水或者生理鹽水對患者手部創(chuàng)傷進行反復清洗,將創(chuàng)口部例的炎性徹底清除。然后松開止血帶并且進行止血。醫(yī)生根據患者手部創(chuàng)口的大小在紙上畫出相應的皮瓣,從而確定供皮區(qū)域,然后在供皮區(qū)域上畫出大小形狀一致的皮瓣,通常情況下,皮瓣的整體面積應該比受移植區(qū)域的面積大一些。在切開皮瓣進行皮瓣游離的時候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保護患者的穿支血管。皮瓣的鈍性分離過程應該沿著穿支血管的方向進行,利用的工具是顯微剪。最后將皮瓣移動到受區(qū)皮膚,在顯微鏡的幫助下處理皮瓣,清創(chuàng)血管,將血管和皮瓣進行完全吻合處理后進行縫合。在手術對全部患者手部皮瓣以及手部功能恢復情況進行為期一年的跟蹤調查。
手部功能恢復為優(yōu)的情況是,手部關節(jié)能夠自主活動,手部顏色和溫度處在正常值范圍內,手指可以正常屈伸。手部功能恢復為良的情況是,患者手部關節(jié)雖有疼痛感但是也可以自主活動,手部顏色和溫度基本趨于正常標準,屈伸功能尚沒有完全恢復。手部功能恢復情況為差的情況是,手部關節(jié)無法自主活動,手部顏色發(fā)白,溫度較低,屈伸功能明顯不正常。
所有患者在手部手術后的皮瓣存活率高達100%,患者手部傷口愈合情況正常,手部功能恢復情況良好,優(yōu)良率高達100%。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手部的頻率非常高,所以手部受傷的幾率在所有肢體中也比較高?;颊呤植縿?chuàng)傷后一般會采用皮瓣移植手術的方式來進行治療。通常情況下,手外科應用的是肌皮穿支皮瓣,因為這種皮瓣的安全性比較高。穿支皮瓣治療方式可以應用在上臂內側等多種部例中。
本次研究的研究結果顯示,全部患者經過穿支皮瓣治療后的皮瓣成活率和手部功能恢復優(yōu)良率均達到100%,這說明,在修復手部創(chuàng)面中應用穿支皮瓣的方式是有一定效果的,而且其安全性也比較高。傳統(tǒng)移植手術雖然能夠修復手部床上面,但是卻會在一定程度上給供區(qū)的皮膚組織帶來負面影響,而且還會導致供區(qū)變形,嚴重降低患者手部的美觀性。而穿支皮瓣技術不僅可以有效保證皮瓣的存活率,而且會快速恢復患者的手部功能,不會對手部的美觀性造成較大的影響。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中應用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能夠有效預防手術后出現并發(fā)癥的情況;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順應性。在手部外科手術中應該注意,穿支血管存在一定的變異幾率,所以醫(yī)生在手術之前應該精確判斷穿支皮瓣的具體例置??傊?,穿支皮瓣在手外科中的應用具有比較好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 黃源鈞,沙 軻,薛明強.帶蒂穿支皮瓣穿支動脈血流動力學和管徑的變化及其與皮瓣存活的關系[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2(3):438-440.
[2] 向劍平,顧立強.首屆全國顯微創(chuàng)傷骨科學術會議暨穿支皮瓣命名原則專題研討會紀要[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1,34(5):353-354.
[3] 李 亮,劉軍濤,蔡海峰.腹壁下動脈穿支皮瓣和帶蒂橫行腹直肌皮瓣在乳房重建中的對比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15,31(10):895-898.[4] 張功林,甄 平,陳克明.延遲逆行股前外側帶蒂皮瓣修復膝部軟組織缺損16例臨床隨訪[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6,39(3):230-233.
[5] 王 欣,潘佳棟,胡皓良,等.分葉型穿支皮瓣在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3,36(4):327-330.
[6] 范新宇,徐永清,徐龍江.高頻彩超結合超聲造影技術在穿支皮瓣術前設計及評估中的應用[J].中華顯微外科雜志,2013,36(4):322-326.
R658.3
B
ISSN.2095-8242.2017.070.13737.0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