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濤
開講之前,大家先來比較下面三組句子中的A句和B句的表達效果,體驗一下語言描寫的優(yōu)勢。
第一組:
A.雙喜問阿發(fā)偷誰家的,阿發(fā)說偷他家的。
B.“阿阿,阿發(fā),這邊是你家的,這邊是老六一家的,我們偷哪一邊的呢?”雙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說。
“且慢,讓我來看一看罷。”他于是往來的摸了一回,直起身來說道,“偷我們的罷,我們的大得多呢?!保ā渡鐟颉罚?/p>
第二組:
A.哈爾威船長不準男人走在女人前面。
B.“哪個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開槍打死他!”(《船長》)
第三組:
A.老大臣認為這布料很美,他很滿意。
B.“哎呀,美極了!真是美妙極了!”老大臣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多么美的花紋!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我對于這布料非常滿意?!保ā痘实鄣男卵b》)
通過比較這三組句子,我們發(fā)現(xiàn)A句屬于轉述他人的意見或決定,B句則直接引用了當事人說的話,更能直觀地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征。由此可知,要想表現(xiàn)人物特征,就要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讓人物真實地說有特點的話。
比如習作中小作者要表現(xiàn)媽媽“愛嘮叨”的特點,你寫上一萬個“媽媽愛嘮叨”,不如直接引用媽媽說的話,讓讀者從媽媽的話語中切身體會媽媽的“嘮叨”豈不更好?我們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要描寫人物的對話。比如,可以在第二自然段具體寫寫媽媽是怎么嘮叨的:“小壯啊,看看你這字兒,歪歪扭扭……”“小壯啊,瞅瞅這道題,錯了不是?老這么粗心……”還可以在第五自然段直接引用媽媽的話來代替“媽媽那苦口婆心、語重心長的嘮叨就像千里黃河水滔滔”的描述,更能直觀地突出媽媽“愛嘮叨”的特點。
2.人物對話要和動作、神態(tài)相結合。有時人物的對話,如果能和動作或神態(tài)結合起來,刻畫出的人物就更生動形象。因此我們不能總是寫張三說,李四說,王五說……成了通篇對話。比如第二自然段寫媽媽檢查“我”的作業(yè),動作有了——“拿起作業(yè),上上下下,前前后后,瞅了又瞅,看了又看”,若是再能結合情景加上媽媽說的話,更能體現(xiàn)出媽媽對“我”要求嚴格,而且嘮叨里都是媽媽對“我”的愛。
3.人物對話要符合人物身份。俗話說:“言為心聲?!辈还苋宋镎f什么話,都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年齡特點。比如:八歲的小明對爸爸說:“你給我好好聽著,下班就回家,不準喝酒打牌……”八歲的小孩會說這樣的話嗎?再如:不識字的農民李大伯說:“今天的菜真咸,氯化鈉放得太多了?!崩畲蟛纳矸萏卣魇恰安蛔R字的農民”,又怎么會知道“氯化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