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濤
上次講的都是簡單的“說”,因為多數(shù)小學(xué)生寫作文,基本停留在較低級的水平。所以本期講述一些高級的“說”法,比如結(jié)合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來“說”。
結(jié)合神態(tài),看例子:
趙小藝眨眨眼睛,想了想,說:“我能!”(《畫風(fēng)》)
小峰笑了笑,說:“奶奶,棉鞋里有好多陽光呢!”(《棉鞋里的陽光》)
結(jié)合動作,看例子:
小壁虎轉(zhuǎn)身一看,高興得叫了起來:“我長出一條新尾巴啦!”(《小壁虎借尾巴》)
我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爬天都峰》)
結(jié)合心理,看例子:
商人憤憤地說:“別哄我了,一定是你把我的駱駝藏起來了。要不,你怎么會知道得這樣詳細(xì)!”(《找駱駝》)
我覺得好像有萬根鋼針扎著喉管,失聲喊起來:“老班長,你怎么……”(《金色的魚鉤》)
再高一級“說”的時候,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要和人物的年齡、性格、身份等相吻合。請看《半截蠟燭》里的人物描寫:
伯諾德夫人是一家之主,在戰(zhàn)爭中磨煉,知道戰(zhàn)爭的殘酷,知道情報的重要,所以她是沉穩(wěn)的。因此她說話時的神態(tài)是這樣的:“面容嚴(yán)肅”“凝視著燭臺喃喃自語”“不動聲色地慢慢說道”“溫柔地”。
杰克雖是個小男孩,但他可是把自己當(dāng)作小男子漢的。因此,他說話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是這樣的:“有點兒得意地看了妹妹一眼”“像個男子漢似的挺挺胸脯”“若無其事地走到桌前,端起燭臺”。
杰奎琳是小妹妹,年紀(jì)小,天真可愛。因此她說話時的神態(tài)和動作是這樣的:“一邊嚼著糖果,一邊天真地問”“嘟起了嘴”“點點頭”“她寶石般的眼睛在燭光下顯得異常可愛”“笑容像百合花一樣純潔”。
大家會發(fā)現(xiàn),年齡不同,身份不同,說話時的動作和神態(tài)也是不同的。假如寫杰克“嘟起了嘴”,寫杰奎琳“面容嚴(yán)肅”,就不合情理了,甚至讓人覺得可笑。
再來看《景陽岡》中寫武松打虎前的思索。武松是好漢,膽子大,自尊心強(qiáng),即使見了榜文,知道真的有虎,也不退縮??此窃趺聪氲摹稗D(zhuǎn)身回酒店吧,一定會叫店家恥笑,算不得好漢,不能回去。再看他是怎么說的——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樣?!边@樣的心理,這樣的言語,方顯英雄本色。
說了這么多,同學(xué)們,你們會“說”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