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棉縣草科鄉(xiāng)友愛村四組地處1000多米海拔的半山腰,有農戶20戶,村民60多人,多年來村民們主要是種植玉米,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養(yǎng)豬和外出務工,貧窮一直困擾著他們。村民們怎樣脫貧致富?農村信用社怎樣助農脫貧?村民們和信用社的黨員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2016年以來,安順黨支部的黨員陳前剛、田灣信用社主任瞿懿和員工們在下鄉(xiāng)調查了解情況中,脫貧致富的契機終于出現——種植“重樓”。
種植“重樓”的故事還要從2012年說起。當地房前屋后不時出現一片片的遮陽網,到2016年,農戶搭遮陽網的面積從一畝到五六畝的都有,而且擴展的勢頭還在持續(xù),有的還想流轉土地擴展,土地從傳統(tǒng)的種植玉米逐漸轉移到種植其他經濟作物。當地農戶因何而變,變化為何如此之大,如此徹底?緣由就是種植當地的一種野生中藥材“重樓”?!爸貥恰敝兴幉囊郧霸谥窳?、樹林、草叢里都生長,開的花、結的籽都很鮮艷好看。
在當地種植重樓的代表人物是一個叫吳大清的青年農民,是一名退伍軍人,家里有3口人。他發(fā)展重樓已經6年了,目前種植的面積近6畝,而且長勢喜人。吳大清種的重樓就是當地特有的大白重樓、小白重樓和線重樓,這些重樓的品質是獨一無二的,藥用價值很高。從20多年前幾元一斤到現在400元一斤,年年價格都在漲,2016年采挖了20多平方米就賣了近萬元,采摘的重樓種子賣了一小部分就有30000多元,如果現在將種植的全部賣掉,將有近百萬元的收入。吳大清通過多年的摸索,發(fā)現唯有種植重樓最適合,男女老幼都可以種,都能發(fā)展。要不了幾年,80%的土地都會種上,部分農戶已經有收效了。他還說草科鄉(xiāng)發(fā)展重樓已經形成了很大的規(guī)模,戶戶種重樓,人人談發(fā)展。
通過安順黨支部黨員的實地調查了解后,信用社迅速投入到支持農戶種植“重樓”藥材的工作中。黨員帶頭到田間地頭了解情況,信貸員上門服務辦理貸款,田灣信用社從向農戶李福均發(fā)放1.5萬元“重樓”種植貸款開始,目前已發(fā)放33戶,累計發(fā)放貸款金額149.5萬元,貸款余額134萬元。安順黨支部和田灣信用社還針對4戶貧困戶種植“重樓”難的實際情況,幫助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困難,共向他們發(fā)放約30萬元貸款。目前,這些貧困戶的“重樓”藥材長勢良好,他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在農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和平村“重樓”藥材種植已初具規(guī)模,農家村、友愛村正大力發(fā)展,“重樓”藥材種植已形成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
“重樓”種植正在深刻地改變當地農民的一切,這種改變是當地農民之福,農村信用社將助力“改變”,助力脫貧致富,真正將精準扶貧工作做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