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熠
在生活中,人們常將聰明與老實對立而視,認為人總是極端,其實不然。
老實是實誠、忠厚,但雙份的老實就是愚笨、愚忠;聰明是機智、敏銳,但雙份的聰明就是狡猾、投機。正所謂過猶不及。我們要將其把握在適當?shù)乃健?/p>
古人講“以德修身”,說的就是老實,又言誠實乃立人之本。但在當下,市場經(jīng)濟盛行,講的就是利益,若只是一昧講求德行,講求實誠,那么是不可能立足于現(xiàn)代社會的。
但若一味講究“聰明”,則會聰明反被聰明誤,就不只是被淘汰,甚至會惹上牢獄之災。因此,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需求是二者兼?zhèn)洹?/p>
老實是另一種聰明,聰明未必是真聰明,所以要在恰當?shù)膱龊习盐涨‘數(shù)某叨取?/p>
正所謂“富潤屋,德潤身”,無論在什么時候,靈活、機敏,還要有底線,才是做人修身之大道,德行是必須具備的。無論是約定俗成,抑或明文規(guī)定,都對我們的德行做出了一定的規(guī)范與要求,這是一個社會的基礎(chǔ),倘若一個社會沒有底線,只是遵從叢林法則,那我們又與動物有什么區(qū)別?
機智是在道德基礎(chǔ)上釋放的。機智是告訴我們要有洞察力,有反應(yīng)靈敏的頭腦,以能分清是非,使我們做出利益最大化而不傷害他人利益前提下的決定。還要有長遠的計劃,若只關(guān)注眼前利益,必定導致德行的喪失。
因此這兩者是相輔相成而又相互制約的。中國自古就懂平衡的必要。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無時無刻不處在動態(tài)平衡之中,我們自身也具備平衡,從來沒有所謂絕對聰明或老實的人,有的只是平衡被打破,發(fā)生移動,這時候想更正就難了。這就要我們在適當?shù)臅r機把握平衡,靈活調(diào)節(jié)兩者關(guān)系,當然是有一定限度的。
老實和聰明從來都不矛盾,只不過是一個量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把握平衡和守住底線。這樣才能成為一個機敏睿智,德才兼?zhèn)涞娜恕?/p>
修身,齊家,治國,方能平天下。由此可見,以德修身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是要聰明地老實,老實地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