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職場漫畫“呆伯特”的作者斯科特·亞當斯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上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如何得到真正的教育》。他在文章中聲明,自己就是個差等生,在這篇文章里,他現(xiàn)身說法,講述了自己在大學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
我知道為什么在美國頂尖的學生都在研究物理、化學、微積分和古典文學。這類聰明的孩子是未來推動文明前進的教授、科學家、思想家和工程師。但是為什么我們要讓差等生耐著性子和他們坐在一個課堂上呢?這就像訓練你的貓幫你做稅單——浪費時間和金錢。教給差等生些有用的,比如創(chuàng)業(yè),會不會更有意義呢?
我這么說,因為我在紐約奧尼昂塔的哈特維克大學主修經濟學,在一所不起眼的學校讀書,潛在的優(yōu)勢是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發(fā)展自己。
我們的學校有個咖啡館,提供啤酒和小吃,有特色的現(xiàn)場演出。它由學生們經營,校方資助,卻是個賠錢的爛攤子。我想我能讓它變個樣子,所以我去申請了一個被稱作“財政部部長”的空缺職位。憑著讓人印象深刻的面試技巧、踏實肯干的務實態(tài)度,我得到了這份工作。事實上,在這個太陽系里也沒有別的什么人提出更有趣的計劃。
那時候合法的飲酒年齡是18歲,而這家咖啡館的管理者全部待遇就是免費的啤酒。財務系統(tǒng)由7名學生參與,要他們說清楚錢都去哪兒了可要兜個大圈子。我想我能做得更好。我向會計學的教授申請了三個學分,給這項生意建立一個更合適的財務系統(tǒng)。我做到了。
有一天,咖啡館的管理者們開了次會,兩個主題。首先,我們的人事部部長建議我們開除個服務生,這個服務生正好是我的一個要好朋友。其次,我們要選出一個主管。就第一個問題,大家一致意見認為我的朋友缺少掌握調酒藝術的決心和能力。我很不情愿地和大多數人一起投了解雇他的贊同票。
但是當我們開始討論誰當主管的時候,我提議我的朋友——剛被開除的那個服務生——又高又帥而且成績不錯,是個很好的領導者。會議結束的時候我說服大家開除了這個我們見過的最差勁的服務生,并詢問他是否想當我們的一把手。我的朋友抓住了這次面試機會,當上了我們的長官。他后來干得棒極了。這一年我學到了管理學的一切。
我的大學時光都是這類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當我畢業(yè)的時候,我已經精通了這門無中生有的奇妙藝術。幾年以后,我完成了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學院的MBA課程。這是一次微調,讓我通過企業(yè)家的眼睛去看世界。
請允許我通過自己的學習之道講解一些要領。
多才多藝一個普通的學生在一個特定的領域不太可能達到世界級的水準。但是我們很容易學會把不同的幾件事做得還不錯。自我價值就是這樣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
付諸行動大學四年級時,我問我的導師,如何才能當上銀行家,他告訴我說銀行業(yè)哪里最具創(chuàng)新就去哪里。我照著做了。銀行業(yè)不適合我,但是這個建議依然有效:去真正做事的地方。
抓住運氣你不可能直接管理你的運氣,不過你可以完善你的職業(yè)規(guī)劃,讓運氣更容易光顧你。為了成功,首先你要行動。運氣會找實干者。
簡單寫作簡單直接會讓你的思想更有力量,想要個例子?去讀讀斯蒂夫·喬布斯或者沃倫·巴菲特的任何文章。
學會說服創(chuàng)業(yè)者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學會說服的藝術,包括學習心理學、銷售學、市場學、談判學、統(tǒng)計學甚至是設計。這些技巧跨越了不同的學科,對于企業(yè)家,這能讓他們更加全能。
記住,孩子是我們的未來。他們大多數都是差等生。不是嚇唬你,本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