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
經(jīng)常聽到的或者說看到的(影視?。蟾缯f一句話,馬上就跟上一句話,說:“兄弟們,都聽見了嗎?”他為什么要說這句話呢?就是說你們都是見證人,你們聽見了這話就作數(shù)。在歷史上都是一樣的,就是一個人說話如果不算數(shù)的話,他在這個社會上就難以生存,這叫什么呢?這叫江湖規(guī)矩。
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人叫杜月笙,民國時期上海的老大。杜月笙人長得瘦小,不識字,這都是他在江湖上做老大的先天不足。杜月笙說得好,人不識字不要緊,但不能不識得人,所以識人比識字重要。杜月笙能成為上海老大,真不是偶然的。你看他那個照片,面相非常祥和,兩只扇風(fēng)耳,對吧?江湖上卻有他的很多傳說,比如說,有一年,有一個富家子弟跟一舞女好上了,把舞女的肚子搞大了,搞大了怎么辦呢?你又不可能跟她結(jié)婚,身份不允許。那怎么辦呢?給錢。理論上講,給錢是不能彌補一個人犯的錯誤的,但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就是用錢來彌補這件事。那么錢有沒有行情呢?沒有規(guī)定的行情,只有心目中的行情,每一個時代都有一種心目中的行情,可能受害方會想得高一些,提得高一些,施害方可能會降得低一點,但終歸是在一個大框架之內(nèi),不可以出圈。這個富商子弟賠了很多錢,一次不成兩次,兩次不成三次,最后這事就賴上了,沒完沒了。他沒招了就求救于杜月笙,杜意味深長地說了兩句話。第一句,他問底下人,按規(guī)矩辦了嗎?回復(fù)說,按規(guī)矩辦了,雙份。什么意思呢?就是行情是一個價,我們已經(jīng)加倍給付了。杜又說了第二句,那就按規(guī)矩辦吧。這是什么意思呢?是在第一個規(guī)矩完成以后,如果沒有結(jié)局,只好按第二個規(guī)矩辦。杜什么過激的話都沒說,底下人心領(lǐng)神會,把那舞女塞進(jìn)麻袋扔黃浦江了,這事就結(jié)了。
我老說,一個沒有規(guī)矩的江湖是不公平的社會。今天的社會也是,如果我們認(rèn)為社會是一個江湖,這個江湖你可以很寬泛地去理解,不要老理解成武俠那個樣子,都是一言不合拔刀相向,不是這個意思。其實今天這個社會就是一個江湖,我們都是游子,游在中間的魚。我老說人處于陸,魚處于水,沒有本質(zhì)的不同,但是要反過來可不行,就是魚處于陸,人處于水,那肯定都不行,為什么呢?因為那不是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
江湖這個環(huán)境對于每個人來說,第一是適應(yīng),第二,希望在適應(yīng)中尋求某種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有人會掌握,有人會適應(yīng),有人會利用。那么,如果社會有一個不成文但潛在又有的這種規(guī)矩,這個社會就會運行得很好。這個規(guī)矩是什么呢?是道德。
在中國古代,道德治理社會的成本最低,法制治理社會的成本最高。今天被迫使用法制來治理社會,為什么呢?是因為道德開始不起作用了。過去道德起作用,你跟人家說的話人家就信了;今天你跟人家說的話,別人會問這人是不是騙子。如今誰有勇氣跟一個生人去做一件大事呢?不了解他,你敢跟他做事嗎?過去就敢。過去人們不相識,走路上你跟他借錢他就借了,因為知道你是好人;今天走路上,誰跟我借錢我可能借給他嗎?熟人借錢都不容易,對吧?今天社會的演變非??膳拢?dāng)信義丟失的時候,它傷及的是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