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朝輝+楊璐嘉+馮秀麗
【摘要】目的 對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進行血液生化檢查的人員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其血液標本,統(tǒng)計并分析采集部位、時機、標本溶血和送檢時間等給生化檢驗結果造成的影響。結果 空腹采集血液檢驗結果的準確率高于其他時間采集血液檢驗結果的準確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采集部位、溶血、送檢時間的檢查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生化檢驗結果會受血液標本采集部位、標本溶血及送檢時間的影響,在臨床檢驗中要注意這些情況的存在,規(guī)范操作程序,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關鍵詞】血液標本采集;生化檢驗結果;影響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2.0.02
在我們的臨床檢驗工作中,血液標本是應用頻率最高的生物體液,為患者進行血液的檢測可以得出相應的結果,醫(yī)生可根據(jù)患者的檢驗結果進行診斷,為臨床疾病的診斷提供有效的依據(jù)[1]。因此,血液檢驗的結果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為了獲得準確、可靠的實驗數(shù)據(jù),醫(yī)院應對臨床檢驗過程的質量控制引起重視,嚴格把關,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提升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本文將近年來在本院進行血液生化檢查的人員共計200例作為臨床研究資料,分析他們的相關情況,現(xiàn)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進行血液生化檢查的人員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齡20~76歲,平均年齡(45.36±13.24)歲。
1.2 方法[1-3]
采集靜脈血25 mL,100例受檢者在輸液同側采集血液,100例受檢者在輸液另一側采集血液,早晨起空腹進行采集血液的受檢者為100例,在其他時間采集血液標本者為100例。全部的受檢者第1次進行靜脈血液采集時發(fā)生了溶血情況,再進行血液采集時血液標本均合格。全部受檢者都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血液標本的檢測。將血液標本送到檢驗科后,安排專職人員集中進行收??;按照臨床醫(yī)生的申請檢查項目,觀察血液標本外觀,對血液的采集時間進行判斷,并進行檢測分析及復查等,嚴格核對標本,查看是否合格,是否發(fā)生了凝血、溶血、脂血、標本量不準和抗凝劑使用不當?shù)惹闆r;詳細記錄不合格的血液樣本,并建立檔案,要標明為什么不合格,依據(jù)不合格的原因予以分類整理;與責任護士溝通后退回不合格標本,重新進行采集和檢驗,對合格的標本的檢驗結果進行記錄。
1.3 觀察指標
對合格的血液標本與溶血標本的檢驗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并且對受檢者不同的采血部位、采血時機、送檢時間的生化檢驗結果進行分析記錄。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見表1、表2、表3)
3 討 論
上述我們了解到,造成血液標本不合格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應對[2-3]。
3.1 完善并踐行各項規(guī)章制度
(1)對血液標本質量控制體系進行建立。血液標本的采集及檢驗需要由不同的科室完成,操作的人員也就不相同。對于實驗前標本的質量控制來說,檢驗科要制定自己的規(guī)范標準,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來工作。要注意加強檢驗科和護理部的交流與溝通,檢驗科人員要將不合格的血液標本及時告訴護理部,護理部要及時的通知受檢者再次進行采集血液,兩部門之間要加強溝通聯(lián)系,才能使標本的質量得到保障。
(2)建立并落實查對制度。要嚴格執(zhí)行各操作規(guī)程和規(guī)章制度,尤其是能夠保障患者安全的查對制度,在臨床工作中,查對制度的嚴格執(zhí)行,需要對“三查七對”原則予以嚴格遵守。護理人員在刷條形碼備管前,要嚴格查對條形碼的信息與患者姓名等,在查對無誤后方可進行備管。采血護士在采血前要對患者的信息進行認真查對,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采血。完成采血后,需要對試管的姓名、電腦醫(yī)囑姓名與患者本人的相關信息進行再次核對,正確后依據(jù)臨床的檢驗項目進行試管的分類,并用醒目的標簽進行標注,在血液樣本送檢之前,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再次核對,確認無誤后方可送檢。
3.2 加強培訓,強化教育
本院對臨床檢驗血液標本采集手冊進行了制定,每人一本,其內容主要包括:臨床檢驗項目的意義、患者需要做的準備、標本規(guī)范采集的要求以及檢測時限等,要定期在科室內開展相關內容的培訓,增強工作人員的技能與操作水平。另外,要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與工作熱情,讓他們在工作中要認真負責,謹慎操作,要全神貫注的工作,因為自己的一點疏漏就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要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全心全意的為患者服務,提高工作效率。
3.3 對正確的血液標本采集方法加以掌握
針對要檢驗的相關項目,將所需物品準備好,選用合適的容器,貼上標簽,標清患者的基本資料;要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囑受檢者取舒適體位,選擇合適的采血部位和血管,對止血帶進行正確捆扎,正確的穿刺,盡量要一針見血,準確采集標本,不要同時輸液。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結果會受血液標本采集部位、標本溶血及送檢時間的影響,在臨床檢驗中要注意這些情況的存在,規(guī)范操作程序,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參考文獻
[1] 潘 紅,高 偉,李敏智.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18(12):215-216.
[2] 黃佩芬.血液標本存放時間對生化檢驗結果影響的分析[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2012,22(04):222-223.
[3] 伊洪敏.血液標本采集對生化檢驗結果的影響探討與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6,27(0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