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富俊
開春發(fā)歲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將蕩志而愉樂兮,遵江夏以娛憂。
攬大薄之芳茝兮,搴長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誰與玩此芳草?
——《九章·思美人》
關(guān)于《楚辭》中提到的“宿莽”和“莽”,有以下數(shù)種解釋:一、草被統(tǒng)稱為“莽”,如《九章·悲回風(fēng)》:“莽芒芒之無儀”;二、王逸的《楚辭章句》云:“草冬生不死者,楚人名曰宿莽?!比纭峨x騷》:“夕攬洲之宿莽”;三、王象晉的《群芳譜》則稱蒼耳為“宿莽”;四、沈括的《補筆談》說:“莽草有多種,以所謂石桂或紅桂者為真莽草?!奔唇裰R醉木,屬杜鵑花科,全株有毒;五、《本草經(jīng)》認為,“宿莽”為八角類之莽草或其他同屬植物,均含有劇毒,如日本莽草等;六、《爾雅》云:“卷施草,拔心不死?!惫摹稜栄抛⒆C》解:“卷施草”又名卷施、宿莽、拔心不死,為百合科的卷丹。
另外,則如《本草綱目》所言:“莽草一名網(wǎng)草,一名芒草,一名鼠莽?!奔唇裰D草,多生于水邊和潮濕地帶?!稜栄耪x》說網(wǎng)草“可以為索,長丈余……今田野間有草,長而堅韌,野人以為繩索”。說明至少在宋人眼中,“宿莽”是水生青草。按《離騷》等篇章的句意,“宿莽”及“莽”,宜解為菵草。
【植物小檔案】
學(xué)名:Beckmannia syzigachne(Steud.)Fernald.
科別:禾本科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15厘米~90厘米。葉扁平,寬0.3厘米~1厘米,葉鞘無毛,葉舌長約0.2厘米。圓錐花絮狹窄,由多個穗狀花序稀疏排列而成,長10厘米~30厘米,倒卵圓形,灰綠色;各穗狀花序長2厘米~4厘米;每小穗含一小花,穎等長,厚革質(zhì),有淡綠色橫脈。廣布于北半球溫帶和寒帶地區(qū),中國大陸各地均產(chǎn)。多生于水邊和潮濕地方,具有耐鹽性,生長迅速,是良好的動物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