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友亮
凡是和周恩來打過交道的人,無不為他的博學多智、能言善辯所折服。尤其是在長期的對外交往中,他以超人的智慧和靈活的手段,以精辟、詼諧而又富有戰(zhàn)斗力的語言,在談笑間使問題得以解決,令人佩服。
點化成語,簡潔點評
有一次,周恩來率領中共代表團到南京與國民黨代表進行談判,在我方義正詞嚴面前,對方不但不接受,反而惱羞成怒地叫嚷同共產(chǎn)黨談判簡直是“對牛彈琴”!周恩來聽后,只是輕蔑地一笑,慢條斯理地巧妙回敬了對方:“對!牛彈琴!”周恩來妙用標點符號斷句重組,針鋒相對地將對方的叫囂比作“牛彈琴”,既擺脫了自我困境,又迫使對方無言以對。
1960年4月28日,周恩來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舉行記者招待會。在場的美國記者故意拿著中尼兩國分別出版的地圖,指出兩國邊境在珠穆朗瑪峰這一段的畫法不一致,并借此提問:“關于珠穆朗瑪峰的問題,在這次會談中是否已作出了決定?您剛才的話,是否意味著由中尼兩國來平分這座山峰?尼泊爾是否同意?”周恩來立即回答:“無所謂平分。當然,我們還要進行友好的協(xié)商。這座山峰把我們兩國緊緊地聯(lián)結在一起,不是你們所說的把我們兩國分開!”邊界問題很敏感,簡單回答“是”或“不是”都會掉進陷阱。周總理識破其險惡用心,改“平分”為“聯(lián)結”,表明了我國解決同鄰國邊界問題的基本方針,強調(diào)了睦鄰友好政策,所言無懈可擊。
避實就虛,妙用數(shù)字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著名美國女記者和作家,她曾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兩次來華,報道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革命斗爭和抗戰(zhàn)事跡。1965年11月1日在上海為她舉行的80歲生日宴會上,周恩來的祝詞十分詼諧:“今天我們?yōu)槲覀兊暮门笥?,美國女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慶賀40‘公歲誕辰?!痹谧穆牭健?0公歲”這個新詞,都有點奇怪。周恩來解釋說:“在中國,‘公字是緊跟它的量詞的兩倍,40公斤等于80市斤。因此,40公歲,就等于80歲?!甭犕晁慕忉?,大家開懷大笑,斯特朗聽了更是笑得開心。周恩來又接著說:“40公歲,這不是老年,而是中年。斯特朗女士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寫了大量的文章,她的精神還很年輕。我們祝賀斯特朗女士繼續(xù)為人民寫出大量的文章,祝賀她永遠年輕!”至此,把宴會的歡樂氣氛推向了高潮。
一語雙關,意在言外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一段時間里,由于大批“白專道路”,一度在“紅”與“專”的問題上出現(xiàn)了極大的混亂。針對于此,1961年6月19日,在一次文藝工作會議上,周恩來形象具體地說:“有一個人專心致志地為社會主義服務,政治上懂得少一些,但是,兩年把導彈搞出來了,對國家很有貢獻;而另外一個人,天天談政治,搞了5年也沒有把導彈搞出來。你投票贊成哪一個人?我投票贊成第一個人。第二個人只好讓他去當政治教員,他不能在導彈部門工作,他只能在導彈部門搗蛋?!敝芏鱽砝脺\顯易懂的語言,簡明扼要地闡明了他對當時一些人政治認識上所存誤區(qū)的明確態(tài)度,給大家指明了方向,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據(jù)光明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