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惜弟
是直腸癌。 檢驗結(jié)果出來后,我就沒再見過爺爺?shù)男θ荨?/p>
印象中爺爺身體硬朗,宏亮的笑聲如雷貫耳,年過七旬仍臉不紅氣不喘地下田工作,時??梢娝迅收釞M亙在大腿上,使勁一壓,便大口大口地啃起斷成兩截的水果。
然而這樣的情景,卻被癌細胞啃嚙得支離破碎了。
爺爺入院后,日漸消瘦,化療將他的語言切換為痛苦的哀嚎,他的味覺轉(zhuǎn)化為我們無法體會的苦澀。爺爺?shù)牟⊥?,看在我們的眼里,是錐心得莫可奈何。有時因身體不舒服而爆發(fā)的壞脾氣,更是讓悉心照料他的親人無所適從。
記得爺爺吃東西一向是不忌口的,大魚大肉一律無所顧忌地放進口中,連上了年紀(jì)需控制的雞蛋量也因他的嗜吃不減反增。
病情未惡化前,爺爺去了一趟廣東,大啖干貝、螃蟹等美食,終于從相片中看到他久違的笑顏。有時想想,如果不注意飲食控制是引發(fā)癌癥的肇因,心中頓時百感交集:爺爺平常極為平凡的樂趣,竟釀成折磨人心及肉體的絕癥!
躺在病床的爺爺,插管后,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不再能引起他的興致,酸甜苦辣也不再左右他的喜好或厭惡,只有隨侍在旁的點滴,傳遞著生命之流。
好一段時間,父親在家中與醫(yī)院之間來回奔波,因而憔悴不少,而我下班后則直接到病房探望爺爺,期待他微弱的響應(yīng);此外,也是為了陪年事已高的奶奶聊聊天。奶奶終日待在醫(yī)院陪伴爺爺,困了便睡在病床旁的折疊椅上。每天,她看著自己的兒女為父親按摩凈身,看著自己的老伴益發(fā)衰弱,心中的擔(dān)憂固然沉重,她還是不忘在爺爺?shù)亩瞎奈杷那笊庵尽?/p>
照顧癌癥病人,除了要有好體力,樂觀及堅強也是必須。
然而幾個月后,爺爺還是走了,不過他再也不用承受沁入骨髓的劇痛。家人為爺爺穿戴好壽衣,喃喃地對他說:不痛了!不痛了……頭七之后,爺爺?shù)淖訉O流著眼淚送他最后一程,奶奶倚著拐杖步履蹣跚地走在出殯隊伍后,喚著爺爺?shù)拿?。前所未有的悲慟排山倒海而來,有一瞬間,我宛若置身于世界末日,奶奶的嗚咽聲傾訴著哀凄,嗩吶吹奏的音波更顯荒涼。
親人們只能依靠時間撫平傷痛。
心情沉淀之余,一種警覺心于焉而生。
由于遺傳基因的關(guān)系,爺爺?shù)闹毕笛H罹癌的機率偏高。親人間開始相互督促至醫(yī)院做定期的健康檢查,養(yǎng)生食品也逐漸在家族中盛行,長輩不時叮嚀我們這些小輩要勤做運動,為的都是要避免同樣的悲劇再度發(fā)生。想起爺爺枯槁的臉龐,我們都心知肚明,平常就應(yīng)好好照料自己的健康,飲食清淡,作息正常,否則,當(dāng)身體發(fā)出警訊,往往為時已晚。
其實,大家陪著爺爺抗癌之后,皆體會到生命何其脆弱,因此,更加把握與家人相處的時光、越發(fā)積極地度過稍縱即逝的光陰;也讓我了解,多注意身體健康,不單單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讓身邊最親愛的家人可以毫無負擔(dān)、快快樂樂地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