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高,會跳舞,唱歌好,哪個經(jīng)紀公司要我?”類似這樣的自我介紹,且附帶多張自拍照的帖文不斷出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這些發(fā)帖人,絕大多數(shù)為年齡在10~15歲之間女童,她們“求出道”,渴望成為童星,而這種心理卻被一些打著“招聘童星”的幌子,實則騙取女童裸照和裸聊視頻的騙子們利用。?
(10月16日《北京青年報》)
作家張愛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在一些焦慮的成年人的鞭策下,一些孩子們過早地被裹挾在名利場里。少數(shù)童星在舞臺前的風光無限,驅動著許多家庭“心向往之”;渴望一夜成名、一步登天的捷徑心態(tài),讓一些孩子成為“童星面試”的受害者。
有些時候,騙子行騙的手段并不高明,為何有不少人上當受騙?不論是女大學生被騙財騙色,還是一些人被套路化的街頭騙局蒙蔽,抑或“童星面試”讓一些未成年人遭遇不法侵害,價值追求的迷失與錯位,讓一些人在欲望的深淵里越陷越深?!敖輳叫膽B(tài)”成為某種意義上的“軟肋”,讓這些騙子有機可乘。
這是一種尷尬的現(xiàn)實,這是一種糾結的處境。當年輕人將出名、發(fā)財作為唯一的成功標準,那些辛勤勞動而獲得的平凡生活,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價值認同。讀書太苦,創(chuàng)業(yè)太累,一些人不得不重新尋找向上層社會流動的渠道。在一個娛樂的時代里,少數(shù)童星的名利雙收,讓越來越多的孩子們趨之若鶩地做著“童星夢”。
選秀節(jié)目的虛火越燒越旺,“小鮮肉”越來越吃香,讓一些未成年人感覺到成功近在咫尺。在一個“看臉”的時代里,他們不僅有顏值,還會唱歌、跳舞、表演;這些“小小少年”篤定地相信他們什么都不缺,缺的只是一個機會;與其等待別人來“掘金”,還不如主動尋求“發(fā)光的機會”。這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在網(wǎng)絡上尋找所謂的“貴人”。
在人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的風險社會,“童星面試”形成了一條畸形的利益鏈條。騙子們利用孩子們渴望一夜成名的“捷徑心態(tài)”,通過偽裝和印象管理騙取他們的信任,并竊取他們的隱私進行售賣。“童星面試”盡管讓騙子們一本萬利,卻對孩子們造成了精神傷害;這種背離法律規(guī)范的行為,理應受到嚴懲。
“童星面試”不能成為社會治理的空白地帶,要讓騙子們?yōu)閯ψ咂h付出應有的代價。更為關鍵的是,要對那種渴望一夜成名的“捷徑心態(tài)”保持應有的警惕,讓孩子們少一些功利與算計,多一些赤子之心。說到底,從古至今,都沒有那么多的捷徑可走;即使有捷徑可走,通常也屬于那些擁有雄厚社會資本的人們。學會腳踏實地,學會在平凡的世界里實現(xiàn)人生突破,許多未成年人依然需要精神補“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