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荒田
最近,我在小區(qū)門口見到了兩幕場景。上午,一女子推著自行車出小區(qū)門,她前頭的老先生把住門,讓她先走。女子也許心不在焉,也許從出生以來都享受著“被侍候”,將之視為理所當然,高高地揚起頭,不予理睬,上車走人。老先生看著她的背影,搖了搖頭。下午,偏偏這么巧,老先生進小區(qū)的門,女孩推著自行車跟在后面。老先生佯裝看不到,沒有把住門,門自動關閉。女孩只好把車子靠在門邊,掏出電子卡開門,然后,一手把住門,一手推車,相當費勁。
我想,女孩不會適時地表示感謝,吃點苦頭活該。老先生太在乎一丁點兒的回報,心眼小了點兒。但是,這也是人之常情。所謂“好心沒好報”,就算“好心”僅僅是舉手之勞,如果不能獲得回應,那失望和不滿,就會格外強烈。
當老人家在餐館準備落座,年輕人為他挪動椅子時;當拄杖者上了公交車,學生馬上讓出座位時;當知道有人跟在后面,進電梯后把住門,讓大家都進來時……受惠的一方應該馬上給予回應,要么道謝,要么點頭,要么做一個感謝的手勢,這是起碼的互動。
一些人,家人替他做飯、盛飯數十年,他不會在口頭上有所表示,認為那是“虛偽”。這樣的思維定式如果移用到社會上,尤其是對待陌生人上,長期累積下來,就造就了普遍的麻木和令人齒冷的知恩不報。
對待陌生人,我們應該盡可能迅速、廣泛和密集地表達善意,以善意換取善意,以善意創(chuàng)造、引領和維持善意。葦岸有言:“看風的必不播種,望云的必不收割。”我們是以土地為唯一依托的實實在在的凡人,為了收獲善意,須播下寬容、體諒、好心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