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飛+鄭懷華+伊嵐+鄭慶偉
摘 要:城市地下電纜檢修時,施工人員必須要打開電纜井蓋,部分古力井蓋更是陳舊,蓋體與井圈固為一體,用普通的井蓋鉤難以啟動打開。每到雨季或計劃工作檢修,維修人員兩三個人也很難打開,非常耗費人力和影響工作效率,同時也帶來一定風險隱患,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經(jīng)過綜合評估和實驗,終于在不花費用的情況下,利用平時制作其他成品材料的邊角料,制作出一種電纜井蓋簡易開啟裝置。解決了問題,提高了工作效率,它能讓電纜井蓋板的起降工作更安全、方便。
關(guān)鍵詞:電纜井 電纜井蓋 升降機構(gòu) 液壓原理
中圖分類號:TD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9(b)-0038-02
Abstract: 10 kV overhead bare conductive line insulation level is low, it is easy to suffer from lightning caused insulator flashover accident.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collecting 10 kV overhead line trip data, site survey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 select the typical location for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of. Through software simulation calculation, will all the protective devices model is embedded into the selected line in, put forward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optimal. Using a kind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is not connected with the earth,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line, and can reasonably match counter.
key Words: Cable wells; Cable wells; Lifting mechanism; Hydraulic principle
隨著城鎮(zhèn)化的迅速發(fā)展,原來的架固線逐漸被地下電纜所代替。電纜走廊作為地下電纜的專門鋪設(shè)通道,平均每隔80 m就會設(shè)立一個電纜井,而電纜井必然要用到蓋板。在安裝電纜及檢修線路的時候,施工人員必須先打開電纜井蓋板才能施工。目前電纜井蓋板打開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為使用吊車將蓋板吊起;二為讓至少4個施工人員用人力抬起。這兩種方式都非常費工費時,而井蓋開啟裝置的發(fā)明正是為了讓電纜井蓋板的起降工作更精簡、方便。
以往的電纜井蓋板打開方式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如,在使用人力抬起蓋板的時候,施工人員手掌、肩膀等部位經(jīng)常會受傷流血;在蓋板的抬起過程中,蓋板十分容易摔落,并導致蓋板本身和井中電纜的損壞。此外,蓋板自身重量大,讓施工人員難以承受,因經(jīng)常被車輛、行人碾壓踐踏讓蓋板被封堵,在寒冷天氣中被冰凍等問題都會導致電纜井蓋板的開啟困難,情況十分復雜。而井蓋開啟裝置運用液壓原理,輕巧堅固、靈活可靠,并不需要施工人員與電纜井蓋板產(chǎn)生直接接觸,更為安全、可靠。
1 研究內(nèi)容
一種電纜井蓋開啟裝置及其工作方法。提供了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方便蓋體移位、提高安全性的電纜井蓋開啟裝置及其工作方法。所述井蓋包括蓋體,所述開啟裝置包括4組升降機構(gòu)和一推車,所述井口的兩側(cè)分別對稱設(shè)有容置孔,4組升降機構(gòu)兩兩對稱設(shè)置所述容置孔內(nèi);所述升降機構(gòu)包括電動推桿組件、電控箱、控制器和太陽能板,所述電動推桿組件包括電機和推桿,所述電控箱包括蓄電池,所述電控箱連接所述電機,所述控制器通過所述電控箱控制所述電機動作,所述太陽能板與井口的頂面平齊,所述太陽能板連接所述蓄電池;所述推車包括車體和若干滾珠,若干滾珠設(shè)在所述車體的頂面,所述車體的底面設(shè)有行走輪。該發(fā)明方便加工,提高了安全性,方形電纜井蓋開啟裝置示意圖見圖1。
(1)對常山公司所轄范圍的電纜井蓋型號、重量、安裝場所以及外形尺寸等基礎(chǔ)資料進行收集分析。
(2)井蓋開啟和回放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
(3)研制能夠橫行、縱向、上下靈活移動的傳動裝置。
(4)對井蓋開啟裝置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機構(gòu)進行研制。
2 效益分析
通過該裝置的使用,可以提高開啟電纜井蓋的效率,同時避免原有采用人力開啟時候,容易導致電纜井蓋下墜扎傷電纜造成電力設(shè)施故障。
2.1 社會效益
(1)提高日常運維、故障搶修、功能施工的效率,減少停電時間;(2)降低電纜井蓋開啟的風險。
2.2 經(jīng)濟效益
2.2.1 直接經(jīng)濟效益
(1)一般的電纜井蓋開啟需要4~6人通過杠桿等工具人工開啟,既費人力又難安排,而且操作過程長。該裝置研制成功后,兩人即可方便操作,可以大大節(jié)省人力資源;(2)可以提高施工作業(yè)的安全系數(shù)。
2.2.2 間接經(jīng)濟效益
(1)降低操作風險,減少供電損失;(2)提升供電企業(yè)農(nóng)網(wǎng)配電運維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何春光,姜春瑩,葉宇峰,等.簡易電纜蓋板起降裝置的研制[J].電工技術(shù),2016(1):67.
[2] 楊亞平,何建軍,蘇梓銘.旁路電纜終端匹配轉(zhuǎn)換連接裝置的研制與應(yīng)用[J].中國科技縱橫,2015(23):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