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 巖
能“上天”的紅色先鋒隊
文_張 巖
“齊步走!立定!”
“擺放工器具!”
“按飛行規(guī)劃路徑,起飛!”
…… ……
6月6日,省電力公司無人機巡檢技能競賽場上,姜鵬博渾厚有力的聲音不時響起。所有的步驟都已爛熟于心,面色黢黑的周口供電公司競賽小分隊的三名隊員沉著冷靜,在12分鐘內(nèi)成功完成4基桿塔、50個預設缺陷的巡查定位。
當奪冠的消息傳來,當獎牌沉甸甸地捧在手心,當鏡頭伸縮聚焦,畫面中定格的是永不言敗的“紅色先鋒隊”。
4月初,接到無人機巡檢技能競賽通知時,周口公司沒有一人取得過無人機職業(yè)資格證。此時,距離比賽不到兩個月。
難道認輸?
“古人說得好,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這個志,是志氣,是理想,是信念。你們都是黨員,黨員就要有鋼鐵般的信念,有了信念,天下無不可成之事!”賽前動員會上,該公司黨委書記黃慶驥說。
怎么辦?
經(jīng)過層層選拔,周口公司組建了黨員紅色先鋒隊。4月5日至4月20日,先鋒隊奔赴鄭州上街區(qū)通用機場,培訓取證。4月21日至5月8日,先鋒隊入駐周口農(nóng)校,封閉訓練。5月9日至6月6日,先鋒隊到省技能培訓中心集訓,最后一搏。
“這期間,我有了一個稱號——‘魔鬼指揮官’。沒有假期,連電話都沒有。楊絮迷了眼,戴上眼鏡口罩繼續(xù)練;電池充電的空隙還要隊員背誦19本理論規(guī)程;每天考試檢驗學習效果……”說起訓練方法,領隊左亞鵬談笑中有心疼。
無人機和線路設備飛行間距要在5到10米之間;往返1500米定位50個缺陷要在12分鐘內(nèi)完成;定位缺陷后要拍攝銷釘級清晰度的照片……拿到賽制要求時,左亞鵬和教練李建銀商定:“咱倆是老黨員,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定要贏!”
從零開始。飛行試驗,一遍又一遍。
一天天過去,姜鵬博從“白面書生”變成了“黑臉負責人”,操控手萬泉和云臺手劉旭平板安全背帶下的痱子起起褪褪,領隊和教練嗓子嘶啞得說不出話來。試驗一項項進行,大家有叫苦沒退縮,有抱怨沒懈怠,有爭吵沒對立,終于在飛行路徑規(guī)劃、懸停拍照配合、實操劇本設計上摸索出了最佳方案。
“左隊是完美主義者,李教練軍人出身,兩個人對我們要求嚴之又嚴,可以忽略不計的不對都要重來。二人對自己也毫不手軟,白天監(jiān)督訓練,晚上修改比賽劇本,連入場姿勢是跪是蹲都不放過,夜里12點之前沒有睡過覺……”萬泉是個話匣子,說起隊友來滔滔不絕。
“又在編排我,怎么不說小姜,半夜里說夢話都是立正、稍息,練習入場站軍姿。”李建銀聽到后,不禁笑著插話。
“哈,那還有劉旭,夜里做夢還在喊左副翼呢?!?/p>
在這群黑臉漢子的調(diào)侃聲中,什么困難仿佛都能迎刃而解,不足掛齒。
“我的爸爸會開飛機,他把飛機開到太陽上去啦!”
“爸爸,你放心訓練,我會替你照顧妹妹和媽媽。”
5月29日,周口公司黨群工作部給先鋒隊送來了“六一”視頻大禮包??粗⒆雍图胰藴嘏男δ?,隊員們不禁眼眶微濕,又互相打趣著掩飾。
“劉旭,讓你說想女兒不想兒子,兒子也不想你!”
“李教練,你家孩子要翻天啦!”
這支紅色先鋒隊已經(jīng)封閉訓練快兩個月了,對家人的思念如同瘋長的野草一般,但比賽的日子就在眼前,他們只能把牽掛壓在心底。為此,周口公司用攝像機帶去了孩子的童言童語和家人的期望,也帶回了父親和兒子的承諾——“放心吧,我們一定會好好比賽,拿著獎牌回去陪你們!”
6月6日的賽場上,這支隊伍用完美的表現(xiàn)踐行了諾言,用共產(chǎn)黨員一往無前的風貌贏回了周口公司運維專業(yè)上第一個冠軍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