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夢+宋紫薇+張豫
摘 要 世界語言環(huán)境復雜多變,在全球的文化博弈中,語言推廣成為各國文化傳播發(fā)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和日本都非常重視對外語言推廣工作,力圖為本民族文化的傳播和繁榮打開有效的通道。本文主要通過分析中日兩國在語言推廣政策方面的共同之處及差異,提倡學習借鑒日本的語言推廣政策,有效推進漢語國際化進程,以便能使?jié)h語得到更好的傳播和發(fā)展。
關鍵詞 語言政策 語言推廣 漢語國際化
中圖分類號:H00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1.018
Abstract The world language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changeabl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game, the languag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oth China and Japan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trying to open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the dissemination and prosperity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n language promotion policy, advocating learning from Japanese language promotion policy,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so as to enable Chinese spread and develop better.
Keywords language policy; language promo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全世界有很多的國家是由多個民族組成的,于是語言政策和推廣規(guī)劃對其來說尤為重要,如何處理語言問題以及處理是否得當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fā)展以及維持社會穩(wěn)定有重大意義。正因為有語言沖突和矛盾的存在,才會產生語言政策。語言政策是一個國家對語言的多樣性的態(tài)度和規(guī)劃。一個國家的語言政策的制定、發(fā)展與推廣與其文化教育程度密不可分。日本作為亞洲政治經濟文化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教育制度及語言推廣政策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果,日語對內教育政策和對外推廣方式具有積極的學習借鑒意義。
1 日本的語言推廣政策
日語是日本人的母語,是“一個相當程度的單語國家,是文化世界中少有的保持語言同質的例證之一”。 在日本,朝鮮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66萬,但其中僅有約15萬人使用朝鮮語,以及現在幾乎不再使用的愛努語,因此,日本不需要像其他多民族國家那樣制定復雜的語言規(guī)劃政策,日本國內的語言文字政策大體上都是圍繞怎樣使日語更加規(guī)范化進行的。
日本的語言推廣政策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帝國主義戰(zhàn)爭時期(1895-1945),戰(zhàn)后至20世紀末以及20世紀末至今。不同的歷史階段日本的對外語言推廣方式和重點有所不同。
在帝國主義戰(zhàn)爭時期,日本的對外語言政策主要是以配合政治侵略和文化侵略而進行的,推廣重點主要是在殖民地區(qū)。這一期間,日本通過強行推廣,設立機構,建立學校等方式來推廣日本語,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如1931年成立的“日本文化協(xié)會”,不僅大力抓日語教學,而且還進行文化交流。1935年特地成立了“國際學友會”,專門負責管理在東南亞工作的學生。成立于1941年的“日本語教育振興會”則專注于日語教師的培訓,教材出版,并且發(fā)行了學術期刊《日本語》,是戰(zhàn)爭時期語言推廣的中心組織。但隨著二戰(zhàn)的失敗,這一階段語言推廣政策也隨之宣告終結。戰(zhàn)后至20世紀末,日本語的海外推廣主要通過開展日語教學來進行。以外部省和文部省為核心,主要措施包括制定文化交流綜合政策,為印度、菲律賓、香港、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的大學派出了日語教育師資以及派遣留學生和研修生等。這一時期的語言推廣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世界各地掀起“日語熱”,世界語言經濟力也躍居第三(11.4%)。20世紀初至今,日本主要通過強化研究機構、細化輔助機構、改革教師派出和培養(yǎng)政策、規(guī)范日語能力考試,拓寬信息交流與傳播等手段,大力開展“日本語教育推進事業(yè)”。例如,為了提高和推廣日本的教育質量,文部省設立學術國際局教育文化課,旨在制定和培養(yǎng)日語師資的統(tǒng)一教學標準;學術國際局留學生課,對公派留學生進行預備教育。
日本的語言推廣政策的發(fā)展一直走著良性循環(huán)、穩(wěn)步前進的道路。推廣日語作為國策一項國策被政府正式推出,正因如此,許多措施得到了充分落實,這確保了日本語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其對外語言推廣方式主要包括:(1)制定針對海外定居者的政策(包括戰(zhàn)爭遺留孤兒和婦女、難民和南美日裔等)。例如, 1979 年,在亞洲福利教育財團下設立難民事業(yè)總部,并在姬路、大和兩地成立定居促進中心,在東京品川區(qū)建立國際救援中心,對難民進行日本語教育,并培訓其適應日本社會的能力;(2)制定關于留學生和研修生的政策。1964年文部省設立留學生科,1983年提出“關于21世紀留學生政策的建議”,第二年提出“關于充實21世紀留學生政策”的報告,另外還制定了聞名海外的10萬留學生計劃,即二十一世紀到來時,在日留學生的人數達到100萬人;(3)大力發(fā)展日語教學、設立學校,管理、研究機構。1976年,國立國語研究所成立了日本語教育中心(即現在的日本語教育部門),旨在加強日語教育研究,提高日語教育的質量、培養(yǎng)日語教師及日語研究人才等,對培育高水平的日語教育人才這一方面有極為重大的貢獻。
據日本國際交流基金2013年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來看,學習日語的外國人數達到398萬以上,是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分析結果可見,至今有136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了日語教育,與2009年同比增長了9.1%。其中最多的是中國的日語學習者,多達104.6萬人,增幅為26.5%。日語學習在全球已經掀起一股新的熱潮。
2 中國的漢語國際推廣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民族多、語言多、文字也多,這是中國國情的一個特點。
《憲法》中關于語言政策的兩款條例“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fā)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和“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是中國關于語言文字的根本政策。
中國的漢語推廣政策十分重視海外的留學生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針對海外留學生的漢語,我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的政策與措施。1978年,中國一邊進行改革開放,一邊也對來華留學的教育事業(yè)實施了改革。首先實施的也是最重要的改革措施項之一,那就是取消自費來華留學生教育的種種限制,簡化冗雜的審批手續(xù)。這項改革實現了外國留學生主體由政府獎學金留學生到自費留學生的轉變。截止2000年,在華外國留學生總數為52150人,其中自費留學生占89.7%。各省、市、自治區(qū)有了自主審批權,自2000年起,只要是教育部審批過了的進行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都有資格申請外國留學生教育。以上的措施使我國的留學生人數顯著增加,目前接受外國留學生的高等院校已經達到四百多所。
隨著時代潮流發(fā)展,國際形勢也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一顯著結果就是外國留學生人數驟然增多,而這一點也對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是一項重大挑戰(zhàn),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87年,中國政府成立了“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大力傳播漢語文化,為各國提供漢語和文化的教學資源和服務,為海外漢語學習者解決了不少問題,以多元文化發(fā)展為基礎,世界各國手拉手,共同為建設和諧世界做出貢獻;于同年還成立了“世界漢語教學學會”, 深化各國從事漢語教學工作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1989年,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成立了“世界漢語交流中心”。除了設立機構加強合作與交流外,我國也開始重視學科建設與教材工作,強化師資隊伍,并且從1992年起,開始在國內外推行漢語水平考試。
孔子學院是于1987年設立的“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主要下屬機構,也是中國對外語言推廣最有效的途徑之一。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國提出了新的政策,即大力推動對外漢語教育,開拓發(fā)展國際教育市場。借鑒發(fā)達國家的現有的優(yōu)秀機構的模式,以孔子學院為核心,并在教育部直屬的“國家漢辦”領導下,實施一系列的對外漢語教育項目??鬃訉W院最初成立于2004年底,韓國首爾,成立之后,在很短一段時間便得到了很好的評價,風靡世界,于是便在全世界推廣開了。到2013年9月,孔子學院的發(fā)展速度迅速令人咋舌,全世界已經有435所孔子學院,644個孔子課堂,覆蓋了117個國家和地區(qū)。文化反映政治經濟,中國自從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就蓬勃飛速發(fā)展,所以孔子學堂的普及,可以說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經濟發(fā)展掀起的世界性漢語熱與中國的軟實力增強的結果。
3 中日的語言推廣政策對比
中國和日本的語言推廣政策具有其獨特之處,同時也存在共同點。中日兩國都十分重視語言教學,設立了眾多語言學校及語言學習機構。并且通過與世界各國學校的積極合作,設立本國語言課程以及語言學習及研究機構。此外,文化交流也是中日語言推廣的重要著力點,兩國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動。早在1972年,日本政府便設立了國際基金交流會。主要為日本相關的科學研究提供資金支持,將日本文化推向世界,這使得日本語在海外進一步普及,同時也廣泛地推動了文化交流事業(yè)。此后的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果。中國孔子學院總部多次舉辦“開放日”活動,吸引了38個國家的駐華使節(jié),塞萬提斯學院、俄羅斯文化中心等語言與文化推廣機構代表參與,擴大了漢語國際影響力。
中日兩國語言歷史發(fā)展及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不同也使得兩國語言政策存在顯著的差異:(1)日本在重視對外語言推廣的同時,也十分重視本國日本語學習,致力提高本國人日語學習的環(huán)境和質量。而中國卻長期忽視本國人對漢語的學習,著力于漢語的對外傳播和推廣,導致本國人漢語基礎薄弱;(2)日本設立了分工明確,任務全面的組織管理機構,為語言推廣提供了有力的后盾。而中國卻很少有相應的細化機構,只是統(tǒng)籌發(fā)展,沒有細化分工的語言推廣系統(tǒng),使得漢語的推廣效率不高,落實程度低;(3)日本的語言推廣的信息交流方式和傳播渠道實現了多樣化。自1980年,為了推動國際交流,各地都積極開展針對來日外國人的支援活動,創(chuàng)辦“日本語教室”展開日本語的培訓和輔導,個人和團體間都建立起了廣泛的聯系網。同時也相繼創(chuàng)辦了日本語教育相關的刊物和專著。相反,中國信息交流渠道狹窄,傳播機構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漢語的國際推廣。
4 日本對外語言推廣政策對中國的借鑒意義及啟示
重視并推進本國的漢語教育,努力提高國人的漢語水平。語言是一個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制定語言教育和推廣政策的基礎,只有國人的漢語水平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將漢語在國際范圍內推廣。只重后者而輕前者,就是本末倒置。
重視語言規(guī)劃,繼續(xù)推廣中國文化。針對具體的實際情況,對語言進行全面而有重點的規(guī)劃,制定完善的漢語國際推廣相關政策,將漢語和中國文化更好的推向世界。鞏固現階段的文化交流活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文化交流形式。讓世界在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進一步感受漢語的魅力。
實現實施機構多樣性。設置職能化、小型化的推廣輔助機構。中國語言推廣實施機構的單一使得語言推廣的渠道少,阻力大。需對現存的實施機構,如“孔子學院”等,進行模式創(chuàng)新和范圍擴展。完善教學系統(tǒng)和管理系統(tǒng),以便在語言推廣過程中更好地實現其職能。語言的推廣是一個長期且持續(xù)的過程,涉及工作內容多,且范圍很廣,這就需要多個不(下轉第43頁)(上接第41頁)同職能的組織機構的協(xié)調分擔。職能的細化保證各項工作能夠落實,職能的深化則保證各項工作能夠全面完善開展。
建立完備的國內外教學信息庫。對海外教學予以多方位的支持,擴大志愿者服務渠道。中國在語言推廣的過程中,需要對世界的語言發(fā)展情況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可將國內和海外的教學進行分類研究,保證分類的細致和合理性,同時整合現有資源,確保各項數據的準確性和可檢驗性。另一方面,中國還應充分利用海外教學渠道來進行語言推廣。例如,對海外的漢語學習機構和組織提供人員、資源和設備支持,保證資金來源的穩(wěn)定性。例如,大力培養(yǎng)師資力量,編寫適用的教材等。此外擴大至志愿者服務渠道,使更多的民間力量投入其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漢語的推廣。
5 結束語
全球語言的發(fā)展環(huán)境和趨勢是多變的。為了適應不同時代的文化發(fā)展趨勢,漢語必須具有國際競爭。而提升漢語國際競爭力,必須以漢語國際推廣為前提。這要求當今中國發(fā)展和完善對外漢語推廣政策。一方面,中國應該鞏固和發(fā)展現有語言推廣模式;另一方面,也應從別國語言推廣政策中得到啟示,借鑒經驗,使?jié)h語的國際推廣取得更為顯著的成果,讓漢語走向全世界。
參考文獻
[1] 張西平,柳若梅.研究國外語言推廣政策,做好漢語的對外傳播[J].語言文字應用,2006(1).
[2] Thomas Ricento.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Policy:Theory and Method[M].UK:Blackwell Publishing,2006.
[3] Ru z, R.Orientations in Language Planning[J].NABE Journal,1984.8(2):15-34.
[4] Kaplan& Baldauf. Language Planning from Practice to Theory [M]. Cleved on:Multilingual Matters,1997:89.
[5] 平高文也.日本的語言傳播政策[A].國外語言政策與語言規(guī)劃進程[C].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
[6] 施正鋒.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M].臺北:臺灣前衛(wèi)出版社,2002.
[7] 日本文化廳文化部國語科.平成17年度國內の日本語教育の概要[R].2006.
[8] 文化廳.國語施策百年史[M].東京:ぎょうせい,2006.
[9] 國際交流基金.海外の日本語教育の現狀—日本語教育機關調查 2006 年—概要[R].2006.
[10] Cobarrubias,J. and Fishman. Progress in Language Planning: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M].Berlin:Mouton Publishers,1983.
[11] 周慶生.國家、民族與語言——語言政策國別研究[C].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