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玉升
2015年5月2日,美國加州洛杉磯市議會通過了一項議案:在2020年把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這15美元的最低工資高得有點兒嚇人。按目前匯率算,這意味著即使是一份沒有任何技術(shù)含量的活兒,只要動手一小時,就可以獲得近百元人民幣的收入。
漲工資的真正推手是洛杉磯市市長賈希提。按理說,為民眾漲工資是件好事,民眾理應全力支持才是。然而,賈希提的“熱心”卻遭到了人們的非議。
在一些市民的眼里,賈希提為民眾漲工資有自己的“小九九”,那就是想讓他們官員的工資跟著“浮”起來。
以美國舊金山布倫特伍德市為例。該市市長鮑勃·泰勒全職上班,月薪1439美元,每小時8.3美元,低于加州9美元的最低工資標準。布倫特伍德市家庭年均收入8.8306萬美元,人年均收入3.2818萬美元,比市長的工資多得多。
若不是為自己漲工資埋“伏筆”,那么賈希提市長的“熱心”為什么遭到非議呢?問題出自賈希提為民眾漲工資的理由:洛杉磯大量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漲工資就能解決貧困問題。
大多數(shù)市民認為賈希提有點頭腦發(fā)熱:他的出發(fā)點是好的,解決了部分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的困難,但也影響了其他民眾的正常生活。
有專家分析認為,工資水平應該由市場來決定,市長不應干預。因為最低工資上漲,所有一切都要跟著漲,經(jīng)濟運行成本增加,企業(yè)減少雇人或逃離洛杉磯,會導致經(jīng)濟衰退。經(jīng)濟衰退了,貧困人口也會擴大。這種做法急功近利,會導致顧此失彼的不良后果。
反對派人士說得更難聽:賈希提市長不是為洛杉磯人民的長遠利益負責,而是為自己的選票胡來;他是想討好民眾,最終是沖著州長、參議院甚至美國總統(tǒng)的位子去的。
也有人說,市場的變數(shù)大,現(xiàn)在就通過一項2020年才執(zhí)行的議案為時尚早,也不切實際。只能說賈希提無事找事,提前秀一把自己而已,我們沒必要與他較真。
后來,這項議案無果而終。
良政,不是問政于某些官員,而是問政于民,問政于市場。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曾說:“我們更應警惕一些頭腦發(fā)熱的官員掌控公共政策的危險。很多時候,我們的勤政是敗在熱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