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秋香,李 揚,劉 勇,白仲奎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066600)
核桃細菌性黑斑病發(fā)病規(guī)律及防治措施
于秋香,李 揚,劉 勇,白仲奎*
(河北省農(nóng)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066600)
目前,中國的核桃栽培面積和產(chǎn)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而制約核桃生產(chǎn)和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問題為核桃細菌性黑斑病。該病發(fā)生嚴重時落果率可達60%,甚至絕收,給果農(nóng)造成重大的經(jīng)濟損失。本文闡述了該病的病原及癥狀、發(fā)病規(guī)律,并提出該病防治方法,以期為生產(chǎn)提供幫助。
核桃細菌性黑斑病也稱核桃黑,以侵害果實為主,其次是葉片、花及嫩梢。1)果實。幼果受害后,果面上首先出現(xiàn)黑褐色小斑點,之后變?yōu)閳A形或不規(guī)則形黑色病斑并下陷,外圍有水漬狀暈圈。幼果發(fā)病,因果殼未硬化,病菌可擴展到核仁,導致全果變黑,早期脫落。果殼硬化后,發(fā)病病菌只侵染外果皮,核仁不同程度地受到影響,嚴重時果仁變黑腐爛。老果受侵只達外果皮。2)葉片。葉片感病,首先在葉脈及葉脈的分叉處出現(xiàn)黑色小點,后擴大成近圓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斑,外緣有半透明狀暈圈。雨水多時,葉面多呈水漬狀近圓形病斑,葉背更為明顯。嚴重時,病斑連片擴大,葉片皺縮,枯焦,病部中央變成灰白色,有時呈穿孔狀,致使葉片殘缺不全,提早脫落。有時葉柄上亦出現(xiàn)病斑。3)枝梢。病斑在枝梢上呈長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褐色稍凹陷。病斑繞枝干一周會造成枝梢葉片脫落。
病原細菌在病枝、潰瘍斑內(nèi)、芽鱗和殘留病果等組織內(nèi)越冬,成為細菌的生存場所。核桃展葉期病原菌借風雨傳播到幼葉、幼果、嫩枝及花粉上,昆蟲和遠距離運輸苗木及接穗也是病菌的傳播途徑。病菌從氣孔、皮孔、柱頭、蜜腺、自然傷口、害蟲危害后的傷口、機械傷口等處侵入。在氣孔充分開放或傷口多、表面潮濕的情況下,病菌容易侵入。病菌侵染葉面和幼果的最適溫度分別為4~30℃和5~27℃,病菌潛育期一般為10~15 d,病菌可反復侵染多次,一般雨后病情迅速蔓延。核桃展葉至花期是最易感病時期,該病在5月上中旬開始發(fā)病,6月遇陰雨天氣蔓延最快。夏季高溫干旱天氣可減緩病情蔓延,秋季雨期病情進一步擴展加重。
4.1 選擇抗病品種核桃分布范圍廣,除黑龍江、海南等少數(shù)幾個省份外,全國各地都有栽培。不同的地域環(huán)境決定了核桃種質(zhì)資源豐富,品種繁多,但不同的品種間對細菌性黑斑病的抗性存在顯著差異。選擇當?shù)剡m栽且高、中抗性品種成為建園的首選,若種植抗病品種,配合化學防治也可有效防治細菌性黑斑病。
4.2 加強田間管理確定合理的栽植密度,以保證果園通風透光。建園選用健康無病苗木,加強苗期病害防治。加強水肥土等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能力。山區(qū)注意刨樹盤,蓄水保墑。采收時盡量少采用棍棒敲擊,減少樹體傷流,避免不必要營養(yǎng)流失。
4.3 清除菌源生長季節(jié),對病枝、病葉和病果要及時剪除燒毀。修剪過程中要同時清理病葉、病枝和病果,并集中燒毀或深埋,以減少菌源。在蟲害嚴重的地區(qū),特別是核桃舉肢蛾嚴重發(fā)生地區(qū),及時防治害蟲,減少傷口和傳帶病菌的媒介,達到防病的目的。
4.4 藥物防治藥物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通常在萌芽前后及展葉期以噴灑保護性銅制劑進行預防,發(fā)病時及時防治。1)核桃發(fā)芽前期,噴灑1次3~5度石硫合劑,地上地下需全面均勻噴布,以殺死越冬病菌和蟲卵,減少浸染菌源。2)在核桃展葉期,噴灑1∶0.5∶200波爾多液,能保護樹體,對細菌性黑斑病具有很好的預防效果。3)在發(fā)病初期,用1 000單位的農(nóng)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 000倍液或77%的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S436.64
B
10.19440/j.cnki.1006-9402.2017.04.019
2017-04-20
*通訊作者:白仲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