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巧
現(xiàn)實生活中的租房要比熒幕上乏味和復雜得多。在未來3年-5年,60.26%人群選擇繼續(xù)租房甚至會一直租下去。如果事實證明我們?nèi)松暮荛L一段時間還是租房過,那或許我們可以讓自己早點過“理想的生活”
在幾年前,大部分人對出租房的印象還是“蝸居”“隔板間”“公用廚房”“公共廁所”“亂”“吵”“擠”,但近些年來出現(xiàn)在《愛情公寓》《歡樂頌》《生活大爆炸》等以合租為題材的影視劇,又讓人對出租屋生活產(chǎn)生了一種向往。就在不久前,辦公室一位一直有房傍身的同事就曾對我說,他想體驗租房生活。
事實上,現(xiàn)實生活中的租房要比熒幕上乏味和復雜得多。我在成都租房住了兩年,住過兩個地方,搬過一次家。我身邊很多朋友都是租房住,有合租的,也有一個人住的,有住得好點的,也有住得差點的。租房的經(jīng)驗教訓也很多:交通很重要,室友很重要,不敢買大家具,怕搬家,想買房。
隨著城鎮(zhèn)化的快速發(fā)展,租房幾乎成了每一個漂泊者的必經(jīng)體驗。據(jù)某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上發(fā)布的《2016年北京租房報告》,在北京2170.5萬常住人口中,租房人數(shù)比例約占37%。房子倒是容易租,那生活呢?
租房沒那么簡單
老小區(qū),兩室一廳,50多平,沒有電梯,六樓??蛷d一個餐桌、一張沙發(fā),一臺電視。臥室是出租屋的標準配置:一張床、一個衣柜、一張書桌。這是楊陽現(xiàn)在住的地方,房租每月1400,她和室友平攤。
因為空的時間有些長,楊陽剛搬進來的時候,碰上了房子各種東西壞:水龍頭一個星期爆過兩次,廚房和房間的燈泡各壞了一個。因為看房的時候這些東西是能用的,所以楊陽和室友只能把這些花費自己扛著。
這些小毛病只是租房生活給租客的“見面禮”。 租房一路會遇到很多人:跟中介斗智斗勇,跟房東打交道,可能跟某個未曾謀面的陌生人一起“同居”好幾年。
除了房東,對租客來說更重要的是室友。《愛情公寓》《歡樂頌》之所以讓人向往,就是因為一群合得來的人相處得很愉快。但藝術與生活還是有一些距離,生活中碰到和諧相處的人并不容易。我的一位朋友在成都前后搬了四次家,搬家的原因倒不全是因為室友,但合不來的室友確實遇到了不少:不做公共區(qū)域的清潔、亂動別人東西、進出門噼里啪啦,還可能為水電費吵架。有許多租客表示,對于合租室友,接受度最低的就是衛(wèi)生問題。就我自己僅有一次的搬家,也是因為當時的室友養(yǎng)貓不鏟屎,吃飯不洗碗而“憤而出走”的。
盡管房子住慣了也還不錯,但楊陽坦言自己對這個租來的房子沒有什么熱情:“不是自己的房子很難產(chǎn)生歸屬感。遲早都會買自己的房子,租的房子勉強過得去就行了?!?/p>
租客沒有歸屬感,主要源于那種“隨時可能走”的“臨時感”。 一年里,楊陽沒買過什么大件,室友也就添了一個書柜,就這也是絮絮叨叨念了一年才買的。大部分租客想為租處添置家具時一想到搬家就會有些退縮。買了如果不能帶走,那感覺自己在為房東花錢,虧了;如果能帶,搬家時多一個大件,那麻煩可不是一點點。
出租房在很多租客生活中也只是擔當“床”的角色。在58同城發(fā)布的《2016上半年租房市場報告》里,租客們大部分時間都不在租來的房子里度過,被調(diào)研人群中的大部分在租房內(nèi)待著的時長日均不超過10小時,其中部分被調(diào)研者不超過8小時。每天在出租房里呆的時間不長,加劇了出租房的“臨時感”。
不滿意?那就自己改
租房租到自己滿意的房子難,很多租客把“滿意的房子”寄托在那個未知的“自己的房子”身上。但收入提高,卻依舊趕不上房價增長的速度,一旦明白自己離買房的日子有些遠,一些租客們便在租的房子上打起了主意。
成都東郊三圣鄉(xiāng)有座頗有名的院子——野火肆。院子因三個年輕人的折騰而走紅。小明想有個院子做木工、當工作室,里克覺得自己租房太貴,又想住院子,兩人還找了90后小姑娘官不二,一起分攤房租。
三個人在2015年的年底轉遍了三圣鄉(xiāng)的各個角落,找到了一個荒廢了幾年的院子:一畝地、五間平房、一座木棚,一片圍成雞圈的竹林。但院子底子好,占地夠大,房子夠住,還有自然的高度落差。
從2016年3月,三個人開始收拾院子。清除雜草,揭掉假草皮,撒上草種子;把雞圈拆掉,在竹林里清理出一片空地,做了一個水泥篝火臺,院子里用水泥條劃分邊界,讓院子更規(guī)整了些。室內(nèi)部分的改造:先把一個閑置廚房改成了臥室,臥室本來還有兩間,所以改了后三個人正好夠住。三個人還從二手市場淘來各種家具布置房間。
6月改造完成后,里克把房屋的改造流程分享到了網(wǎng)上,野火肆便在各種社交媒體上飛快地傳播。野火肆每年租金兩萬塊,改造的費用9000塊,三個人平均每人每月556,都很滿意。
“改造”出租屋,就意味著自己要花錢在別人的房子上,所以大部分租客是比較克制的。然而,為了生活的舒服,還是會有人花上大價錢去改造。
北京的一對夫婦就花了40萬元改造一個租來的胡同老屋。孟奇是河南人,在北京開著兩家小店,妻子Yvonne是臺灣人,是一名室內(nèi)設計師,他們的兒子叫之之。在有了之之以后,夫妻倆就思量著要給孩子一個自然、陽光、溫馨、充滿美好的童年環(huán)境。兩人找到一處深藏在胡同巷子里的小院,院墻隔壁就是國子監(jiān)。身為室內(nèi)設計師的妻子Yvonne,一眼便看中這里改造的可行性非常大。接著,夫妻倆就和房東簽下了合同,十年。
院子要改造成什么樣子?宮崎駿《龍貓》里老式平房的畫面一直在夫妻倆腦海里浮現(xiàn):孩子光腳在木頭臺子上玩耍,在房間里的榻榻米上翻滾,把門拉來拉去,下雨的時候雙手接著屋檐滴落的雨水。“就是這樣,我們應該給之之改造這樣的環(huán)境?!?/p>
有人給他們算了一下,投入裝修出租屋的40多萬加上10年的房租,幾乎可以在市區(qū)首付一套小房子了。妻子Yvonne說,40多萬在北京,也許買得起郊區(qū)的房子,但就沒有錢來裝修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在這里,他們?nèi)业狞S金十年可以過得很美好愜意,孩子也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這些,遠比擁有一套房子要珍貴得多。
“就想讓自己住得好一點”
一朋友的房子放租,跟我講了她遇到的一位租客:一位銀行上班的小姑娘,量了房子尺寸準備貼墻紙,書柜書桌讓我朋友搬走她準備買新的,窗簾也不要,廁所里的鏡子也不要,通通買新的。我朋友勸她房子是你租又不是你買,里面的東西都是以前自己用的,都不差,你將就用一下得了,省得以后你不租了浪費和麻煩。但人家小姑娘撂下一句話:“房子是租來的,生活可不是?!?/p>
我的租房朋友里,也有一位喜歡捯飭房子的。高茜和男朋友一起住,因為工作的原因已經(jīng)在成都搬了三次家,西邊、北邊、東邊都住過了。每次搬家選房子,房子面積什么都在其次,高茜最看重的是房子是否好看。選好房以后,她買各種東西裝點房子,包括買大件也是一點不猶豫。半年時間里,高茜已經(jīng)買了跑步機、洗衣機、小空調(diào),還養(yǎng)了一只狗。
實際上,高茜和男友已經(jīng)在成都買了房,有了“自己的房子”,只是離住進去還有一段時間。但對于現(xiàn)在這個租的房子,高茜也不想將就著過。最近成都空氣不好,高茜還想著買空氣凈化器,但房子小放不下,她只能作罷。她笑著說,“‘租不會成為我裝點房子的阻礙,但小可能會?!?/p>
我問高茜這么喜歡裝點房子跟男朋友有沒有關系,高茜認真地想了一會兒,“我覺得沒有,如果我單身的話,我也還是會這樣做,我就想讓自己住的好一點?!?/p>
《我們臺灣這些年》的作者廖信忠已經(jīng)在上海租房住了9年,對于租房,他也是經(jīng)常改來改去。他租房到現(xiàn)在,只有一個想法,不管住哪里,都要有個家的樣子,不要因為只是租房住,而放棄了對夢想中生活的追求,這不僅僅是住得舒服,而是生活態(tài)度上由內(nèi)而外的改變。
有調(diào)查顯示,在租房市場,已婚或有小孩的租房人群占據(jù)了41.69%。在未來3年-5年,60.26%人群選擇繼續(xù)租房甚至會一直租下去。如果事實證明我們?nèi)松暮荛L一段時間還是租房過,那或許我們可以讓自己早點過“理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