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生
春雨
“好雨知時節(jié)”,在略顯凝重的大地上,年復月更,春雷滾過,飄飄灑灑的雨,洗去了一冬的塵埃,拂去了冬季里最后的一絲嚴寒,把所能給予大地的細細密密的,輕輕盈盈的,似云非云,像霧非霧的甘霖給予了期盼滋潤的萬物,催醒了沉睡中顫動的綠,帶給人以精神上的無限慰藉。
“春風又綠江南岸”。感受春雨,特別是感受那“潤物細無聲”,一絲絲、一點點、一滴滴地滋潤著大地,呵護著初春新綠的毛毛雨,我更加感到生命的驛動。順著好像在爭先恐后地含苞待放的粉紅色杏花骨朵,一齊向外鉆的青中泛黃的楊柳芽兒,在“紅杏枝頭春意鬧”的詩情畫意里,徹底卸去余寒籠在身上的沉重和束縛,放飛著心境,放飛著新一年的希冀,更享受著春之繁榮。
春雨也有惱人的時候,當她臉色一沉就沒完,那時而淅淅瀝瀝、時而淋淋漓漓,不緊不慢,綿綿不斷的雨,十天半月不見晴,就是一個勁地下。
夏日
是?。∫磺卸荚谙娜障录で槿紵?,一切都在夏日下靈動浪漫,一切都充滿著生命的智慧和輝煌,在這生命火熱的季節(jié)中,我領略到夏日為什么不似春色般總嘆息被俘去了青春而悲怨低眉,標榜那不成熟的嬌嫩,而是用赤誠與坦蕩大度詮釋著對人類的情感。
“赤日炎炎似火燒”,誠然也有對夏的火熱忿滿的存在,殊不知,這夏日的火熱里裹著一片衷腸,無論是風的聚合,雨的淋漓,雷的交響和電的閃亮,夏都會堅強高亢,坦誠里絕不炫耀那從不透明的深奧。
擁抱夏日,透視夏日給予大自然最本質的被人忽略以為平常的東西,心靈在激情下撞擊,迸發(fā)出耀眼的亮點,展現出生命的真愛,我想,這就是一種對夏日的至高回報吧!
秋聲
秋聲的到來,不僅把火紅的陽光變成金碧,也把人帶進最紛繁豐富的季節(jié)。讓人們在享受耀眼秋光,滿足收獲的時候看到成熟與衰落相伴相從相交替,喜悅與惆悵交織起伏,這就是秋天的詮釋,她詮釋著生命金碧的輝煌,也詮釋著生命的衰微與殞滅的悄然!
“千里共嬋娟”,秋天也詮釋著人的心聲,演繹著人的感情,讓一年之中最富有人情味的圓月,撩動著無數人的心弦,溶進一個富有盛情的季節(jié)。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古時王勃的名句,李德裕、劉禹錫、鷗陽修的《秋聲賦》……現代郁達夫的《故都之秋》、郭小川的《團泊洼的秋天》、峻青的《秋聲賦》等等,都把感情揮灑,用心弦奏出更迷人的秋聲。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毛澤東的好詞更把濃郁的情感提升到了頂點,沸騰著無比的激情與高尚的情操。
溶進秋光,聆寫秋聲,我想,這才是了解秋天、解讀秋聲的最好選擇。
雪原
南方的冬天無雪少凍,不像北方“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般白得純潔,白得真美,更沒有北方那種“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壯麗,但那籠罩著大地四周的寒氣和凜冽的朔風,依然不乏冬的氣勢,雖略顯單薄,卻仍能將大地上的浮垢滌蕩,純潔出一片凈土,純潔得讓人們把一切念頭都收斂,靜下心來創(chuàng)造生活中封存在記憶里美的東西。
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一詞里寫道:“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痹谡克{的天空下,千里雪原享受著暖融融的陽光,我想,這時人們會覺得冬天的太陽最明媚,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把寫在人們身上的寒氣燒得干干凈凈,讓那些沒有讀懂冬天,只認得冬天冷酷的想法重新認識冬天,透視冬天,接受冬天的洗禮!
這就是冬天的美。這美,這理由不僅僅是把驛動的生命變得純潔可愛,更重要的是使人們學會了怎么用堅毅去讀懂時空、大寫人生。
責任編輯:蔣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