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豪
內褲史,是人類自身解放史的最輝煌篇章。在方寸之地,天賦人權與衛(wèi)道士交戰(zhàn)上千年之后,取勝的是“維多利亞的秘密”。
英國著名動物學家、人類學家戴斯蒙德·莫里斯是個妙人,在一部專講女人的書《裸女》里,他提出一個非常新奇的觀點:女性的胸部是從臀部進化來的。
這是我迄今讀過的關于女性胸部最有趣的一種說法。暫且不論這是漂亮的見解還是荒唐的口水,莫里斯的說法至少提醒我們,今天看來似乎相沿成習的關于身體的種種觀念,其實并不那么牢靠。正如人類的身體千百年來不斷演化,人類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也隨之產(chǎn)生變化,尤其是女性如何展現(xiàn)抑或遮蔽自己的身體,不僅是所謂時裝的故事,也是人類審美和道德演變的故事——例如屁股和屁股上的內褲。
時至今日,或許很難有人想象穿內褲其實是很晚進的人類行為。西方風化史研究學者傅克斯就講過,整個17、18世紀,歐洲都是禁止穿內褲的,只有垂垂老矣的老太婆例外,或者騎馬時,女士才會穿上內褲,所以今天的地鐵癡漢應該穿越到那時會比較幸福。而相傳在中世紀的德國,如果半夜突然打雷下雨,人們通常會把屁股伸出門外,以避雷驅魔。因為當時的人們相信魔鬼無臀,所以只要把屁股亮給撒旦看,就可以讓他想起自己的弱點,倉皇逃遁。
換句話說,作為最私密的身體部位和最私密的貼身衣物,屁股也好,內褲也好,其實都沒有我們想的那么簡單;恰恰相反,薄薄一條內褲藏著太多的人類故事。而法國學者、作家布麗吉特·戈維尼翁的《了不起的褲褲:內褲進化史》一書,正是一部試圖全面解讀內褲進化的百科全書,是一次文明史視野下對于內褲變遷的歷史觀照。
如果不是讀了這部書,我大概都忘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早出現(xiàn)也是最負盛名的一條內褲應當數(shù)《圣經(jīng)》中亞當夏娃拿來遮羞的葡萄葉。從那一刻開始,人類開始懂得何為羞恥,而赤裸也不再被允許。公元前2700年左右,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qū),根據(jù)當時所建的金字塔內的墓穴裝飾畫,那時的女性已經(jīng)穿著1.0版本的“丁字褲”了。至于十字架上的耶穌,那腰上的一條“纏腰帶”也是歷代名畫中一處最為人矚目的所在。
不過這些文明史上初級版內褲的主要功能在于遮蔽私處,而遮蔽同時往往意味著誘惑;此后的內褲不滿足于僅僅遮羞,期待在遮羞的同時產(chǎn)生魅惑的效用。
例如中世紀的男性襠袋,通常由皮革或金屬制成,襠袋耀武揚威地向人們炫示著男性的生殖魅力。襠袋里除了裝著男人那活兒,還一物多用,可以裝幾枚硬幣、一塊手帕,甚至一個水果——想想這些東西的味道吧,令我震驚!直到1830年左右,襠袋才逐漸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就是今天的“門襟”。
19世紀開始,時尚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女性開始習慣穿內褲。1906年,三角內褲問世,著名的“小船”牌內褲也在1920年誕生了。與此同時,內褲的品種也日益豐富,既有起到魅惑招引之功的丁字褲,也有舒適寬松的平角褲,而愈加完善的百貨公司、郵購渠道,也使得購買品類繁多的內褲成為一種流行、自然的生活方式——私密之處的內褲終于可以成為大庭廣眾下的尋常事物了。
就像今天人們對于“維多利亞的秘密”里那些動輒百萬美元的奢華內衣的驚嘆,其實自古以來女人們都很愿意在內衣上一擲千金。她們懂得不同顏色會使身材線條顯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也知道繁復、精致、合乎美感的設計會讓男女雙方都獲得愉悅的感官享受,因為“彼此為對方創(chuàng)造一個奇妙而持久的生理享受的真正天堂”正是戀人們的天賦之權。
就此而言,我特別欣賞戈維尼翁對內褲的進化史的梳理。她透過繪畫、浮雕、郵購目錄、漫畫、商業(yè)廣告,展現(xiàn)了一個我們渴望探索卻極力回避的世界。但只要人類不再退返到一絲不掛或扯著樹葉四處晃悠的時代,那么就如傅克思所言:“我們希望服裝由我們的想象力來決定,其中自然也包括情欲的想象力?!?/p>
內褲掩藏的是我們的身體,卻無意間揭開了人們對于所在社會的道德問題的看法:我們真的了解自己的身體嗎?我們感知過身體的需求嗎?我們喪失了對貼身衣物的想象力了嗎?至于那些在這個時代還忙不迭擔當衛(wèi)道士的人,倒是讓我想起西方人老早就有的說法:“凡是上帝自己創(chuàng)造而不引以為羞恥的東西,我們也不應當引為羞恥而不說?!?/p>
(徐一薦自《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