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qū)燈市口小學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
為了更好地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燈市口小學優(yōu)質教育資源帶設計并實施了一系列發(fā)展性課程即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如各年級主題式綜合實踐課、STEAM課程、學院日課程和戲劇實踐課程等。
在綜合實踐課程的設計與實施中,資源帶利用多學科聯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自主探究、模擬體驗、小組合作,力求讓學生在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中感受到創(chuàng)造的樂趣,培養(yǎng)學習興趣;并在體驗、實踐和創(chuàng)造中發(fā)揮想象力,培育創(chuàng)新精神,提升動手實踐能力。
以STEAM課程為例,STEAM課程是多個學科融合而形成的一門新學科,取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等五個學科的英語首字母命名,是基于真實問題解決和基于設計的綜合類學習課程。它強調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使學生在學習情境中自主提升設計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至今,STEAM課程已經在資源帶實施兩個學期了,學生們已參與“自制樂器”“葡萄酒架”等十多個涉及物理、科學、數學等學科知識的探究項目。探究的過程激發(fā)了學生們好奇的天性和主動探索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的能力、發(fā)散思維能力。
資源帶秉著“課堂在窗外”的理念,不將孩子束縛在課堂內、書本上,專門創(chuàng)設了每周三的學生“自主日”,鼓勵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學會安排時間、進行自我管理、自主發(fā)展。“自主日”當天,教師不布置家庭作業(yè),學生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自我安排,有的學生滑旱冰、騎單車、跑步,進行體育鍛煉;有的進行繪畫、拉手風琴和彈鋼琴等興趣愛好活動;有的主動承擔家務勞動,幫父母打掃房間、做飯等;還有的學生自動結成小組,一起開展戲劇表演等活動。自主日激發(fā)了學生的內動力,也正是資源帶倡導“生本、自主、開放、創(chuàng)造”的課堂文化的體現。學生們自我塑造,做“最好的自己”,每一個學生都能燦爛綻放。
燈小資源帶設計發(fā)展性課程,強調了學生跨學科自學、合作、分享、質疑、拓展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逐步掌握小組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性學習的方法,提升了他們的個人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