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完 子
鳥國皇后
——綠尾虹雉
○文/完 子
雉科虹雉屬,大型鳥類。是中國的特產(chǎn)種類,被列為世界性易危物種。
綠尾虹雉
Lophophorus lhuysii
“早上雨轉(zhuǎn)小的時間里,我繼續(xù)向山頂攀爬。我已經(jīng)在海拔12000英尺(約3600多米)以上,這里的林中只有開白花的杜鵑屬植物。當我聽到綠尾虹雉的叫聲,便去捕捉,可是我們剛走近,它們就驚飛了。這種鳥的翅膀很有力量,飛得又高又遠,我在實踐中深有體會:在開闊的田野里,很微弱的聲音,它在遠處也可以聽到,我們就很少有機會能夠設(shè)法不使這些虹雉受驚了……”
這是摘自《戴維神父日記》中的一段話。阿爾芒·戴維,法國傳教士、生物學(xué)家,大熊貓的發(fā)現(xiàn)者,也是我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我國特有大型珍稀雉類綠尾虹雉的發(fā)現(xiàn)者。
綠尾虹雉是大型鳥類,體長70-80厘米,體重1650-3220克。雄鳥羽毛由10種不同顏色的錦繡所組成,成鳥通體以深藍紫色為基調(diào);頭頂、面部、耳部為帶金屬光澤的綠色,冠羽稍長形成鳳頭,鳳頭藍紫色,由頭頂?shù)木G色到紫色的鳳頭顏色過渡平緩。雌鳥上體深栗色,具淡白色紋和皮黃色斑,下背和腰白色;眼周裸出部近白色;下體褐灰色,雜以白色細斑;尾暗褐色,具棕色橫斑。
綠尾虹雉不僅外表靚麗,還有著美妙的歌喉。它們的叫聲雅致、婉轉(zhuǎn)、連綿不斷、變化多端。每當清晨和傍晚,綠尾虹雉在濃霧的籠罩下, 高聲鳴叫,叫聲此起彼伏,在群山間回蕩,傳得很遠。
綠尾虹雉在我國豐富多彩的雉類資源中占有突出地位, 特別為國內(nèi)外學(xué)者所矚目。在全世界的雉類中, 它們也可稱得上是珍貴、美麗的一種。據(jù)資料記載,綠尾虹雉目前僅分布于四川、云南西北部、西藏東南部、甘肅東南部和青海南部一帶,野外現(xiàn)存數(shù)量不足3000只。199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將綠尾虹雉列為瀕危種。
它們在高海拔的雪地上漫步,姿態(tài)優(yōu)雅,從容不迫。如公主般優(yōu)雅地踏過積雪,緩緩消失在視野中,全程只出現(xiàn)美麗背影,把其余美貌留給觀者想象。它們靠挖掘植物的根、地下莖、球莖等地下部分為食,呈鉤形粗壯有力的喙也是為適應(yīng)這種生活而進化出來的,據(jù)分布地山民觀察,綠尾虹雉非常喜歡取食貝母的球莖,因此在當?shù)兀G尾虹雉又叫做貝母雞。
覓食地多在林緣灌叢草甸地帶,常順著山坡由下而上、邊走邊覓食,食物種類主要為草玉梅、驢蹄草、報春花、羊芽草、針芽草、錦雞兒、野蔥、苔草等。冬季由于高山積雪過厚,難以找到砂礫,這時它就吞吃火炭,因此得名“火炭雞”,因它的嘴很堅固,而且前端彎曲呈鉤狀,很像老鷹的嘴,故又稱為“鷹雞”。
綠尾虹雉是日行性鳥類,常成對或小群活動,冬季有時也集成8-9只至10余只的較大群體。白天活動,喜歡出沒于山脊地帶,晚上棲于稠密的灌叢間或樹的低枝上。性情機警,一有動靜即伸頸觀望,如發(fā)現(xiàn)危險,則立刻鉆入灌叢或飛奔而逃。腿腳強健有力,善于奔跑。能在飛行時借助氣流向上的舉力,自低處向高空盤旋翱翔。
每年4-6月是綠尾虹雉的繁殖期,有的雄鳥1月份就開始發(fā)情,但大多數(shù)在4-5月才發(fā)情。這時的雄鳥可以表演一種特殊的求偶飛行,它從陡崖上呈滑翔式俯沖直下,尾羽散開,先是盤旋,然后又俯沖。筑巢于陡峭的巖洞中,綠尾虹雉的巢穴很簡陋。巢內(nèi)只是用樹枝和雜草稍微一墊, 綠尾虹雉便在上面產(chǎn)卵。巢很丑,但雉很美。“雞窩里飛出金鳳凰”,用在綠尾虹雉身上,一點都不過分。每窩產(chǎn)卵3-5枚,黃褐色,具大小不同的紫褐色斑。孵化期28-30天,早成鳥,2-3歲性成熟。
綠尾虹雉是世界上最難飼養(yǎng)的鳥類之一;北京動物園1958年首次飼養(yǎng)展出綠尾虹雉,1980年繁殖成功。北京野生動物園擁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工繁殖育種群,總數(shù)達13只。
2006年11月15日,國家郵政局發(fā)行了《中國鳥》(第四組)普通郵票1套2枚,其中面值40分的就是綠尾虹雉。2010年3月16日,寶興縣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xié)會授予“中國綠尾虹雉之鄉(xiāng)”稱號,這是全國唯一一個“綠尾虹雉之鄉(xiāng)”。從此,隱藏于大山深處的綠尾虹雉飛進公眾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