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察隅縣發(fā)現灰頭麥雞
2016年6月19日,在西藏自治區(qū)察隅縣竹瓦根鎮(zhèn)(97°27′20.03″E,28°39′14.04″N,海拔2 302 m)觀察到1只灰色涉禽,該鳥全身呈灰褐色,喙呈黃色,喙端有黑斑,頭灰色,胸前有黑色條狀斑,腹部白色,飛行時背部褐色,翅初級飛羽黑色、次級飛羽白色,尾白色。經鑒定,該鳥為灰頭麥雞Vanelluscinereus(MacKinnonetal.,2000),通過查閱文獻(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1983;鄭光美,2011;劉迺發(fā)等,2013;曲利明,2014),發(fā)現該鳥為西藏鳥類新紀錄。
發(fā)現時該鳥活動于荒廢的玉米地中,周圍有池鷺Ardeolabacchus、牛背鷺Bubulcusibis、綠鷺Butoridesstriata等。該鳥棲息于平原草地、沼澤、湖畔、河邊、水塘以及農田地帶,有時也出現于低山丘陵地區(qū)溪流兩岸的水稻田和濕草地上(趙正階等,2001)。本次發(fā)現區(qū)域與灰頭麥雞的生境描述相似。
灰頭麥雞隸屬于鸻形目Charadriiformes鸻科Charadriidae麥雞屬Vanellus。國外繁殖于朝鮮、日本,越冬于日本南部、印度、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國內繁殖于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等地,越冬于云南、貴州和廣西等地(趙正階等,2001)。該鳥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趙正階等,2001)。由于觀察時間較短,發(fā)現次數較少,本次發(fā)現的灰頭麥雞居留型有待進一步研究。
陳越, 舒服, 李大江, 劉鋒*, 次平*
(西藏自治區(qū)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研究院,拉薩850000)
西藏自治區(qū)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