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吉林·姜丹
深秋摳庫底兒
文/圖 吉林·姜丹
在東北,每年的國慶節(jié)是個釣魚的節(jié)點。節(jié)后就會有最少四分之三或更多的釣友“掉隊”貓冬了,剩下的那四分之一也有很大一部分魚癡僅僅是為了玩玩兒,對他們來說能否釣到魚并不重要,“晾晾竿子”也是好的,畢竟東北的冬天太漫長了。他們的出行帶有盲目性和撞大運的成分。而對另外一小部分人來說,只要出釣就要有魚,他們要在遛魚的過程中充分享受釣魚的樂趣。他們的出行都有很強的針對性,在深秋玩得HIGH極了,絕不亞于夏天的釣魚旺季。我就是其中的一員。
2016年10月22日,周六。凌晨的一場小雪使得氣溫驟降,本地的白天氣溫首次達到了冰點以下,降溫幅度超過了10℃,西北風5~6級,多云轉(zhuǎn)晴。單看這氣象條件就叫人卻步了吧。我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聯(lián)系了幾個釣友,得到的回答都是一句話:你瘋了吧?嘿!他們不知道,這種氣溫驟降并且伴有大風的天氣是深秋中難得的上魚好天氣。和春天釣升溫截然不同,深秋釣降溫效果會更好,要是有陽光就更好了。好,他們不來,我自己瘋!
9點剛過,我就到了魚塘。這個魚塘是我關(guān)注許久的目標之一。從9月中旬大水庫慢慢轉(zhuǎn)向低迷、釣魚人開始轉(zhuǎn)釣小水庫的時候,我就開始關(guān)注魚塘。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在深秋到徹底封凍的這段時間找?guī)讉€可以玩兒的地方,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面積不要太大,越小越好。原因很簡單,在院子里抓雞和在籠子里抓雞哪個更容易一些?第二,要了解魚情,確定里面確實有一部分殘存的庫底兒。當然魚的密度肯定不會大,但是絕不能太小,密度大點魚多點肯定是好的。如果能再詳細了解到里面魚的品種、大小、數(shù)量以及放養(yǎng)的時間就更完美了。掌握了這些信息,在出行前就可以確定主要對象魚、釣組的大小、魚餌的成分甚至浮標的調(diào)釣了。
我的到來著實讓魚塘老板吃了一驚,他指著遠處還沒消融的薄雪說:“好久都沒人釣到魚了,你看這天!還能釣?趕緊回家吧!”
我當然不能走,接著老板又善意地提醒我:“釣的話你得用長竿子,水涼了后剩的那點魚都跑中間去了?!比缓缶筒还芪伊恕?/p>
老板說的沒錯,深秋釣魚盡量要釣遠、釣深。但我沒用長竿子,因為我直接坐在了頂風的南岸。釣魚這事兒應(yīng)了網(wǎng)上的一句話,人不舒服魚才舒服。人不舒服指的不僅是天氣還有釣位,這句話說得挺準的。釣難以忍受的頂風在深秋同樣適用,并且效果比別的季節(jié)更明顯。天氣預(yù)報說有5~6級的西北風,雖然當時的風還沒有那么大,但是一旦起風了,正頂風拋投是個問題,所以我沒用長竿,但也不能直接用短的。我折中一下,首先用了一支5.4米的竿子。水涼必然會導(dǎo)致魚口輕,為了追求高靈敏度,我使用2號細尾大佛手,調(diào)十幾目釣2目。魚餌在我臨出發(fā)的時候已經(jīng)開好了,狀態(tài)為緩慢脫落狀態(tài)。我個人不愛使用霧化餌,另外緩慢脫落的狀態(tài)更適合長尾高靈敏調(diào)釣的浮標,因為釣餌每脫落一點,重量就會減輕一點,浮標就會上升一點,魚餌也就離底遠一點。魚餌在不斷地脫落的過程中也會離底越來越遠,到最后只??浙^時離底大約二十多厘米,也就是十幾目浮標的長度。在這個季節(jié)、這樣的氣象條件下,魚肯定會集中在水的最下層,釣離底不可取,為了使魚餌始終保持在水底,也為了能更有效地誘魚,所以我選擇了緩慢脫落狀態(tài)。由于已經(jīng)確定了釣底,所以我采用雙子線等長的釣組施釣。釣組在水下呈雙餌輕觸底狀態(tài),浮標每上升一目即提竿換餌。這是出發(fā)前我就已經(jīng)制定好的計劃。
第一條魚最小,不過已經(jīng)野化了,看它多漂亮
這是西面一個避風的位置,坐著比較舒服,但人舒服魚不舒服
我先用標準大小的釣餌抽了10分鐘,然后延長了等待的時間。之所以沒用大餌抽窩子,是因為大餌和標準餌因重量不同,在水下的落點可能會有些輕微的差異;另外風力因素的干擾也可能使落點不準。為了避免這個差異的出現(xiàn)使餌料更集中,我使用的釣餌有多大,抽窩子時就用多大。有人可能會不理解,為什么不打點窩子呢?深秋不同于其他季節(jié),魚的食欲很低,食量也小,嘬上一兩口可能就會走。這就要求窩子不能大,窩料不能多。對付這種有過被人工飼養(yǎng)經(jīng)歷的魚來說,最有效的窩料就是顆粒??墒穷w粒在低水溫的條件下溶解得很慢,也就是說發(fā)窩的周期長。另外除非使用專用的打窩竿,否則窩料不會在碗口大的區(qū)域集中,還是用竿子抽最簡單實用,而且用不了多少窩料,只要有魚進了碗口大的窩子,釣餌馬上就會被發(fā)現(xiàn)。當然了,通常在這個季節(jié)、這種天氣釣魚,幾乎都是一個人包場,沒有流氓釣扎針之嫌,可以打多個窩子,哪里像有魚的樣子就在哪里揚一把窩料,輪換著釣。窩料由溶解較快的小顆粒和溶解較慢的大顆?;旌辖M成,要窩子持久就加大大顆粒的比例,反之則小顆粒的比例大些。
本以為怎么也得一小時后才可能有戲,畢竟這是在魚已經(jīng)要??诘募竟?jié)?。〗Y(jié)果半小時的時間浮標就有了動作,以一目或稍大點的動作上升。不過因為當日多云,標尾又過細,我有些看不清信號,這種輕微的送標估計應(yīng)該是一二兩重的小鯽魚在鬧,不是目標魚,丟口就丟口吧。很多人大概會說,這個季節(jié)能看見浮標動就已經(jīng)很幸福了,還挑挑揀揀的?對,這就是從初秋開始就關(guān)注魚塘信息的結(jié)果。你掌握的信息越多,就意味著手里的牌越多,可以有目的地做出選擇。今天我的目標就是鯉魚和7兩以上的大鯽魚,不夠分量的都靠邊站!這是一個黑坑,最后一次放魚是兩個月之前,里面殘存的庫底雖然都身經(jīng)百戰(zhàn)了,但是也都野化得差不多了,浮標的信號絕不會這么輕微。我的自信源自對信息的掌握,這點太重要了。
浮標的信號越來越頻繁,無疑叫人產(chǎn)生了足夠的信心。這樣的溫度和季
節(jié)浮標出現(xiàn)的信號幾乎完全可以排除是小雜魚們在搗蛋,況且動作的表現(xiàn)也足以排除小雜魚。這就代表我選的位置沒問題,魚真的集中在下風處了?,F(xiàn)在差的就是時間和機會。
開張后,我接二連三地上魚
魚的體型一條比一條大
我有意放掉那些小信號,專門等待更大的信號出現(xiàn)。果然,多次空竿后,一個穩(wěn)穩(wěn)的送標被我及時抓住,只聽“啾”的一聲,期盼中的沉重感毫無懸念地出現(xiàn)了。魚的力量遠比我估計的要大。幾個來回下來它就是不露頭,我過足了遛魚癮——遛魚這事兒誰拿竿子誰知道。
第一條魚出水后的第三竿,又有魚中鉤了,這足以說明我的窩子成了,可是也釣不下去了——風太大了,窩內(nèi)有再多的魚也沒法釣了,釣組拋不出去。這個時候必須換短竿子,而且一定要果斷,千萬別舍不得老窩子,因為越來越大的風會導(dǎo)致魚群離岸邊越來越近。2.7米和3.6米的竿子我都帶著呢,但是從剛才上鉤的兩條魚的力道來看,我對1號線組心里沒底,不敢用。
也就兩支煙的工夫,4.5米的竿子迎來了第一個黑標,毫無懸念還是鯉魚,它不停地往外竄,往深處扎,左沖右突,每次我覺得遛得差不多了下了抄網(wǎng),魚都從網(wǎng)口躍出,累得我胳膊酸痛。
第五條魚上鉤后,出現(xiàn)了一個空檔期,起初我以為魚的密度不大,魚口稀一點很正常,但一小時后依然沒有目標魚上鉤,不禁叫人合計,莫非魚又向岸邊移動了?我連續(xù)拋了幾個五分竿,黑標再次出現(xiàn),還是漂亮的紅翅鯉魚。
因為竿子沒拋滿,從提竿到中魚有個緩沖過程,所以連續(xù)跑了兩條魚。其實有個解決的辦法:往后坐一坐或者把4.5米的線組改成3.6米的就可以了。當時才下午2點多,太陽也徹底出來了,不過如果接著釣下去,魚塘老板肯定會把我拉入黑名單,見好就收吧!
下午2點50到家,我稱了一下魚獲,6條魚,共15.4斤。幾個小時的時間在已經(jīng)釣敗了的黑坑有這樣的收獲,足矣。
回來后有人問我:這回該收竿了吧?我答:或許氣溫還會有回升,等一等再收竿吧,下次去還能釣到。
最后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