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安石
登飛來峰
◎〔宋〕王安石
飛來峰上千尋塔,
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緣身在最高層。
飛來峰:一座山峰的名字?,F(xiàn)已不明所指,一種說法是浙江紹興城外的林山,傳說林山上一座山峰是從別處飛來的,因此叫“飛來峰”。另一種說法是浙江杭州西湖靈隱寺前的山峰。
千尋塔:“尋”是古代的長度單位,1尋等于8尺。“千尋”是泛指,形容塔很高。
聞?wù)f:聽說。
緣:因為。
飛來峰上有一座高高的塔,以前聽說在這座塔上,雞鳴時分就可以看見日出了。今日我親自登臨,果然名不虛傳。到了這高高的塔上,就不怕被云霧遮擋住視線,可以盡情極目遠眺了——因為我正站在最高的位置上啊!
古詩中有不少描寫高層建筑的,著名的如李白的“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王之渙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從現(xiàn)代的角度,令李白“不敢高聲語”的“高層”建筑,恐怕不能算特別高,畢竟那個時代,幾層高的樓已經(jīng)罕見。
但是,我們常常能見到古詩中對高層建筑、高山的描寫角度獨特,感染力強,同時,隱含著深刻的哲理。王安石的這首《登飛來峰》正是這樣的例子。
詩歌首句,簡單描述了飛來峰的情形,山名“飛來峰”,天然地帶著險、高、奇的氣勢,這座險、高、奇的山上,還有一座高高的塔。次句借傳言來襯托塔的高:由于非常高,傳說在這座塔上,雞鳴時分就可以看見日出。這實際上是古人對地球是圓的這個規(guī)律的樸素認知:高處更早見到日出。
末兩句既是實寫,又包含著深刻的哲理。站在塔頂?shù)淖髡?,視野開闊,胸懷寬敞。作者感悟到:只要站得高一些,就不會受蒙蔽,能夠看得更清楚。王安石說這句話,有其本人主持變法不順利,困擾重重,壓抑不快的原因。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也有著相同的道理:只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站得更高,對人生、對世界的認識就會更清楚、更理性。
(錦 湖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