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炎坤+王鑫磊+楊朋坤+韓占兵+李新正+范佳英+靳雙星
摘要:肉雞生產中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發(fā)生率最高的疾病類型,是影響雞群成活率的重要因素,曲霉菌是引起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病原體。對曲霉菌的種類以及雞只感染后的危害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對各種環(huán)境因素與曲霉菌病發(fā)生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通過環(huán)境條件控制來降低曲霉菌病發(fā)生率的措施。
關鍵詞:肉雞;環(huán)境條件;曲霉菌病;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0-5310-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0.035
Abstract: In broiler production, the respiratory disease was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type, and the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chickens. Aspergillus was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s which caused respiratory disease. In this paper, the aspergillus species and the harm of chickens infected Aspergillus we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and based on the deeply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pergillosi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spergillosis by environment condition control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broiler; environment; aspergillosis; control measures
提高4周齡后雞群的健康水平和成活率是當今中國白羽肉雞生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1]。從一些試驗結果和企業(yè)生產記錄看(以羅斯308肉雞為例),中國白羽肉雞35日齡和42日齡的公母平均體重分別可以達到2.05 kg和2.47 kg,體重每增加1 kg所需要消耗的飼料分別為1.65 kg和1.78 kg[2]。與該育種公司所提供的體重發(fā)育及飼料消耗標準基本相同。然而,肉雞的成活率方面則存在較大差距,國內肉雞42日齡的成活率平均為93%左右,長江以北地區(qū)的規(guī)模化肉雞場冬季和早春肉雞的成活率很多在90%以下,一般育種公司所提供的42日齡肉雞成活率標準為97%以上[3]。
造成肉雞后期死亡率過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環(huán)境應激造成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是主要因素[4]。其中,由于霉菌感染造成的肉雞死亡和淘汰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而肉雞養(yǎng)殖過程中霉菌感染常常與環(huán)境管理不當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5]。因此,了解環(huán)境控制與霉菌繁殖及感染雞群之間的關系,進而通過養(yǎng)殖環(huán)境調控以達到降低霉菌感染造成的肉雞死淘率是十分重要的。
1 曲霉菌感染對肉雞健康的影響
1.1 曲霉菌及其毒素的種類
曲霉菌分布廣泛,常見于腐爛植物、土壤、雞舍地面、墻壁和屋頂以及谷粒飼料中。引起禽曲霉菌病的兩個主要病原為煙曲霉和黃曲霉,另外還有黑曲霉、土曲霉、灰綠曲霉等,一般認為曲霉菌屬中的煙曲霉是常見的致病力最強的主要病原[6]。該病的主要傳染媒介是被曲霉菌污染的墊料和發(fā)霉的飼料。在適宜的濕度和溫度下,曲霉菌大量繁殖。引起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霉菌孢子被吸入經呼吸道而感染;發(fā)霉飼料亦可經消化道感染;孵化室或出雛器被霉菌污染后也會感染剛出殼的幼雛[7、8]。
曲霉菌主要通過其合成的毒素對肉雞產生毒害作用,這些霉菌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嘔吐霉素和T-2毒素等[9]。
1.2 肉雞感染曲霉菌后的表現
在不同的養(yǎng)殖場甚至同一個場內的不同季節(jié),因為飼料和墊料的霉菌毒素種類和含量不同,雞的臨床表現差別也較大。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采食慢,糞便中有殘存的飼料顆粒(俗稱“過料”,即使及時使用了抗腸炎類藥物,效果也不明顯),個別肉雞會出現吐水現象;生長緩慢、消瘦、形成“僵雞”,腿爪顏色變淺,色素沉積不良,后期采食量增加速度慢[10,11]。雞群發(fā)育的均勻度偏低[6]。
1.3 霉菌毒素對肉雞的危害
不同類型的霉菌毒素其作用的靶器官不同,對肉雞的危害程度也不一樣,總體來說霉菌毒素對肉雞的危害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2,13]。
1.3.1 引起免疫抑制 霉菌毒素通過對肉雞免疫器官的損害(如引起法氏囊、胸腺萎縮,骨髓顏色變淺,甚至變黃)而引起機體的免疫抑制。如在生產中肉雞的免疫程序不變、疫苗按時接種,但是產生的抗體滴度不能達到正常的高度;后期易感染非典型新城疫、溫和型禽流感等病毒性疾病,很多抗病毒藥物使用效果不明顯,后期雞群死亡率升高等。
1.3.2 消化系統(tǒng)的損傷 霉菌感染會引起肉雞口腔黏膜出現白色或紅色的潰瘍灶,采食過程中雞會因為疼痛不敢采食大的飼料顆粒,只采食較細的顆粒和料末,臨床表現“勾料”癥狀。有的雞嗉囊內有白色假膜。霉菌毒素會引起腺胃炎,腺胃腫大呈圓形或梭形,壁增厚,乳頭基底部出血,半透明腫脹,在擠壓腺胃乳頭時往往會擠出膿性分泌物(由病毒引起的腺胃炎在擠壓腺胃乳頭時有清亮的分泌物)。肌胃潰爛,有潰瘍灶,角質層增厚,嚴重者出現裂紋。腸黏膜嚴重脫落,中后期腸道萎縮變細。
1.3.3 肝臟損傷 霉菌毒素會引起肝臟腫大變硬,顏色變深,嚴重者呈斑駁狀,后期脂肪沉積呈黃色,肝臟實質部有霉菌結節(jié),呈現為青綠色或黑紅色,多有不規(guī)則或白色壞死點或壞死灶;膽囊膽汁顏色變淺。
1.3.4 呼吸系統(tǒng)損傷 氣囊增厚,內有云霧狀病變,部分氣囊腸系膜出現明顯霉菌結節(jié);肺臟多成纖維素性肺炎或出血性肺炎。
1.3.5 腎臟損傷 腎臟腫大,顏色發(fā)紅,表現程度不同的尿酸鹽沉積。
由于霉菌及其毒素對肉雞肺部和肝臟的侵害,也成為了肉雞腹水綜合征發(fā)生的重要誘因。
2 環(huán)境與霉菌性疾病的關系
肉雞的曲霉菌病是一種典型的條件性疾病,其發(fā)生率及危害程度與雞舍環(huán)境條件有密切關系。曲霉菌孢子不僅在雞舍內外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而且對外界環(huán)境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強,在干熱120 ℃、煮沸5 min才能殺死。對化學藥品也有較強的抵抗力,在一般消毒藥物中,如2.5%福爾馬林、水楊酸、碘酊等,需經1~3 h才能滅活[14]。因此,了解環(huán)境因素對曲霉菌生長和繁殖的影響,可通過創(chuàng)造合適的環(huán)境條件控制曲霉菌的生長和繁殖,減少其對雞群的危害。
2.1 養(yǎng)殖方式與霉菌性疾病的關系
地面養(yǎng)雞的墊料主要有花生殼、稻殼、麥秸、木屑等,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墊料容易發(fā)霉,拋灑在墊料中的飼料也為霉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營養(yǎng)基質[15]。肉雞在養(yǎng)殖中采食墊料或者掉在墊料上的飼料,導致霉菌感染或者采食入霉菌毒素。網上平養(yǎng)方式飼養(yǎng)的肉雞,雞舍墻壁或底網如果附著有一定量的有機物,在濕度較高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霉菌繁殖,肉雞接觸這些有機物之后就可能被霉菌感染。籠養(yǎng)肉雞與有機廢物的接觸相對較少,霉菌危害也相對較輕。
2.2 雞舍溫度與霉菌性疾病的關系
大多數的霉菌都屬于中溫型微生物,合適的生長溫度一般在20~30 ℃,30 ℃是曲霉菌最適合生長的溫度,鐮刀菌大概在20 ℃左右。黃曲霉的最低繁殖溫度范圍為6~8 ℃,最高繁殖溫度范圍為44~46 ℃,最適生長溫度為37 ℃左右[16]。
溫度對霉菌的產毒能力有重要的影響,在0 ℃以下或30 ℃以上,絕大多數的霉菌不能產毒或產毒力減弱。一般霉菌產毒的適宜溫度略低于生長最適溫度,如黃曲霉的最適產毒溫度為28~32 ℃[17]。
肉雞生產的整個過程都處于較高的溫度條件下,最初幾天雞舍內溫度要求達到35 ℃,即便是在即將出欄的前夕室內溫度也應在20~25 ℃。依此來看,肉雞舍的溫度是適宜于曲霉菌繁殖的溫度環(huán)境,這也是肉雞養(yǎng)殖過程中曲霉菌問題較為常見的主要原因。
2.3 雞舍濕度與霉菌性疾病的關系
曲霉菌在相對濕度為70%~75%時菌絲生長速率最快,分生孢子的萌發(fā)對濕度要求嚴格,在相對濕度>60%時霉菌孢子才能萌發(fā)[18]。肉雞生產中如果雞舍內濕度偏高,有時會在地面或墻壁等溫度較低的物體表面形成霧珠造成這些部位潮濕,在潮濕部位容易生長霉菌。
在肉雞養(yǎng)殖過程中一般要求雞舍內的相對濕度保持在60%左右。然而,在高溫的夏季采用縱向通風和濕簾降溫系統(tǒng)時,常常會使雞舍內的濕度達到75%以上,局部可能超過80%;冬季在通風量減小的情況下,雞舍內的濕度也有可能達到70%左右;梅雨季節(jié)外界濕度大,即便是合理組織通風也很難將雞舍濕度控制在65%以下。正是這些季節(jié)雞舍內濕度偏高,曲霉菌病的危害也更明顯。
2.4 雞舍通風與霉菌性疾病的關系
合理的通風能夠通過及時排出空氣中的粉塵及附著在其表面的微生物而降低雞舍內的霉菌數量[19]。此外,合理的通風能夠調控雞舍內的空氣濕度,有效防止雞舍內地面或墻壁等物體表面的潮濕,能夠抑制霉菌的繁殖。冬季肉雞舍為了保溫而減小通風量,常常造成空氣中濕度偏高甚至過高現象,霉菌性疾病的發(fā)生與通風不良有著密切的關聯。
2.5 養(yǎng)殖密度與霉菌性疾病的關系
飼養(yǎng)密度會影響到雞舍內環(huán)境,進而與霉菌的繁殖產生關聯。目前,在白羽肉雞生產中常常采用高密度飼養(yǎng),如在采用地面墊料平養(yǎng)方式的條件下第4周的雞群飼養(yǎng)密度一般為16只/m2,在第6周仍保持13~14只/m2。高密度的養(yǎng)殖模式會造成雞舍內空氣濕度的增高(如在第4周齡時,平均每只肉雞每天的水消耗量約為150 mL,一棟雞舍如果飼養(yǎng)肉雞3萬只,則每天消耗4.5 t水,而這些水絕大部分要通過機體排放到外環(huán)境中,每天通過通風要將4.5 t的水汽排到雞舍外),會使雞舍內空氣中粉塵的濃度增高,也會使有害氣體含量升高,這些都是霉菌繁殖的促進因素。童海兵等[20]報道,肉雞高密度試驗組舍內空氣中氨氣、二氧化碳和粉塵的濃度顯著高于低密度和中密度組,試驗證實在夏季適當降低飼養(yǎng)密度能夠改善平養(yǎng)肉雞舍中有害氣體和粉塵狀況。
3 控制肉雞霉菌病的環(huán)境管理措施
在肉雞生產中,為了控制曲霉菌病,常常在飼料原料選擇上不用霉變和含水量高的原料,加工過程中添加防霉劑、霉菌毒素吸附劑或分解劑,但這些都無法控制墊料、潮濕的地面和墻面上霉菌的繁殖。因此,除了在飼料和墊料中應用防霉劑、脫霉劑,控制其中的霉菌繁殖和吸附霉菌毒素,同時還必須加強環(huán)境管理,限制霉菌繁殖的條件,共同抑制霉菌對肉雞的危害。
3.1 降低墊料的含水量
引起霉變的主要條件是濕度和溫度。如果能控制這兩個條件,就能夠有效地防止霉變。但是,在肉雞生產中不可能把雞舍溫度降至17 ℃以下,因此只能靠控制濕度來達到目的。一般情況下,把墊料中水分控制在25%以下就能夠降低霉菌在墊料中的繁殖速度。這就要求選擇墊料時新鮮無霉變,另外在鋪設前要將墊料進行充分晾曬,使墊料的含水率降到20%以下,當鋪設到雞舍后的若干天后其中的含水率逐漸上升至接近25%。為了防止墊料中含水率過高,生產中要防止飲水系統(tǒng)漏水,對飲水器周圍已經潮濕的墊料要及時進行更換。
3.2 有效防止雞舍內濕度偏高
霉菌在干燥環(huán)境下其繁殖受到較大抑制,因此,應該把濕度調節(jié)作為控制雞舍內霉菌的重要措施,盡可能防止?jié)穸瘸^雞群合適的范圍,即把雞舍內空氣濕度控制在60%左右。這方面的措施除降低墊料含水量外還包括:雞場要建在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雞舍內地面比舍外高出30 cm左右,做好雞舍的排水系統(tǒng);雞舍在接雞前要經過加熱和通風以使地面和墻壁充分干燥,合理組織雞舍通風,控制噴霧消毒的用水量等。
3.3 合理組織雞舍通風
加強通風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舍內空氣中霉菌孢子的數量。這在外界環(huán)境溫度較高的季節(jié)容易做到,但是在低溫季節(jié)如果加大通風量則會使雞舍內溫度難以保持在合適水平,甚至還會造成雞只受涼感冒,誘發(fā)其他傳染病。因此,在低溫季節(jié)采用混合式通風方式效果會更理想,即利用熱風爐在雞舍前部向雞舍內送熱風,同時在雞舍末端開啟若干個風機向室外排風。
參考文獻:
[1] 黃炎坤,李新正,劉 健.白羽快大型肉雞后期死淘率偏高問題的思考[J].中國獸醫(yī)雜志,2012,48(12):90-92.
[2] 張細權.白羽肉雞育種新趨勢[J].中國執(zhí)業(yè)獸醫(yī),2014(7):12-13.
[3] 黃炎坤,劉 健,韓占兵,等.白羽肉雞后期死淘率偏高的生長應激探析[J].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禽學分會第九次代表會議暨第十六次全國家禽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2013.
[4] 張雙良,趙學群,?;鹁?,等.商品肉雞呼吸道綜合征的成因與對策[J].中國執(zhí)業(yè)獸醫(yī),2014(10):45-47.
[5] 張文成.淺談肉雞氣囊炎的發(fā)病原因與防治策略[J].畜禽業(yè),2013(12):7-8.
[6] 馬英杰,陶艷華,春慧敏.淺談肉雞曲霉菌病的防治技術[J].湖北畜牧獸醫(yī),2013,34(7):32-33.
[7] 王 斌,張樂穎,楊 凌,等.肉雞腹水綜合征的病因與防治[J].中國家禽,2013,35(18):48-49.
[8] 馮元章,劉玉鳳.孵化場曲霉菌感染及有效防治[J].中國家禽,2007,29(8):40-41.
[9] 王雪峰.霉菌毒素對肉雞的危害及解決措施[J].中國動物保健,2011(5):56-57.
[10] 楊孟鴻.雞曲霉菌病的綜合防治[J].中獸醫(yī)學雜志,2014(2):40.
[11] 蔣 萍.肉雞曲霉菌病的疫情調查與防治措施[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32(5):108-109.
[12] 李 鳳,王 剛,章海歐.商品肉雞黃曲霉毒素B1和赫曲霉毒素A的控制措施[J].飼料博覽,2013(8):58-59.
[13] 李紹軍,鐘 雯,李 琳,等.肉雞飼料霉菌引起雞腺胃炎的診斷與治療[J].吉林畜牧獸醫(yī),2014(10):44-45.
[14] 李國勤,曹光榮.禽曲霉菌病的病原與病因研究進展[J].動物醫(yī)學進展,1999,20(3):12-14.
[15] 黃寧海,盧樹宏,梁 智,等.一起由墊料引起的雛雞霉菌病的診治[J].養(yǎng)禽與禽病防治,2014(1):32.
[16] 李順虎,種志文,鄧昌海,等.豬霉變飼料中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J].畜牧獸醫(yī)雜志,2016,35(1):69-70,73.
[17] 夏明亮,譚會澤,鄒仕庚,等.飼料中常見霉菌毒素的危害與防控措施[J].飼料博覽,2013(1):35-37.
[18] 許大鳳,高正良,楊建卿,等.溫度·濕度對貯藏片煙霉菌影響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34(20):5368-5369,5377.
[19] 詹文彬.雞曲霉菌病的診斷及防治[J].湖北畜牧獸醫(yī),2015, 36(5):31-32.
[20] 童海兵,邵 丹,張 珊,等.不同飼養(yǎng)密度對肉雞舍內有害氣體、粉塵和微生物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4,36(20):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