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
詞條解釋:收納
動詞。1988年版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收進;收容。可引申為留下,收集。
進入物資豐富的21世紀后,收納進入居家語境,獨立為一種生活技能:能把瑣細、繁多的日用品整理得井然有序,囊括清理、歸納、存儲、斷舍離等多層含義,進而產生“收納女王”、“收納利器”、“收納學”等新詞組。
六〇代媽媽看九〇代女兒在某寶購物車里填滿了衣物,明知阻攔不了,只能變相攔截:“乖女兒,換季了,來整理衣櫥——快塞不下了!”這一理可不得了,半新不舊的衣物堆滿地板和床上,好多衣服只穿了一兩次,有些連標牌都沒剪掉!當媽的連哄帶騙,女兒才扔掉三條從來不穿的裙子。
媽媽想起半年前陪女兒看過一部日劇《我的家里空無一物》,主角是個奉行斷舍離主義的少女,不斷丟東西,哪怕家人反對,哪怕被棄之物有珍貴的紀念意義……女兒嬌嗔地說:我才不舍得扔掉那么多衣服鞋子呢!媽媽也覺得肉痛:活在空無一物的房間里的少女到底是修行高手……還是敗家子呢?
扔東西,是時髦人士的必修課程。因為再大的家也放不下成年累月購買、囤積的東西。更何況,每一季新的時尚消費趨勢迫使你放棄上一季的款式。女兒有天下班,竟鄙夷地說起公司某個女高管“穿了五年前的Fendi來上班!”這讓六〇代媽媽甚為擔憂。
扔東西,是收納術的初級功課。這要從2013年《斷舍離》中文版問世說起。日本女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家的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離: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念”,倡導的是人和物的對話,不能容許廢物占用我們的時間、空間和能量,因為虛榮、貪欲而擱置的東西、會讓你猶豫不安的東西都該被丟棄。整理的目的不只是潔凈,還要“實現(xiàn)自我肯定感”。
如果說山下英子是理論派,從2012年開始出版系列圖書《日本歸納與整理藝術》的近藤麻理惠就是可敬的實戰(zhàn)派!她在2015年入選“《時代周刊》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用針對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壁櫥等空間的收納術,一舉收服了千百萬主婦——她們紛紛在社交網(wǎng)絡平臺上曬出學習成果:一年都穿不到一次的服裝被打包丟棄,精簡下來的服裝、鞋帽和化妝品分門別類,方便取用。
近藤也強調正視我們和物品的關系:收納標準在于它們會不會讓你心動?因而,她被深諳其道的粉絲們譽為“收納女王”——重點不在于扔,而是提高心愛之物的曝光率、使用率,減少購買雞肋式的物品,讓生活空間充滿高質、少量的心愛之物。通過整理和收納,找回幸福心動的人生。這豈止收納,簡直是療愈課程!
媽媽知道自家的收納功課做得不錯:真空壓縮袋、分類儲物格應有盡有,對空間的充分利用已堪比登峰造極的日本主婦!但問題好像并不只在于收納……還有環(huán)保呢?丟棄后的物資去向呢?畢竟,她是接受“艱苦樸素”的傳統(tǒng)美德觀點長大的,想當年,穿過補過三次的兒童大衣,還有連放三輪的燈芯絨長褲:個子長高了,只要把褲邊放下就好,夠用五六年秋冬!印象中,居家只需整理和保養(yǎng),購買是大事件。誰也想不到世道變得這么快,九零代女兒的消費觀已完全不同:一邊買一邊扔,這竟變成了常態(tài)!光用收納術,恐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女兒的物欲問題:因為她還不理解物盡其用的道理。
——是的,問題就出在這個觀念被商業(yè)社會摒棄了!從網(wǎng)店買來的東西會帶來大量垃圾,紙箱,膠帶,埋在土里幾百年不能降解,燒掉又會污染空氣,當媽的非但介意女兒敗家,還順帶替整個地球操心呢!但她如何能改變一代人、一個產業(yè)鏈,乃至一整個世界的消費習慣?
媽媽想起一本講宮殿木匠的書上寫道:要建構起能矗立千年的寺廟,就要選擇千年壽命的木材,作為木匠,要善待每一棵樹的兩次生命:長在泥土里的第一次生命,變成建筑棟梁的第二次生命。也許,當女兒領悟到每一件物不僅有作為商品的生命,也包含了制造時所需的每一種物料的生命,才能真正做到善良的收納吧——只為了居家空間寬敞潔凈、自我心態(tài)的滿足而做的收納,實在只是基礎級別!最高級的收納,莫過于美好的物品收納了天地人的精華,人再以物盡其用之良心,收納美好的物品。
人與物彼此映照,才有長久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