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玲
草莓是20世紀從國外引進的新型水果品種,我國各地均有一定的種植面積。草莓營養(yǎng)豐富,比蘋果、葡萄含量還高。大棚草莓栽培容易,管理方便,生產(chǎn)成本低,產(chǎn)量高,收益好,因此種植草莓的市場前景廣闊。在種植時搞好草莓冬春季節(jié)的管理,可使草莓生長旺、結果早、品質優(yōu),為穩(wěn)產(chǎn)高產(chǎn)打下基礎。現(xiàn)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做好育苗工作
在種植草莓的初期,應加強幼苗的培育,選涼爽、背風、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地作為專用育苗田。在母株栽種前15d全田深翻,曝曬1d,結合整地與土壤混勻,按寬2m、高0.6m作畦整平。然后在育苗田進行施肥,并做好排灌等各項工作準備。在種植之前,為了防止地下蟲害對草莓根系的傷害,還應該在土壤中撒入殺蟲劑等農(nóng)藥。做好土地準備工作中,應著手草莓植株的選擇,選擇過程中應選擇那些長勢茁壯,豐產(chǎn)性較好的壯苗,并將抽生的匍匐莖苗作為繁殖苗木的母株。在秋季進行假植,此時應保證植株問的距離在20cm左右。最后在次年平均氣溫達到12℃左右時將假植的母株定植在專門的育苗土地里面。
二、適時定植
定植前,施入充分腐熟優(yōu)質農(nóng)家肥75~90m3/hm2或雞糞45~60m3/hm2,混合氮、磷、鉀復合肥750kg/hm2,肥料施入地表后要進行深翻土地,然后耙平,把地整成南北向高壟,壟距90cm,壟高30cm、壟頂寬40cm,定植前1周澆1次水。定植時間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為宜。過早或過晚都不利于草莓的高效栽培。過早,溫度高,導致草莓生長過旺,在覆蓋前不斷出蕾、開花、結果,影響產(chǎn)量;過晚,由于溫度低,定植后緩苗慢,易結畸形果,影響產(chǎn)量,同時影響上市的時間。定植宜選陰天,苗盡量帶土,注意把苗根部的弓背向壟外側,根系稍向內側,并使其伸展。栽植深度要掌握“深不埋心,淺不露根”,覆土要實,植后要澆透水。每壟種植2行,栽植密度栽12萬株/hm2。
三、植株管理
病葉會傳播病害,黃化老葉的光合作用能力很弱,同時還影響光照,易感病,均應及時摘除。植株生長過程中,一般除保留主芽外,還要保留2~3個側芽,過多的側芽要全部去除,以減少植株的營養(yǎng)消耗。對果實要疏花疏果,每序留5~7個果,及時去除病、蟲、畸等殘級果。大棚中濕度大,空氣不流通,對草莓的授粉不利,但由于溫度較高,適宜蜜蜂活動。因此,花期可以放蜂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
四、溫度調節(jié)
扣棚至現(xiàn)蕾前,溫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間12~15℃,以利于打破和抑制植株的休眠,促進營養(yǎng)生長?,F(xiàn)蕾到開花前,溫度白天應控制在23~26℃,夜間8~12℃。開花和果實膨大期,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6~8℃,此期溫度過高雖有利于果實著色和提前成熟,但易造成果實個小、品質差。果實采收期,白天控制在20~23℃,夜間6~8℃,有利于提高果實品質。通過放風和揭蓋草簾來調節(jié)溫度。
五、濕度調節(jié)
保溫初期濕度控制在70%~80%;花期對濕度較敏感,適宜濕度為40%~50%;果實膨大期濕度為60%~70%。濕度過高易產(chǎn)生各種病害。因此,在整個生育期內濕度不得超過80%,一般調節(jié)濕度與調節(jié)溫度相結合,多在中午前后進行。
六、病蟲害防治
在病蟲害防治上,要貫徹無公害生產(chǎn)技術要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采用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特別在化學防治上盡量選用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溫室草莓病蟲害發(fā)生較輕,緩苗期后噴50%多菌靈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感染白粉病時,噴25%粉銹寧2 000倍液;對于紅蜘蛛和蚜蟲,可用20%的三氯殺螨醇乳油1 300~1 500倍液噴霧。為防止產(chǎn)生畸形果和果實污染,花期和結果期不噴藥,但應清除病株病葉。
七、做好防寒工作
草莓屬于溫帶常綠植物,其具有耐寒不耐熱的特點,其葉5℃以下雖然不會生長,但是其依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由于冬春季節(jié)的草莓正處于嚴寒時期,所以在草莓種植管理中應加強防御嚴寒工作。首先在冬季嚴寒到來之際,應對土壤進行澆灌一次,并采用秸稈、干草以及地膜進行覆蓋,其中干草覆蓋的厚度大約在4~6cm,而地膜的抗寒效果較好。
八、做好防旱工作
由于草莓自身習性與其他植物不同,其對空氣濕度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空氣濕度比較低,則會導致草莓生長發(fā)育不良,尤其是幼果生長期間,而較高的空氣濕度能夠促進果實的生長,對開花和結果也具有極大的作用,而且對延長采摘果實的時間,提高果實品質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草莓屬于淺根性植物,所以其對水分反應比較敏感,同時要求土壤中水分充足,一般情況下,要求土壤中水分應保持在60%以上。如果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則將會造成草莓根系斷裂,進而影響生產(chǎn)。
九、科學施用基肥
大棚草莓基肥施用量大,濃度高,一般大棚要施農(nóng)家肥60~75t/hm2、過磷酸鈣750kg/hm2、餅肥1 500~2 250kg/hm2?;蕬诙ㄖ睬?5~20d,均勻地撒在田里,然后翻耕入土,深耕細耙,同耕作層土壤混合均勻,然后再整地,或結合整地,把基肥集中施在2行草莓的畦中央,避免定植時草莓根系與基肥直接接觸。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為促進草莓生長發(fā)育必須追施速效性肥料,可用磷、鉀肥。花芽分化后10d,應追施氮肥,促進花芽發(fā)育。開花、果實膨大及采收前期要分別追施氮、磷、鉀各占15%的復合肥,每次追施復合肥150kg/hm2,或尿素75kg/hm2、磷酸二銨150kg/hm2,可結合澆水一起施入。另外,農(nóng)家肥和餅肥要堆積發(fā)酵,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十、果實采收
草莓是漿果型植物,收獲過早,果實味道不好;收獲過晚,不耐貯藏。因此,要適時收獲。采摘過程中,要小心用手指掐斷,以免把別的果實扎破。冬草莓10~11月開花的40~50d成熟,采收必須及時,采收過早品質差,產(chǎn)量低;過晚則不耐運銷,嚴格掌握采收成熟度,每天采收1遍,嚴防漏采。一般頂花序和第1腋花序多在12月至翌年2月采收,第2腋花序以下則在4~5月采收,產(chǎn)量22.5~30.0t/hm2。當草莓采摘一段時間,可結合澆水,再追施1次三元復合肥或鉀寶150~225kg/hm2以利于后期果實的膨大,提高產(chǎn)量和質量,獲得更高的效益。進入5月草莓采摘后期,可以撤除棚膜。